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越看水越多的故事,以及民间故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钱塘江大潮中外闻名,今天,很多人都会在潮水最汹涌的时候赶到杭州,观看涨潮。但在古时候,钱塘江的大潮,却经常给百姓们带来灾难。钱塘江每次涨潮,潮头都能高到好几十丈,犹如千军万马一般,淹没了不少良田,甚至还会淹死人畜。沿江两岸的堤坝,常常是这边刚修好,那边就又冲塌了。历来掌管钱塘一带的地方官,都为此头疼不已。
2、唐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位吴越王钱,奉命掌管杭州。他身材健壮、勇猛无比,人们都称他作“钱王”。钱王治理杭州的时候,觉得各种事情还都比较好办,就是钱塘江的堤坝怎么也修不好。每次堤坝快要修好的时候,一次大潮,准会把它冲垮。钱王以为是手下的人偷工减料,非常生气,就把领头的人抓了来审问。领头实在无能为力,只好据实禀告钱王:“大王,不是我们不想修好,只是因为钱塘江里面有一个潮神在捣乱,每次江堤快修好了,他就出来兴风作浪、扬起大潮,把我们修筑的堤坝冲毁。
3、钱王一听,勃然大怒,喝道:“既然那家伙作恶,为什么不把他抓回来宰了?”领头的慌忙答道:“大王,他是潮神,住在海龙王那里,我们是凡人,怎么能把他抓来呢?而且他每次来的时候,都随着翻滚的潮头,藏在潮水里面。我们只看得见潮、看得见水,根本看不着他,更没办法抓他。还有,哪怕就是坐着铁打的船去找,只要一碰上潮头,也会立刻被吞没了的。"
4、钱王听了,两眼直冒火星,大吼道:“呸!难道就让这个小小的潮神在我江边胡作非为吗?”他想了想,对手下说道:“这家伙作恶多端,看来本王得亲自去降服他了。这样吧,到八月十八这一天,准备好一万名弓箭手,随着我到江边,我倒要看看,这个潮神有多大能耐!”
5、钱王为什么选定八月十八这一天呢?原来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日。这一天潮头是全年之中最高的,水势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凶猛无比。而且潮神会在这一天,从水中出来,骑着白马,跑在潮头上面。
6、转眼到了人月十八这一天,钱塘江边搭起了一座大王台,钱王一大早就来到了台上,观察江上的动静,一万名弓箭手也早已排好了阵势,等待潮神到来。沿江的百姓们受尽了潮水的灾害,听说钱王领兵来射潮神,都跑来观战助威。几十里路长的江岸,黑压压地挤满了人。钱王见了这般声势,更加胆壮心雄,他叫人拿来笔墨,在纸上写下了两句诗:为报潮神并水府,堤塘且借与钱城。
7、写完,他将纸丢进江水里,大声喝道:“潮神听着,如答应此事,以后就不许再发潮水;倘若执迷不悟,仍发潮水冲堤,那就休怪我手下无情!"岸上的老百姓和弓箭手听了,都欢呼起来,声音如同雷鸣一般。大家都神色紧张地望向江水,观察着江面上的动静。
8、潮神看了钱王的诗,不但不加理睬,反而还加大了潮水,从海的深处涌了过来。没多久,只见远远一条白线,飞驰而来,越来越快,越来越猛,眼看到了近处,就好像爆炸了的冰山、倾覆了的雪堆一般,奔腾翻卷,直冲大王台而来。钱王见了,大吼一声:“放箭!”说完,就自己拉紧弓弦,狠狠地射出了一箭。岸边的一万名弓箭手也纷纷拉起弓弦,射出弓箭。刹那间只见万箭齐发,直射潮头。百姓们在旁边都跺脚拍手,大声呐喊助威。一万支箭射完了,就再射一万支;两万支射完了,再射一万支,三万支箭射完了,竟逼得潮头不敢再向岸边冲过来了。钱王一看压住了潮神的气势,立即下令:“追射!”潮神自知敌不过,只好弯弯曲曲地向西南逃去了,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直到今天,钱塘江的潮水一到六和塔旁边,就小得多了,而在六和塔前,江水弯弯曲曲地向前流淌,就像个“之”字,因此人们后来又叫这个地方作“之江'
9、从这个时候起,江堤才得以建成。百姓们为了纪念钱王射潮的功绩,特意给这座堤坝起了个名字,叫做“钱塘”。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越看水越多的故事和民间故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