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理查德布兰森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跨界经营之神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说到理查德?布兰森,可能大家对他不怎么熟悉,但他在欧美,特别是英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他的话,就是“疯狂”。我们先来看看他都做了什么?
1、那些疯狂的事
布兰森在英国被称为“嬉皮资本家”,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曾经发行过讽刺英国女王的歌曲,但是后来因为创业成就突出,女王册封他为爵士。即便成了爵士,他还是一副长发飘飘的披头士做派,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美女头朝下抱起来。
布兰森特别喜欢冒险,甚至不怕有生命危险。比如他曾创造驾船穿越大西洋的速度记录,还曾乘坐热气球飞越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海湾战争期间,他甚至亲自带飞机穿越战火飞到中东,把人质接回英国。他在美国时代广场开过担克,在伦敦最热闹的广场跳过裸舞,浓妆艳抹的扮演过空姐,还从拉斯维加斯最高的酒店楼顶跳下……可以说那些你想得到的和你想不到的疯狂事,他都做过。
而让人意外的是,布兰森从小患有阅读障碍症,甚至连大学学位都没有。不过,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自己的商业天分。15岁还在上中学时,他就开始和同学合伙办杂志。他的本钱只有4英镑,却办出了英国最流行的学生杂志,连当年特别红的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都来接受他的专访。
也就是在办杂志的时候,他发现了唱片邮购生意的商机,正式成立维珍公司,先是做唱片邮购,然后开唱片店和大卖场,做唱片发行,直到签下滚石等大牌乐队,一步步把维珍做成了全球知名的唱片和娱乐业集团,估值最高达到10亿美元。顺便说一句,维珍的英文是Virgin,翻译成中文是处女的意思,你看他公司的名字也如此怪异。
一般人把生意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很厉害了。不过,疯狂老板布兰森可不是一般人,对他来说这只是开始。他在商业领域接连不断地进入新的行业,开始一场又一场的冒险。他进入航空业向巨头挑战;他推出自己的可乐品牌,直接叫板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他还生产化妆品、开健身房、造火车、开电话公司、收购银行,甚至探索太空。到今天,布兰森创业已经50年,维珍的业务已经扩展到35个国家,涉及的产业已经超过400个,而且还在不断扩张。
2、疯狂背后的理性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强调专业化,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大多数企业会选择专业化发展道路,而像布兰森的维金这样,跨业400多个行业的公司,可算是特立独行的。你可能会想,这么多的跨界他做得过来吗?是不是只是弄着玩玩而以。事实上维金的很多产业发展得很好,有的甚至非常强。这位疯狂的老板,做事可是有套路的,我们来说说几个例子。
先说布兰森进入航空业的故事。1984年,当布兰森的唱片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偶尔的一次机会让他接触到航空业,有一家濒临破产的小航空公司要出售。
要知道,航空可不同于一般行业,它的门槛很高,需要雄厚资金,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需要跟政府维持良好关系,可以说是挑战重重。而布兰森是怎么做的呢?他先是对他的对手,当时英国航空业的巨头,英国航空公司,简称英航,做了大量研究。发现身为英国国企的英航公司处在垄断地位,非常强势,顾客常常抱怨机票定价过高,服务也让人不满意。
英航的软肋,就成了布兰森进入航空业的切入点。他开始租赁飞机,成立维珍航空,瞄准英航打起了价格战。值得注意的是,布兰森的打法不是单纯的低价战略,他是将降低价格和改善服务的战术组合起来,用商务舱的价格,向客户提供头等舱服务。而且还附带一系列英航根本不会去想的增值服务,包括为商务舱客户提供一张免费经济舱机票,以及用豪华轿车接送客户。这种将服务延伸到机场之外的做法,在当年可是创举,为客户创造了新鲜体验,也打响了维珍航空服务领先的名头。
就这样,布兰森通过高出一筹的服务体验打开了局面,站稳了脚跟。随后,维珍和英航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激烈竞争。维珍的服务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取消豪华商务舱的手推车,节省过道空间,为客户提供更长更大的座椅;甚至还听取客户建议,在飞机上提供按摩服务。而这项服务推出的时候,布兰森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英航才不会给你按摩。通过对客户体验的关注和创新,维珍从英航那里不断吸引客户,蚕食市场份额。今天,维珍已经坐稳了英国第二大航空公司的交椅,航空业也成了整个维珍集团的战略支柱之一。
说完航空业,再来看看布兰森进入电信行业的故事。1999年,布兰森看到了他员工的一张手机账单。他发现,提供服务的英国电信公司,收费特别高,而且合约条款又长又不透明,里边有各种对客户不友好的隐性消费陷阱和霸王条款,还有一堆看都看不懂的套餐。于是,布兰森想,为什么不成立一家自己的电信公司呢?
电信行业的门槛并不亚于航空业。而且,由于基础网络建设周期漫长,这个行业对于新玩家似乎更不友好。但是,对于已经发现了巨头软肋、找到了业务空间的布兰森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他租用现成线路解决基础网络问题,然后招募人才,迅速成立了维珍移动公司。在市场策略上,布兰森瞄准传统巨头做得最让人不满意的环节,实施精准打击。他宣布,维珍移动不会对客户收取任何隐形费用,为用户提供透明、简单、便宜的服务。
布兰森为宣传维珍航空的搞怪装扮
为了向市场传递这一信息,布兰森又一次发挥了他在营销上的创意天分。这一次,他亲自上阵,在伦敦最热闹的广场,和一群美女一起,出现在一个巨大的透明手机里。他们几乎一丝不挂,只用一些小小的橙色垫子挡住敏感部位。
这种惊世骇俗的营销引起了轰动。不过,布兰森可不是单纯地吸引眼球,他大声向围观的人群宣布,这就是我们的口号,所见即所得。人群爆发了大笑,大家明白了布兰森的意思,他是在讽刺传统电信巨头那些让人看不明白的复杂合约。通过大打“所见即所得”的用户体验牌,布兰森的维珍移动成了英国历史上成长最快的新兴电信公司,而且很快进入了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等很多国家,变成了这个市场的大玩家。
你看,布兰森在进入全新行业的时候,往往并不被看好,大家认为他没有资源也没有经验,难以和巨头竞争。但他总能找到巨头的软肋,找到客户不满意的地方,然后从软肋开刀,虎口夺食。通过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从巨头那里生生夺下市场份额,实现商业成功。
布兰森的这种打法,并非每一次奏效。比如苹果推出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之后,布兰森也看中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发布了自己的播放器,成立了在线音乐商店。但是,他发现苹果的产品足够简洁,很难找到软肋,在尝试了两年之后,就主动退出了这个市场。所以,他并不固执,当竞争优势无法发挥,难以撼动巨头的时候,布兰森就会果断放弃。
3、跨界之神的经营之道
创业的疯狂我们了解了,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对维珍来说,把分散于几百个产业的几千家公司维系在一起的,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呢?
我们从维珍进入航空业和电信业,可以看到布兰森之所以能找到巨头的软肋呢,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他是从客户的感受和体验出发,寻找那些巨头表现不佳的短板,也就找到了维珍作为菜鸟新手可以努力的方向,找到了战胜巨头的机会。从客户体验出发,是布兰森经营之道的关键因素。
这种从客户体验出发的思维方式,对维珍来说不仅是一种商业策略,它成了维珍价值观的一部分。而如果再深挖一层,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今天看来不新鲜,很多企业都会挂在嘴边。但在布兰森开始商业冒险的那个年代,想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更不容易的是,他一直坚持身体力行。
维珍的价值观还有一个方面非常重要,如果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好玩。这跟布兰森密切相关。回顾一下布兰森的人生,你会发现,不管在什么行业,布兰森始终散发出一种不走寻常路、不墨守成规的气质,一种追求自由、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反叛精神,一种从产品到服务到营销无处不在的趣味感,这是他的个性,也成了维珍的价值观。在他看来,维珍的任何新产品和新服务,除了品质过硬、有竞争力、能够挣钱之外,最重要的属性就是要有创意,要好玩。按照他的逻辑,一切行业都应该是创意业,有了创意才好玩。生产者觉得好玩,就能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用户觉得好玩,就能心甘情愿地为这种体验掏腰包。
这些价值观,就是布兰森将几万名员工凝聚起来的纽带,有了价值观,就能聚集志同道合的人。而维珍集团的内部管理,也在很多方面不断体现和强化这些价值观。比如在大公司普遍等级森严的年代,维珍已经开始推行打破层级的扁平化管理。在很多公司连带薪年休假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维珍就开始试行允许员工自由休假,只要完成工作任务,做好工作交接,想怎么休假都可以。有一次,维珍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来两名员工。而布兰森为他们举行的入职仪式,就是帮他们烧掉笔挺死板的西装领带,烧掉这些,才算是进入了轻松好玩的维珍大家庭。
更重要的是,这些价值观除了凝聚自己人之外,能够吸引那些对此有所认同的客户,让维珍在客户心目中保持独特气质,产生巨大的品牌溢价。客户选择维珍,除了价格、品质这些常见的考虑因素,其实也是在为他们所认同的价值观买单。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