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没意思怎么办的一些知识点,和孩子老是说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01“人生没意思”
疫情期间,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和他说,“人生没意思。”
后来有一天,儿子也表达,“活着真没意思。”
“人生没意思”大概已经成为一股流行风,孩子或真或假,总要讲一讲,要不可能就显得一点都不“酷”。
当然,从数据来看,觉得“人生没意思”是真实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美国调查显示,从2007年到2017年,美国有过重大抑郁问题的青少年,比例从7%增加到13%。
8个人当中有一个觉得“人生没意思”,50个人的班级,有6、7个觉得“人生没意思”,我们听了,其实也觉得正常。
像野草一样长大的我们,很难理解,现在吃穿不愁、生活无忧的孩子,为什么老是要觉得“人生没意思”。
而我们碰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
02一千句“人生没意思”有一千种情况
首先,要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句“人生没意思”也有一千种情况。
我儿子说“人生没意思”,是因为疫情期间,学习任务依然比较重,而我对他的要求没有放松,反而越来越严。更重要的是,他没得出去运动,天天和手机、电视、电脑相伴,而电子产品时间,我是严格控制控制的。
当然了,这是很痛苦的,换我,我也痛苦。而且,他或许觉得自己在努力,但是由于成果不突出,也未必能够得到我的肯定。
朋友的孩子说“人生没意思”,我了解了,是因为成绩不突出,身体比较胖,据说打篮球时还受到了同学的排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孩子已经是初三了,这个年龄遭受的挫折,尤其是来自伙伴的排斥,其挫折感觉会更强。
当然,“人生没意思”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比如,只是讲着玩。他们或许跟影视剧学的,或许是跟身边的同学朋友学的。什么目的呢?作为筹码,和家长讨价还价,就好像装病一样。
比如,真的已经成为一种心理问题,甚至发展成抑郁乃至出现轻生倾向。
03获得感和成就感不足
按照我的理解,“人生没意思”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努力了,而获得感和成就感依然很难。
因为孩子的努力,越来越要受到社会客观评价的衡量。
曾经,孩子们只要努力了,就能得到正面评价了。比如,开口说话了,就能得到表扬;歪歪扭扭走路了,也能得到表扬;只要随手涂鸦,就能得到一家人的肯定。
现在,努力改正粗心马虎的毛病了,但是,数学考试依然有很多低级的计算错误,依然可能要被骂。认真打篮球了,可是或者由于球技太烂,甚至只是因为肥胖,依然会遭到同伴的排斥。
也就是说,曾经,获得肯定是很容易的事,而现在,想要获得获得感和成就感,需要通过努力,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努力。
所以,要帮助孩子避开负面情绪,远离或真或假的“人生没意思”,就是要帮助孩子努力走向成功。
而最好的办法,则是像许多人指出的那样,是陪伴。
陪着孩子一起努力;陪着孩子,把社会标准拆解,一步一步地努力,一步一步地实现,让他的最终呈现结果,能够达得到社会正面评价标准;陪着孩子收获获得感和成就感。
04获得感和成就感有两种
一种是世俗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你经过了努力,获得了名利,得到了世俗的认可,身边的人都夸赞你,你当然是快乐的。但不得不说,这只是初级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另外一种是自我实现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就像小时候,用积木搭出了自己想要的城堡。这才是终极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虽然说起来层次有高低,但是,初级的和终极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其实同样重要,只有能够同时获得两种快乐的人,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们要陪着孩子,学会获取初级的,更要学会获取终极的。
由于不是专业的心理从业者,所以对于心理问题导致的“人生没意思”,我不做讨论,以免误人子弟。但我依然觉得,心理疾病的产生,和获得感和成就感的缺失有关,抓住这一点,或许更能对症下药。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