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个税计算器,新个税计算公式可以拆解计算吗?
只要是公式就能拆解,按照新个税的计算公私,大概可以拆解成5个步骤来计算,具体拆解方法在百度经验有看到,关键词:2019新个税计算器的公式算法拆解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的现行税制采用的是分类税制,表现形式就是根据所得来源分为9个税目
具体每个种类的计算我们后续会慢慢聊,这里我们要知道一个比较特殊的规定,就是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具体怎么算,很多人可能会有点困扰,我们喜欢用案列说明,有些文章经常引用税务的条例,但是不举例不计算怎么让人明白呢》
白领A先生在某企业任职,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6000元,另外,2019年3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稿酬收入2000元,6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0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元。
假设每月缴纳三险一金2500元,每月专项附加扣除共计为3000元,无其他扣除。
个税其实就两步,预缴和汇算清缴
我们先完成第一步 预缴
1、工资薪金部分
2、劳务报酬
3、稿酬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表单设置其实很简单,就涉及一个函数IF,比如劳动的所得
=IF(IF(E24<=4000,E24-800,E24*(1-20%))<0,0,IF(E24<=4000,E24-800,E24*(1-20%)))
公式的背景就是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而税率则依据下图来计算
预扣预缴税额=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稿酬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税额=4080+(440+5200)+168+240=10128元
记住这个数字,后面还会用到的
分项计算预缴完成后,我们可以合并汇算清缴了
年收入额=工资、薪金所得收入+劳务报酬所得收入+稿酬所得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16000×12+(3000+30000)×(1-20%)+2000×(1-20%)×70%+2000×(1-20%)=221120元
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额-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21120-60000-(2500×12)-(3000×12)=9512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95120×10%-2520=6992元
预扣预缴税额是10128元
年度汇算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预扣预缴税额=6992-10128=-3136元,说明啥,多交了呗所以要想国家要求退回差额部分的税额。
汇算清缴应退税额3136元。
好了,整个计算就分析完了,大家觉得清楚了吗?
2021年终奖的个税扣除标准?
021年终奖个税税率表(年终奖个税计算)
年终奖个税计算公式2021
应纳税所得额 = 年终奖金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一、征收范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文件的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年终奖所得
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 算方式不同。
年终奖个税税率表
级数 平均每月收入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说明:
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二、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述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2021年年终奖个税计算:
1、张三2021年1月份工资8000元,2019年度的年终奖金36000元,当月需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800元,那么张三1月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工资应纳税所得额 = 8000 - 800 - 5000 = 2200元。
工资应纳个税 = 2200 × 3% - 0 = 66元。
年终奖金36000元,除以12后,每月平均3000元,对照上述年终奖税率表得到,税率3%,速算扣除数为0,则应纳个税为:
年终奖金应纳税额 = 36000 × 3% - 0= 1080元。
2、李四2021年1月份工资5000元,2019年度的年终奖金60000元,当月需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800元,那么李四1月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工资应纳税所得额 = 5000 - 800 - 5000 = -800元,小于0。
年终奖应纳税所得额 = 60000 - 800 = 59200元。
平均每月收入 = 59200 / 12 = 4933,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
年终奖应纳税额 = 59200 × 10% - 210 = 5710元
个税起征点怎么算?
这种现象叫做“税率跳档”,是由累计预扣法计算方法导致的,由此造成缴纳个税突然上升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站在全年的角度上说,你缴纳的个税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这个大家不用担心。
1.你上个月工资10196.21元,个税155.89元。由此推测,你上月仅扣除了5000元的减除费用,没有三险一金,没有专项附加扣除。
2.你本月工资为8361.53元减少了,但是个税却增加了,变为了336.15元。初步判断原因为:
截至本月本年累计工资-5000*本年实际工作月份数>36000元,造成适用税率由3%→10%,由此造成个税的上升。
3.假设上月为6月,前六月累计工资均为A元,个税为(A-30000)*3%元。本月工资8361.53。
本月应纳税额=(A+8361.53-5000*7)*10%-2520-(A-30000)*3%=336.15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A=66000元。
如果本月为7月,则前6个月你累计工资为66000元,截至本月应纳税所得税=66000+8361.53-5000*7=39361.53>36000元,由此造成你全年适用税率变为了10%,由此造成了工资减少,但是个数增加的现象。这个现象是正常的,这是由于2018年个税改革后,个人工资薪金适用累计预扣法。
累计预扣法简介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执行,如下:设计累计预扣法的目的是尽可能使居民个人日常被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的税款与其年度应纳税款接近,避免纳税人进行汇算清缴。
上述问题所述个税突然变多其实并不代表税负增加,而是新个法开始对工资、薪金采用的累计预扣法造成的。如果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税额超过36000元,或者超过144000元,都会造成预扣率(税率)由3%→10%,或者10%→20%。这种现象叫做“税率跳档”,由此造成缴纳个税突然上升的现象(即使每月公司不发生变化也有可能发生)。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站在全年的角度上说,你缴纳的个税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这个大家不用担心。
现在月收入12万?
首先,如果是税前收入12000的话,按我工作所在地济南来计算,五险一金扣除项包括:公积金12%,医疗保险2%,养老保险8%,失业保险0.5%。
其次是新税改扣除,虽然说是6项,但是首套贷款住房贷款和租房不能同时申请,只能选一个,大病医疗要等年底统一申报,大病花销未知,所以暂不考虑。
这样算下来,到手9300,其中个人所得税为0元。
如果不考虑新税改的6项减扣,实发到手是9080元,个人所得税220。
通过对比,个人所得税少交220元。
新税改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把5000的个税起征点给你提高了,导致个人所得税少交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