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2h是指什么,5w2h主要用于什么问题?
首先,供应商来料发现问题,在开局来料异常单向其他部门甚至供应商反馈问题时需要用到5w2h方法;
其次,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异常事件,不论是原材料不良还是生产过程的问题,问题的反馈与解决都会运用到5w2h分析法;
另外,过程检验中巡检发现的问题的反馈与上报也需要使用;
同理,当产品在进行出货检验时,如果检验发现了异常或问题,同样可以采用5w2h法向工程师反馈这些现象,工程师了解异常时也是从5w2h这些方面着手的;
这是最早接触到5w2h法时的一些应用,后来随着经验增多,跳槽换了一家公司后,因为新公司经理要求每天早上汇报手上的工作内容,通过与经理的互动沟通,突然意识到汇报的过程也是可以使用5w2h的,每一个事项的汇报无非就是一个5w2h的阐述。
由于我从事的主要是质量方面的工作,5w2h的应用也都是局限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而且个人经验有限,不能一一而详。5w2h实际上是可以应用在各个行业、不同的活动中的。
怎么自学数据分析?
不管是运营APP,还是运营微信公众号,头号号,大鱼号,还是百家号,新媒体数据不仅是数据工程师和分析师的事情,在工作中也要求运营从业者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新媒体数据分析
公子义认为数据是优化新媒体运营关键所在,能更好推动运营策略和工作的开展。
但运营童鞋多是数据小白,没有编程和技术基础,该怎么分析并用好数据呢?
今天从运营常见的数据问题出发,希望让大家能快速地入门数据分析,让数据更好地为工作服务,别白白浪费数据的价值。
一、数据分析应该从哪里入手?
从哪些角度入手?这是运营小伙伴们最头痛的问题,不知道该关注、分析哪些数据,就算拿到数据后,也不知道到底从哪些方面去分析这些运营数据。
新媒体数据分析
公子义给小伙伴们整理一些运营常见的数据指标,也总结了一些比较适用的分析角度,希望有用~
1、新媒体运营关注的常见数据指标
1)访问:PV、UV、IP(最常见);跳出率、平均访问时长、平均访问页数等;
2)注册:关注人数、关注走势、累计关注人数、转化率等;
用户
1)活跃:内容PV、UV;UGC、PGC、文章数、关注数、阅读数、互动数(评论、点赞等)、传播数(转发、分享等);
用户喜好文章的类型
2)互动人数:每日评论人数、收藏人数、分享人数等
3)头像:分析用户属性,关注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地域、婚否、收入、兴趣等;
2、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要遵循哪些原则?
但是运营毕竟不是专业的数据分析师,主要能用好这些原则就够了~
对比:分成横向和纵向对比,比如纵向的同环比分析,横向的不同产品、不同渠道的对比等;
走势(变化):指标随时间的变动,表现为增幅(同比、环比等);
分布:这个好理解,比如说用户不同年龄段的分类、不同职业的分布、不同地域分布等;
用户地域分布图
细分:从多层级去了解数据,比如分析全国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的具体订单数据,从全国—省份—城市一一下钻深入分析;
如何变身自己的“专属分析师”呢~数据分析的整个过程:确定指标——数据收集——数据整合、数据处理/建模、数据分析、数据呈现、报表整理
数据收集:可通过公司数据库埋点获得,可以通过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大鱼号、百家号等媒体平台获得,也通过一些记录的数据获得。
数据整合:运营人要看的数据太多了,有数据库,有各种第三平台的数据(新榜、清博指数、公众号等),每次都需要从不同平台取数据,太分散了,最好能在一个数据平台集中管理数据。
爆款文章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可参考分析方法,比如“求和、计数、同环比、多粒度下钻”等分析,一般在Excel中需通过写公式搞定。
数据呈现(可视化):
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制图呗,报表汇报:将数据通过表格、图表或其他形式向领导汇报。如何不依赖分析师,自己搞定数据分析呢?
1、学习一些数据分析理论。(数据思维)
2、了解、熟悉业务,这点很重要。(业务思路)
3、学习一些数据分析工具。(工具辅助)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真正把握这些真真是够了
二、如何制作让老板满意的好看图表?
没有哪个老板喜欢杂乱的表格数据,颜值才是王道啊。简单地说,就是数据如何可视化,让数据直观、明了。
分析数据占比:分析单维度的数据占比可用饼/环图、分析多维度的数据占比,可用旭日图和矩形树图。
分析数据走线图:最常用的是折线图,柱状图也可以表达,直观度略低于折线图。分析地区分布:全国、省份分布可用行政地图,更详细的地域分布可用经纬。
用户分析词频
分析词频:比如用户的职位分布,可用词云,有3D效果哦~分析转化效果:那肯定用漏斗图最最合适。
关于转化,分享一个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每个图表都有适合的使用场景,用好各种图表很重要,直接影响到数据的直观和美观程度。
三、如何快速找到数据背后的问题?
做了那么多的数据工作,最终无非是为了从数据中去发现问题,不断优化运营策略。
不论数据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肯定有其变化的原因,这里以用户数据变化为例了解一下快速找到问题的思路。
看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看数据—问题解决,或者看数据—发现增长—找到原因—继续应用。
作者 l 公子义
来源 l 公子义(ID:gongzi348)
1E都是什么意思?
1e-6表示的是浮点数。也就是1*10的-6次方。
建议你看一看<<c语言程序>>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于字符串的介绍.
制程检验员要具备哪些技能?
1性格要求
•公平、正直、诚实;•胆大心细,敢做敢为;•性格外向,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责任心强。2基本职责•鉴别、判定、把关:按照图纸、工艺、检验规范等技术标准检测产品及作业方法,确认产品及作业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并完成检验数据的登记和确认,确保原始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供产品的质量信息,供技术、质量工程师等人员参考。•提供质量统计数据。•计量器具合理使用和维护。•协助公司各部门的工作。3基础知识1、具备基础的图纸识别能力:能看懂并理解图纸上常见的技术要求,尺寸标注及公差等要求。2、了解并熟悉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文件:检验标准(SIP)、作业指导书(SOP)、包装指导书(POP)以及常用的测试方法规定的文件等。3、具备基础的品质知识:a. 了解QC七大手法:检查表、柏拉图、直方图、控制图、鱼骨图、 散布图、层别法。b. “三不原则”:不接收、不产出、不流出;c. 了解:“5W1H” :“what、who、where、when、why、how。d. 抽样准则:GB2828,AQL,Ac,Re,C=0e. 熟悉不良品的处理流程。4基本技能1、能熟练操作日常工作中用到的量治具,并能进行维护和保养。2、了解产线工位的作业步骤、标准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并能进行操作。3、了解常见物料如塑胶件、五金件及包材等经常发生的质量缺陷,熟悉所负责物料的检验标准并能按要求进行检测、判定和处置。5怎样做好一名巡检员?1、IPQC及其工作特点IPQC作业要求:“一看”勤看。“二动”动手检,动嘴说。“三检”检来料,检工艺作业,检产品。1)当机立断处理制程异常2)实事求是反馈不符合事项IPQC应站在独立公正的立场上,客观的通报不符合事项:独立:即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独立开展工作。公正:就是以制度为准绳,不偏不倚,实事求是.n客观:就是眼见为实,论事必须有证据。3)彻底追踪不良事项:对发生的问题要穷追不舍,直到满意解决为止。2、首检及其注意点首检容易出现的问题:A、只重视产品,不重视来料及工装,工艺,结构及性能测试问题。B、作首检合格却未完成首检程序,无首检报告,导致出现问题时无法追溯和分析原因。C、首检不合格未立即报告。3、巡检及其注意点巡检实施要点:①首检必须合格,且程序完整。②巡检的重点是:新的产品,新的设备及工装,新的来料和有异常的来料(如经评审的物料),新的员工,及不稳定的过程中的变更,如生产中途修机,更换材料,变更工艺,换人,调试设备等。③巡检容易出现的问题:A、异常未解决,上次异常未关闭,忘了确认改善效果,又进行生产.对前次异常未解决的生产应拒绝其生产并立即报告。B、异常未找到真正的原因,不良产生的源头仍在产生不良品。C、只注重产品的不良,不重视来料和工艺,设备工装管理维护。D、只注重巡检中抽取的样品的不良,未对转序的不良进行监控。E、只重视不良率,不重视不良分布.F、只重视重点工序不重视一般工序。G、对全检工位监控及了解不足。④定时对转序产品按抽样计划进行抽检是对批量不量及不良的真实分布最好的复检手段,容易发现连全检都没能发现的问题.是真正有效地交叉控制抽样风险的最好的办法。⑤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通知下工序,以便下工序进行协防,把关,对临时变更也应及时知会下工序。4、品质异常及其处理(1)品质异常的条件:①不良率超过控制目标(根据产品及品质的不同发展水平而定,由主管以上人员确定)。②在SPC体系中达到判异的条件。③实际报废或损耗数较大,需要作出反应。④首检不合格或经调整后重新首检后仍不合格.(首检不合格后必须作出调整才可再次制作首件,未作任何机器,人员,作业,工艺的调整,再次首检合格可能是假象,不能排除在量产中出现问题,达不到首检的目的!)(2)品质异常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①现场容易忽略以上”②③④”事项。②品检人员容易忽略对工艺,来料,作业,设备的异常问题的报告,只注重产品及不良率的异常。③只注重不良率不注重不良分布。(3)品质异常中IPQC的处理:①要及时发现,早发现,报告要准确。②出具报告前要对5W2H要素查清查实。③和生产现场管理有效沟通,进行停机或停产处理(按权限要求进行)。④要跟踪异常报告后的进展和有效性,无效或重发时立刻报告或越级报告。⑤做好充分的准备,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证明异常前后的数据及改善证明。5、抽样风险怎么控制?①对样本数要尽可能的接近于批量数。②巡检中,对样本数(通常是5pcs/小时/每工位)在无法判定时可做扩大样本数或做多次抽样及请组长复检。③针对不同的抽样对象特征,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及必要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抽样方法,以起到自我复检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转序等批量检验判定)6、品质 三字经”①品质管理中“三不准”指的是什么?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流入下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②生产现场管理中“三工序”指的是什么?复查上工序,检查本工序,优质高效为下工序服务。③质量检验中“三检”指的是什么?自检,互检,专检。④出了质量事故要开展“三分析”,请问“三分析”指的是什么?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事故的危害性,分析应采取的措施。⑤出了质量事故要开展“三分析”并要坚持“三不放过”,请问“三不放过”指的是什么?原因不明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⑥生产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坚持“三按、一控”,问“三按、一控”指的是什么?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控制不良率。工作推进管理工具?
目标管理、制定计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管理者最基本要做的工作,针对这些工作,今天给大家分享5个实用的管理工具。
一、目标管理工具
SMART 原则
工作目标明确,绩效考核有标准可衡量,员工才能高效地工作,运用SMART原则设定目标,可以使绩效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开与公平。
总结SMART原则实施要求:目标设置要有项目、绩效衡量有标准、目标达成有措施、完成期限有时限以及资源要求。
二、制定计划工具
甘特表
甘特图表也称甘特进度表或条形进度表,是以美国企业管理学家甘特的名字而命名的,常用于工作计划的制定。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完成的任务,标注颜色的地方表示项目执行过程中,原本计划的时间和实际完成的情况,通过甘特图能直观表明任务在什么时候进行,以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
甘特图表
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又叫七问分析法,管理者在做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中如果容易思考不缜密疏漏问题 那运用5W2H分析法就非常有帮助。
5W2H
PDCA循环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 Act(处理);
管理者如何想高质高量完成工作目标,可以按照这4个阶段来推行工作,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经验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
运用PDCA循环也可以让管理者或团队成员养成持续发现问题,持续改善问题的好习惯。
PDCA循环解释
1、P (Plan) 计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D (Do) 执行:
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
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处理: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循环图
三、解决问题工具
5Why分析法
团队在出现问题时,管理者不能只针对问题来采取解决措施,这样只是治标而不治本,要先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原因来制定解决对策,即问题-原因-对策;
正所谓找对问题的关键原因,问题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如果原因找错了,或者没有找到根本原因,那问题就无法得到更好的解决,应用5Why分析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5why分析法,也就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
虽为5个为什么,但使用时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找到根本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几次,有时也许要十几次;
5why法的关键所在: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5why分析法经典案例
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
★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
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问题五: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
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润滑泵上加装滤网。
如果员工没有以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来发掘问题,他们很可能只是换根保险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