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顶的越来越快越来越重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顶的越来越快越来越重的知识,包括粉丝的光荣与梦想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在结束了一连四天的演唱会盛宴后,昨天,周杰伦和昆凌以及他们的演出班底搭乘公务机离开了太原。
2、今年以来,各地演唱会持续火爆,据报道有的歌星演唱会动辄就能带来几十亿的社会消费,粉丝经济几乎成了拉动各地GDP的重要推手。
3、说起粉丝,自古就有,故事还不少。
4、比如,西晋有个美男子,叫卫玠。312年,他到了建邺后,全城的人听说他的姿容,纷纷走到大街上一睹他的风采,人山人海。结果那天卫玠生病,行走得相当缓慢,走了很久才到了王导府邸。王导对他也是倾慕不已,又和他聊天。卫玠终于顶不住了,病越来越重,不久去世,年仅27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粉丝太多了,也不是好事。
6、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粉丝呢?答案是,可以买!
7、买粉丝、养水军这事儿很早就有。1830年,意大利人开音乐会就非常流行捧场喝彩之风,而且还诞生了专门白天收钱晚上鼓掌的公司。当时的价码是:演出中,普通掌声,每次收费10里拉;长时间掌声,每次15里拉;“太棒了”,每句5里拉;“再来一次”,50里拉;需要尖叫声的,价格面议。?
8、那么问题又来了,粉丝大多是老百姓,他们喜欢追星,那名人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名人也追星。
9、话说1812年,歌德偶然遇到了42岁的贝多芬,立刻被贝哥的风采所倾倒。歌德评价他是“精力充沛,无与伦比的男性”。歌德甚至语无伦次地感概:世界上虽然有很多人,但没有一个是伟大的……哦,不,有一个,只有一个……?。
10、无独有偶,1929年,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就是刀郎歌里提到的那个维特根斯坦),在他39岁的那一年,回到剑桥,在三一学院当老师。那时候他已经是网红级的教授了,当时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居然是他的粉丝。有一天,凯恩斯给他老婆写信:“上帝真的驾临了,我在五点十五分的火车上遇见了他。”可想而知,那时的维特根斯坦火到什么程度。
11、对于粉丝现象,弗洛伊德曾经有过非常经典的评价:“我们只需想到这样一群妇女和少女,她们都以痴迷的方式爱着以为歌星或者钢琴演奏家,当他表演结束后她们围绕着他。她们每个人肯定都容易忌妒其他的人;但是当意识到她们人数是如此之多,不可能得到她们想要的爱时,她们便放弃了这种忌妒心,不是去撕扯彼此的头发,而是联合为一个群体行动,用她们共同的行动对她们崇拜的英雄表示敬意,还有可能高兴地分享他的几丝飘垂的秀发。原先的竞争对手,现在通过对同一对象相似的爱而成功地把自己和他人关联并互相认同起来。”
12、不要幻想粉丝们激情的火焰会消退,这个世界永远是“粉丝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狂”!
关于顶的越来越快越来越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