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观察者效应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观察者选择效应,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观察者效应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对于翱翔在欧洲上空的轰炸机飞行员来说,驾驶着飞机如老鹰捉小鸡般,能轻松地把城市化为齑粉,但这并非一份美差。即使他们将昔日喧嚷的街道变成呼啸的火海,死亡对他们来说也依然如影随形。实际上,能否驾着轰炸机活着凯旋变成了一件听天由命的事情。
2、当轰炸机的弹药悄无声息地从弹舱里落下时,从城市阴燃的阡陌残垣中,从化为焦炭的农田中,升腾起的炮弹所织就的火力网会使飞机如鸿毛般坠落。当新兵们目睹了死去飞行员留下的空床,他们的斗志在进入驾驶舱之前就已被消磨殆尽。
3、为了减少坠机损耗,盟军官员研究了飞机上弹孔的形状,找到易受攻击的部位,并用装甲进行加固。
4、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轰炸机看似受子弹攻击最多的地方需要更多的装甲。但出生于匈牙利的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AbrahamWald)和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研究小组的同事们却提出了一个新奇的、或许有悖于直觉的想法——不要保护飞机上受损坏最严重的地方,要给飞机上根本不受子弹攻击的地方提供更多的防御。
5、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安德斯·桑德伯格(AndersSandberg)认为:“你需要把装甲放在没有受到攻击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地方被击中的飞机不能返航,他们魂断蓝天了。”
6、这些弹孔并不能客观反映返航飞机可能被击中的地方,只能表明之后的观察者可能看到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观察者选择效应(observerselectioneffect,指的是观察者本身的存在会影响到所观察的事物,译者注),同样的偏见可能不仅适用于被击穿的飞机,也适用于万事万物。
关于观察者效应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