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薏苡仁粥,以及除了能健脾祛湿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看精彩故事?学中医中药
2、东汉名将马援,因战功显赫,被光武帝刘秀授予“伏波将军”称号。
3、东汉时期,马援奉刘秀之命征讨交阯(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而此地多瘴气。
4、马援的士兵都是北方人,抵达交阯后,还没开战就病倒了一大片。
5、生病的士兵们先是手足麻木,下肢浮肿,进而发展为全身肿胀。军中大夫从未见过此病,不知如何医治。
6、为了找到治此病的方法,马援亲自前往当地村落寻访医者。
7、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当地的郎中告诉马援:“薏苡仁能胜瘴气,我们当地人不会得此病,是因为常吃薏苡仁。”
8、马援便向当地人购买了很多薏苡仁给军中将士们食用,果然,将士们的病全都好了。
9、马援平定交阯后,带了几车薏苡仁种子回北方种植。
10、不知薏苡仁为何物的权贵们,以为是马援从交阯带回的明珠文犀,但又碍于马援得宠,没人敢上报朝廷。
11、马援死后,一些权贵们便上书诬告,说马援以前从南方载回来的,都是明珠彩犀一类珍宝。
12、皇帝非常生气,马援妻子和儿子们惶恐畏惧,不敢把马援灵柩运回旧坟地安葬,只买了城西的几亩地草草埋葬了事。马严与马援妻子草索相连,到朝廷请罪,帝拿出梁松的诬告书相示,才知是挟怨诬告,就上书诉冤,前后六次,辞意哀切,最后马援才得以安葬。
13、这就是成语“薏苡之谤”的出处。
14、薏苡之谤:汉伏波将军马援从南方运来的薏米在其死后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结果让自己和妻儿等蒙冤。后遂以“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谄,蒙受冤屈。
15、大家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华兵药师。
16、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内容,对中医药和养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参与粉丝互动,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有趣的中医药知识。
17、药品使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我会为大家解答。
18、薏苡仁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及种皮。生用或炒用。
19、其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20、使用方法: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本品力缓,用量宜大。除入汤剂、丸散外,亦可作粥食用,为食疗佳品。
21、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22、薏苡仁主要含薏苡仁油、薏苡仁酯、脂肪油、氨基酸等。薏苡仁油能阻止或降低横纹肌挛缩作用,对子宫呈兴奋作用。其脂肪油能使血清钙、血糖量下降,并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煎剂对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
23、薏苡仁甘补淡渗,功似茯苓。对于脾虚湿滞者尤为适用。又因其性偏凉,能清利湿热,亦可用于湿热淋证。
24、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及脾虚泄泻等。
25、治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食少泄泻,脚气浮肿:可用薏苡仁配茯苓、白术、黄芪等。
26、治砂石热淋:可单用薏苡仁煎服。
27、《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
28、薏苡仁能渗湿,又能舒筋脉,缓和挛急。
29、治风湿身痛发热:可用薏苡仁配麻黄、杏仁、甘草,如麻杏薏甘汤。
30、治风湿久痹,筋脉挛急、水肿:用薏苡仁煮粥服,如《食医心镜》薏苡仁粥。
31、治湿郁热蒸,蕴于经络:可用薏苡仁配滑石、连翘,如宣痹汤。
32、《神农本草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33、薏苡仁能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
34、治肺痈胸痹,咳吐浓痰:可用薏苡仁配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如《千金方》苇茎汤。
35、治肠痈:可用薏苡仁配附子、败酱草、丹皮,如附子薏苡败酱散。
36、薏苡仁常用来熬粥、煲糖水等,您吃过吗?
37、薏苡仁又叫薏米、菩提珠、草珠子等,在你们当地叫什么呢?
38、建议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39、最后记得点赞支持一下,您的点赞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谢谢!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薏苡仁粥和除了能健脾祛湿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