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茜草炭,以及带你识别茜草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茜草茎、根、根茎是三个不同部位,地上茎草质,细长,四棱;地下根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和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茜草根茎形如根,唯独断面有髓,表面有残留芽痕。根茎形如茜草根,整体较直,多保留茎节、芽痕,中部有髓。
野生茜草根,中部无髓,形体连续弯曲
野生茜草根茎,中部有髓,形体偏直
【性状】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0~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和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伪品及易混品】
1、蓬子菜为茜草科植物蓬子菜GaliumverumL.的干燥根及根茎。辽宁辽阳称紫茜草;江苏镇江称白茜草或土茜草,常混作茜草入药。外观亦呈不规则的块状根,但长比正品短,且直径较细,外表灰褐色或浅棕褐色,无栓皮易剥落的特征;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灰黄色,有同心环状排列的棕黄色环纹;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淡,无苦味和刺舌感;用热水浸泡后水呈淡黄色。
2、大叶茜草为茜草科植物大叶茜草Rubialeiocaulis(Franch.)Diels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云南、贵州,云南曲靖地区称大茜草,丽江称小茜草。根茎横走,多分枝;地上茎刺较少。叶具柄;叶片长卵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基部心形;主脉5条。花类白色。呈细长的圆柱形,弯曲,结节状,长10~30cm,直径0.1~0.3cm。节上有时残存细小须根,表面红褐色或紫红色,有纵沟。质脆易断,断面平坦,皮部薄,棕红色,木部较宽,淡红色或黄色,导管孔明显,多数,有髓。气微,味微甜。
3、麦仁珠为茜草科植物麦仁珠GaliumtricORneStokes的干燥根及根茎。江苏徐州混称此根为血茜草。药材性状与茜草相似,表面呈灰褐色或浅褐色,质稍硬,断面类白色或灰黄色,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小孔隙,并有同心环状排列的棕黄色环纹。
4、丹参尾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长圆柱形,直径0.2~1cm;略弯曲,表面棕褐色,粗糙,具皱纹,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可见黄白色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气微,味微苦涩。
5、紫金牛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japonila(Hornsted)Blume.的干燥茎叶。药材多捆绑成把,茎单一,微扭曲,呈圆柱形,高10~20cm,直径1~2mm,表面紫褐色,有细纵皱纹,可见叶片脱落留下的残痕;地下葡萄茎疏生须状不定根。质坚硬,折断时皮部与木部易分离。皮部薄,木部土黄色,有髓。单叶互生集于茎梢,叶片椭圆形,长3~5cm,宽1.5~2.5cm,先端尖,基部楔型,边缘具细锯齿,浅红褐色,味微苦涩。
【炮制】茜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或段。根呈圆柱形,外表皮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纹;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切面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茜草炭取茜草片或段,照炒炭法(通则0213)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状】本品形如茜草片或段,表面黑褐色,内部棕褐色。气微,味苦、涩。
主要含紫茜素、茜草色素、齐墩果酸乙酸酯、齐墩果醛乙酸酯、茜草萜三醇、羟基茜草素、茜草素、异茜草素、二氢大叶茜草素、1-羟基-2-羧基-3-甲氧基葸醌、2'-甲氧基大叶茜草素、大叶茜草素等成分。
1、止血作用:家兔口服适量茜草温浸液2-4小时内,或腹腔注射同种剂量之茜草液后30-60分钟均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凝固作用。表现为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茜草炭口服也能明显缩短小白鼠尾部出血的时间。茜草还能明显地纠正肝素所引起的凝血障碍。家兔口服温浸液后,在体内可部分纠正肝素所致的复钙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正常家兔血复钙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110秒、45秒;单纯注入肝素60分钟后均大于600秒;灌注茜草温浸液(100%50ml)后90mm,再注入肝素60分钟后分别为180秒和64秒。为此,茜草可用于治疗因肝素或肝素样物质过多所致出血疾患。实验研究并证明茜草和鱼精蛋白。甲苯胺蓝均有抗肝素作用,而后两者有纠正丹参的抗凝作用。鱼精蛋白、甲苯胺蓝及茜草对丹参抗凝桔抗的作用结果:正常对照凝血酶凝固时间为9.5秒,12.5%丹参化血浆50.8秒,1%鱼精蛋白缩短34.8秒,而茜草则延长了1.2秒。提示茜草的促凝作用有其特殊性。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试管内,大叶茜草素对花生四烯酸(AA)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约为86.6mmol/L,对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的聚集也有一定的抑制性。2-甲基-1,3,6-三羟基蒽醌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根强抑制作用,对凝血酶。AA和PAF诱导的作用虽较弱,但仍有显着性。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0-(3'-O-乙酰基)-2-鼠李糖(1→2)-葡萄糖甙、异茜草素-3-0-β-D-葡萄糖甙及异茜草素为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选择性抑制剂。
3、升高白细胞作用:茜草的粗提取物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闷。其升高白细胞的有效成分之一为带芳香环的酚羧酸甙,该有效成分的衍生物茜草双酯已有人工合成。茜草双酯对正常小鼠、大的白细胞有升高作用,小鼠:次口服2.5mg/只,给药8小时后白细胞明显升高,给药组为对照组的151.9%(P<0.05)。犬1次口服200mg/只,给药6小时白细胞明显增加,18-24小时达最高峰,48-72小时逐渐恢复到给药前水平。茜草双酯还有促进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防治环磷酰胺所致狗白细胞减少症。
4、镇咳法痰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及酚红排泌法,分别证明小鼠口服茜草根煎剂75g/kg,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但加乙醇沉淀后的滤液则无效。
5、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茜草根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和部分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茜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6、抗癌作用:茜草根所含的环己肽类化合物RA(rubiaakane)-V10mg/kg,RA-Ⅶ4mg/kg腹腔注射,连续5天,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均有显着疗效。RA-V对小鼠淋巴白血病L1210、MM2乳腺癌;RA-Ⅶ对小鼠L1210、B16黑色素瘤、结肠腺癌Colon38、Lewis肺癌、艾氏癌等有明显的活性。小鼠体内肿瘤试验表明,从茜草根提取的有抗癌活性的单体RC-18,能显着延长P388、L1210和B16的小鼠寿命,但对Lewis肺癌和肉瘤S180无明显抑制作用。RC-18抗瘤谱的实验结果提示,RC-18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癌剂。此外,2-甲氧基碳基-3-异戊烯基-2,3-环氧-1,4.萘醌和二萘氢醌衍生物体外试验,对仓鼠肺(V79)细胞、淋巴白血病(P388)和人鼻咽癌细胞(KB)有抗癌活性。整体试验中对小鼠腹水型S180有效。
7、对尿路结石的作用:20%茜草(R.finctorumL)制剂喂饲小鼠,能防止实验性肾和膀胱结石的形成,尤其对碳酸钙结石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茜草根提取液给大鼠灌服能明显提高尿液稳定性,降低尿石形成的危险性,且有一定的降尿钙作用。
8、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持续性结扎大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人工心肌梗死模型,静注用不同方法分离的茜草提取物茜Ⅰ、茜Ⅱ200mg/kg,每4小时l次,共3次,均有降低S-T段的抬高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其中以茜Ⅱ作用最为明显。茜草提取物的水溶部分给小鼠腹腔注射可明显地增加心肌和脑组织中ATP的含量,对ADP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解聚作用。对麻醉大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使心肌损伤范围减小,损伤程度减轻,能增加冠状动脉流量。
9、对平滑肌的作用:茜草根煎剂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离体兔肠痉挛,有解痉作用。根的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
10、其他作用:茜草根温浸液有扩张蛙践血管的作用。茜草素与芦丁相似,能抑制大鼠皮肤结缔组织的通透性。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6~10g。
【贮藏】置干燥处。
好了,关于茜草炭和带你识别茜草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