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职业理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职业理想的知识,包括理想与职业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工作的岗位,它不是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它是人生活获得的物质保障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是精神世界中既定的最高境界。
2、我的理想是从上初中后逐渐形成的。初中以来,接触到不少的古体诗词,诗体的那种短小精练、语言的优美、意境的深远,使我心中有了向往,如能写出一首好诗来流传于世,一生足矣!这便是我幼稚理想的形成,也是它贯穿与我一生的信念。
3、关于职业,也是从初中后才有了选择。初想当一名军人飞行员,可1963年夏暑假期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改变了我的命运,由一个曾经是健康并在上学期取得全校男子乒乓球冠军的我,一下变成瘫痪在床四月才能动的留有周围神经炎后遗症的三级肢体残疾人。心中的绝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选择。
4、在休学的一年中,阅读了一些古典名著和古代的传记,大多书中每一回开头结尾都是以七言诗的形式来表现,书中的情节我不太注重,而对开头结尾的诗却很感兴趣,更加重了我对诗词的热爱,同时也拿起笔学着写了起来。曾记得有一句是“生桃树下建家园,新比旧时更红鲜”,其它一概不记得了。当时并不懂平仄,而是凭感觉来写。当时,我家的院比较大,是由原来的前后院拆了中间的房而变成一个大院的。院子宽敞了就可栽树种花草了,父亲从地里移回了两棵小桃树已长高了,树冠超出了房顶。中间的房拆了盖起了新房,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农家,算是一件大事,在村里也屈指可数。所以,就有了至今只记住的一句起步的诗。
5、1965年到农校后,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停课闹革命期间回村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这期间想读的书找不到了,基本破四旧了,当时也不敢乱写了。
6、1968年底参加工作,到了太原郊区黄陵村南的太原脱粒机厂。开始在车间当维修工,除上班时间外没有别的可干,加之身体原因也不便与大家在一起活动,只好业余时间一个人在宿舍干自己的事。当从破四旧没收回来的一堆书中,找到两本《唐宋诗举要》(上下册)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真是喜出望外。在今后的时间中反复学习,并大胆开始创作。曾记得我厂一位好友是大学毕业生,喜欢上了一位我们学校的在一起工作的女同学,因各方面的条件相差太远,但他一直在追人家。我也不好当面劝,就写了一句诗,放在了共用的桌子上:“不是汉室宫里人,莫想今朝常飞燕”。后来也没发生任何情况,不知此句诗对我同室友人是好事还是坏事。
7、后来厂里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因工作性质的变化,我也就顾不得旧体詩词了,适应工作的需要,除工作外,又开始了学习马列毛著作选本,写了一些适应生产的新诗。如“车一个瓦盖盖宇宙”“车一根大轴担日月”等。
8、1973年《红楼梦》再版了,我买了一套。虽然过去曾读过一次,但只是为了热闹,这次读后,感触太深,奠定了我的人生观。1973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真正从思想上,世界观上离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是红楼梦中的诗句帮助了我。
9、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10、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11、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12、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13、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14、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15、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16、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17、这首曲子《好了歌》,出现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它揭示了人生在世各种追求后均一无所获的结果。在封建时代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那个时代是不会找到答案的,只有在《红楼梦》的最后,贾宝玉离家出走,遁入空门做为人生的结论。
18、在当今的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我们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奉献。眼前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工作。
19、后来的工作中,直至2001年的退休,总体是一帆风顺离开了工作的岗位。在退休的日子中,参加到社会团体中,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奉献。
20、为了总结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奉献,便有了写回忆录的打算。这也是对自己一生的安慰和对社会的一种交待吧!
21、由于间隔时间太久,文中的人和事及时间多有不准确,甚至错误。望读者批评指正!多谢!!
职业理想和理想与职业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