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老阿姨是最有味的,以及幸福就是食有味寝能安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今天是周末,但却是上班的一天。一早就在心里盘算今天的安排。下班以后约了老张一起带孩子们看电影。所以今天应该只有在单位午休的时间能进行练习。但我又担心午休时练习肯定又会犯困。于是想着在午饭前花十分钟完成。然而到了饭点,我心里却更想去吃饭而不是做练习。我觉察到自己对练习有了倦怠感,导致了拖延的发生。
2、吃完饭回办公室,我冲了一杯咖啡。希望自己能在咖啡浓郁的香气里保持清醒,而且老师说气味能够有助于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锚点上。不断的集中注意力,关注带有香气的空气进入鼻腔,再观察空气如何离开身体。然而困意还是不断的袭来,我有点丧,中断了第一次练习。然后干脆把咖啡喝了,再重新第二次练习。或许是咖啡刺激了味蕾,精神慢慢振作了起来,终于在不断努力集中注意力中,我没有睡过去,完成了一次练习。
3、原本想完成练习后再眯瞪几分钟,谁知闭着眼睛却丝毫没了睡意。不知道是练习的结果,还是那杯咖啡的刺激到了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
4、于是午休的时光听着音乐,晒着暖暖的太阳,看窗外一片春光灿烂美好。btw,正念营分享的歌单里的音乐真是太好听了。
5、今天的情绪日记,记录有关食物的幸福体验,作为一枚吃货,能写的就太多了。
6、我的感受1:昨天的晚饭妈妈包了我们最爱的苏北口味的春卷,我一口气能吃好几根的那种。每次做春卷,妈妈至少会调两种不同的馅料,有时候甚至三四种。我和孩子们吃的里面有肉丁、香菇、笋丁、豆干、金针菇和少许几根韭菜,老张和爸妈吃的里面还加了他们爱吃的螺丝肉,韭菜也加得多一些。每次都是现包现炸,刚出锅我就忍不住拿一根先尝起来,一边吹着气怕烫着,一边小口的咬着,那香味那鲜气儿,吃了真的无比满足,难以忘怀。
7、我的感受2:今天的早饭我在家喝了几口南瓜粥,吃了一根春卷,因为炸春卷油大,大早上我并不敢放肆吃得太油腻,解了馋瘾便作罢。到单位还是照常去了食堂,发现有烂糊面,便让阿姨打了一碗。满满一碗料很足,阿姨递给我的时候还问我够不够,要不要再加点。就这样我接过一碗普普通通的面,却因为我感受到了来自他人对自己莫大的善意,而变得无比美味又珍贵起来。
8、虽然我吃到后来都有点撑了,还是努力吃到了光盘,不能浪费了粮食,更不能浪费了别人的一片好意。
9、我的感受3:今天的情绪日记书写指南里,老师希望我们可以做到认真吃,慢慢吃,感受从味蕾传来的幸福。平时我是一个吃东西很快速的人,饿的时候更是狼吞虎咽。其实我知道这样并不是一个好习惯,而我的胃一直不太好,跟我进食速度过快也是有关系的。虽然知道,但每次进食却又忘了觉察。
10、所以今天吃午饭的时候我特意放慢了速度,尤其在吃白米饭的时候,一口一口我吃得很认真,专注的咀嚼和吞咽。感受着一颗颗米粒在唇齿间,糯糯弹谭的,每一口都吃出了香甜。从来没觉得原来食堂的白米饭是这么的好吃。
11、吃是人类最强烈的生存本能,通过品尝食物获得的满足感,是强大的生活动力来源。而吃东西的正确姿势应该是,专注地细嚼慢咽。这样,即使熟悉的三餐,也能找到新的味觉体验。
12、我们常常通过美食奖励或者安慰自己,在生活中感到烦闷或者无聊到缺乏刺激时,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进食冲动,希望在食物中寻找慰藉,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中叫“情绪性进食”。
13、而这种“情绪性进食”的行动惯性,会让我们离幸福体验越来越远,离情绪困扰越来越近。
14、对大脑来说,细细品味食物才是获取积极体验的窍门。囫囵吞下去只能解一时的饥,但很难让我们的大脑满足,这会让我们吃得更多。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充分利用食物的价值,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受。
15、所以当我们认真的去品尝一份食物,甚至去记录它的触感和气味,体会每一次咀嚼,牙齿的咬合以及嘴唇的触碰,和食物一起进入身体,感受它渐渐填满肠胃的感觉。
16、这种觉察能够让吃的过程脱离低级的生物本能,变成纯粹的感官享受。它也可以让人在享受食物美味的同时,尽可能少的摄入热量,摆脱过度进食带来的失控和内疚感。
17、这样做就是在不断强化积极的体验感,为我们存下了许多幸福的能量。副产品可能还会变瘦变美。那么我们就会成为身心更健康的人。
关于本次老阿姨是最有味的和幸福就是食有味寝能安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