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美国大选时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美国2024大选之争与中美博弈走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特朗普被不断起诉和最近的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被罢免,都预示着美国2024总统大选的激烈竞争已经拉开序幕。
2、麦卡锡这个位置不好坐。但身为共和党人,没有替共和党出头,自然是不会被共和党内激进派所容忍的。而所谓的妥协也不会换来民主党人的同情与怜悯。在2024选举年,谁都希望最大化本党的收益。妥协而没有太多回报或好处,是不会令反对者动心的。
3、看似是在争国债限额的问题,其实两党都知道,在长时间没有重大经济利好的情况下(大概率是很难出现经济繁荣事件),提高上限是美国未来很长时间的必然选择。所以两党争得不是加不加或加多少,而是钱该怎么花。共和党的票仓在老工业区和农业区,以白人居多。民主党的票仓在新兴科技和移民。为了选情,自然是自己加分越多,对方不加分甚至减分越多的,才是最好的。至于这钱下去或不下去,会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却不是两边考量的重点。所以,在大多数问题上,特别是美国国内问题上,两党的对立是越发明显。
4、其实,如果不是2019年的疫情,特朗普的选情还是不错的。疫情中,特朗普的应对也谈不上有什么大错误(至少和之后拜登的措施对比,没有太大不同或区别)。只是时间点比较寸,恰好研发药物的周期要长于竞选周期,而新冠病毒传染流行迅速加上致命性,导致特朗普的被动。加上邮寄选票的推行和一些计票的延期,使得摇摆州的选情有所改变。所以特朗普也觉得2000年总统选举输得特别冤。不仅民主党处处针对,共和党支持也不给力。这么憋屈的美国总统,也是不多见的。
5、2023又是选举年,大概率又是特朗普对垒拜登。就算不想支持特朗普,但身为共和党人的麦卡锡,放任民主党舒舒服服过日子,多少有点放水甚至反水的味道。对对手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这是特朗普及其追随者所不能容忍的。而作为两党纷争如此泾渭分明的时代,民主党乐于看到共和党内斗,当然也不会出手去帮麦卡锡。这种以选举为导向的党争,已经成为美国的固有模式。而且斗争手段已经超越了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范畴。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候选人能涵盖普通选民的主要诉求。所以选民基本上已经是按党派划分阵营,极度分裂与对抗。
6、所以,美债上限的问题只是美国两党斗争的一个缩影。政府关不关门其实不是核心(历史上也停摆过),上限高不高也不会是个障碍。热点话题的博弈和选民的争取,才是焦点。
7、美国两党分歧较多,但有一个共识是越来越明显的,那就是“打压竞争对手中国”。
8、其实,在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后,美国就动过搞中国的小心思。1993年欧盟成立和1999年欧元推出,让美国看到当时一个比中国更强大的团体出现,从而调整了斗争方向。2001年的911事件又使美国多了一个紧急重要突发事件要处理。2008年的奥巴马优先处理次贷危机。这样,前前后后,中国争取到了20年左右的发展时间。而奥巴马第二个总统任期开始,美国总统虽然手段不一样,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围堵和打压中国。
9、当然,美国要称霸,考量的自然不会是中国一家。欧盟、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也是希望能有所压制或牵制的。只是各位总统的手段和理念是有差别的。
10、特朗普是希望借助以色列这个钉子钉牢中东、欧盟和俄罗斯。
11、虽然以色列复国选地有圣城耶路撒冷的考量因素,但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弃民,就算在非洲找个大点的地方安置以色列人也不是不可以。然而英美人的传统就是敲钉子。不搞点事,不留个后门,不暗埋些炸药,就是对不起他们的传统。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这个钉子不仅可以钉牢中东,还可以影响欧盟和俄罗斯,是最佳鱼饵和地雷。只要稍微扇扇风,必然如火焰山一样熊熊烈火。特朗普觉得有这个点就足以牵制那边关键几个国家的注意力。所以只要以色列不倒,中东不和解,此处无忧矣。
12、或许因为时势变化,又或许因为拜登对俄罗斯和欧盟主要国家暗通款曲不满,又或许因为拜登想彰显自己和特朗普不一样,拜登就直接在乌克兰搞事了。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普京的错误预判,促成了俄乌战争的爆发和俄罗斯欧洲的对立。随着北溪管道被炸,拜登完成了欧洲与俄罗斯脱钩的目的,顺带圈了一堆欧洲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但一旦美国不出钱支持乌克兰战争,欧洲还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呢?俄罗斯和欧洲的和解将是拜登所不能接受的。不仅仅是北约话语权的丢失,还有美国经济吸血源的消失。所以,俄乌战争是拜登在欧洲的抓手。但这并不是特朗普的风格和理念。(特朗普奉行的是你们应该花钱请我美国去帮忙,哪有美国自掏腰包承担大头来帮你们呢?)
13、焦点转到中美博弈上,特朗普和拜登倒是能有不少共同的话语和观点。所以特朗普制定的针对中国的打压政策和战略抓手,拜登基本上全盘继承下来了。
14、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是首要任务。否则像苹果、微软、亚马逊、波音等等公司,躺着挣大钱的时代就将终结。所以,美国借着国家信息安全的由头,把中国领头的半导体企业压制住,并控制美国先进产品的出口以压制中国企业在信息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后,兴许新能源、汽车、飞机等相关企业也会被拉入制裁名单。对中国来说,虽然妨碍了企业正常发展。但一旦相关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全国产化,也将意味着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那种画面,想必美国总统想着也是酸爽的很。
15、与此相关的还有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中国要的全球化并不是美国施舍或压制的那种全球化。而是真正自由公正的全球化。只有当中国实现技术自由和独立,才能真正有力地争取到全球化的话语权。像日本那种屈膝和退让的方式来获得和解并不是中国人的风格和理念。中国并不是反对全球化,但中国绝不会屈从美国的霸权。而抗击霸权的最有力工具,就是全面自主的一流科技研发、技术转换和产品设计制造能力。
16、其次打入政治军事的钉子也是美国擅长的。不仅是有个听美国话的台湾,还有很多像乌克兰一样愿意听美国忽悠的硬刚者。中国想消停也是蛮难的。只是好消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要蹦跶的也不会有太多机会蹦跶了。
17、最后就是国际重塑的过程。这个范围比较大,这里不细说。IAEA的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准行只是一个美国式管控的案例。透过国际组织和国际舆论来实现美国意志,却罔顾人类共同利益和是非曲直,是一种悲哀。如何改革这些机构,优化管理及合作方式,是一大挑战。
18、总之,看美国国内的两党之争,却不抱任何对美幻想。中美长期博弈的局面并不会改变。首先走好自己的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