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罗森塔尔,以及罗森塔尔效应及其合理运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在引用和出现频率最高的十大外国典故中,有这么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
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雕塑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取名盖拉蒂,并爱上了它。于是祈求爱神赐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他的真诚感动了女神,女神赋予了雕塑生命,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
它充分说明,强烈的心理渴求,即“痴心”与信念对于目标的实现有强大的助力和促成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中受到启发,于1968年,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试验,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并告诉老师这些学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要求老师注意观察。1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真的比其他学生的进步要快。这种由于高期望而产生的积极性反馈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列翁效应或期望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的实现是某人对于重要他人(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本文以老师作为重要他人,以学生代表某人)的重视与敬仰,愿意听他人的建议,并渴望成为对方那样的人。并且,愿意因为重要他人的期望而对自身做出改变。重要他人的威望越高,所产生的罗森塔尔效应越明显。
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1、积极暗示是罗森塔尔效应实现的前提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特殊的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我价值和自我认知,使人变得自信自尊,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努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进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就是我们常说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2、明确的目标是罗森塔尔效应实现的向导
在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时,要有明确的目标。但这个目标是因人而异的,制定目标时,可以以短期、中期、长期为单位,可量化可衡量的目标是实现的基础。
3、不能只夸奖,要有明确的期待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要只夸奖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进度做出真诚的评价。在学生达成目标时,要给予具体的表扬,(例如:对某个具体行为或过程的表扬)笼统的夸奖会让学生产生被敷衍的心理,可能会降低达成预定目标的信念感。
对学生制定目标时,要考虑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怎样把握“最近发展区”这个抽象的概念呢,,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进步,而且这种进步是自己与自己比较,不是与别人比较,也不是与一个外在强加的教学目标比较。
三、哈佛大学教授、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罗尔斯(JohnRawls)在《正义论》里倡导:“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
1、盲目推崇罗森塔尔效应会损害教育的公平正义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期待的高与低,多与少,而在于不同期待心理影响下老师个人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分配。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给这个学生的关注和机会多了,给其他学生的关注和机会难免就少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森塔尔效应在某些学生身上的产生,是以更多地占用其他学生的教育资源,剥夺其他学生的教育机会,甚至是以牺牲其他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
相关研究也表明,在老师高区别对待不同学生的班级中,老师期待效应更显著,学生发展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更严重。
2、发挥正面效应须同时限制负面影响
一方面,老师的爱和期待将带来学生认知、情感、人格的良好发展,这是罗森塔尔效应所表现出的正面效应;
另一方面,老师的冷落、忽视也会引起学生智力的衰退、情感的阻滞,甚至是人格的扭曲,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所造成的负面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的正面效应可以让普通平常的孩子有着超乎寻常的发展,原因就在于老师的期待和爱激活了学生身上潜藏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能够迅速转化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强大动力。
而罗森塔尔效应的负面效应则会让本来极具发展潜质的孩子“泯然众人矣”。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学生感受不到老师对他的爱和期待,在心理上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动摇,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出畏缩和退却,就会害怕挑战、不敢尝试、缺乏创新,潜能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身心的全面发展当然会出现迟滞。
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充分发挥罗森塔尔效应的正面效应,同时力避罗森塔尔效应的负面效应,才能让罗森塔尔效应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服务。
[1]周宏.对罗森塔尔效应的审视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2,2:3-5.
[2]孟丹孟幻.罗森塔尔效应启示录[J].教育教学研究,2009,49:204-205.
[3]张励.多维分析罗森塔尔效应[J].校园心理,2010,4:267-268.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罗森塔尔和罗森塔尔效应及其合理运用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