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粗心和是一种能力的缺失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我的团队里,曾经有个小姑娘,人特别好,对待工作也很认真,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粗心。
2、她经常会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比如:整理简历时,会把候选人的工作时间写错;录入系统时,会把两个候选人的电话搞混,等等等等。
3、除了这些“致命”的错误,其他的小错误,比如错别字、格式等问题,就更多了。
4、带她的那段时间,我也挺痛苦,因为知道她的态度很好,也不忍心经常挑她的毛病,但本来希望助理分担的工作,不但不能过多指望她,还得额外花很多时间来检查她交过来的东西。
5、认识她之前,我一直觉得,粗心就是不上心、不认真,但看了她每天的工作状态,我对这一想法产生了深深地怀疑。
6、直到有一次,跟一个朋友聊天,朋友的一句话才点醒我:
7、粗心,并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的缺失。
8、其实,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凡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工作业绩不好的人,不管是否有其他原因,粗心这一条,是必备的。
9、“这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
10、小学时,我相信每个人都被这样“夸赞”过。
11、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我们自己,面对不完美的考卷,最能化解尴尬的说辞就是“本来挺聪明的,就是粗心”。
12、这样一句话,简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13、老师面对焦急的家长,一句“粗心”就能让家长欣慰:孩子不笨,下次细心些就行了;
14、虽然成绩不好,但因为只是“粗心”造成的,家长在亲朋好友面前,也不会觉得没面子;
15、我们自己呢,更因为有了“粗心”这个挡箭牌,可以心安理得地不拼尽全力。好歹要给自己留个心理安慰,如果连“粗心”的毛病都改了,还是没考好,那就只能承认自己智商不如人了。
16、那时候的我们,常常寄希望于“以后”就会变得细心,但长大了才发现,原来,粗心改不了。
17、不过,长大后,我们又有了新的说辞。因为“性格豪爽”、“不拘小节”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正是因为性格好,不计较小事,才会粗心。
18、而那些细致、不粗心的人,都是些没什么大报复的人。
19、一次次地为粗心找借口,终于让我们错失了变得优秀的机会。
20、曾国藩《冰鉴》的神骨篇里,有这样一段话: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舒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
21、看一个人是否出色,反而要观察他性格里弱项的那一面,如果一个天性谨慎的人,在做大事时也能够果断大气,如果一个豪放大胆的人,做小事却能做得慎重周密、细心严谨,才是真正的人才。
22、粗心,缺少的是这些能力
23、粗心的表现虽然类似,但每个人的原因却各不相同。
24、最常见的粗心,缺少的是养成好习惯的能力
25、著名的硅谷投资人吴军老师在他的《态度》这本书里,就举了这样的例子:
26、一个孩子小学时做数学题,觉得简单,就跳步骤;为了着急做完,字迹写的潦草;为了省纸,写的密密麻麻。
27、到了初中高中,课程越来越难,但习惯仍没有改,就会经常出错。跳步骤跳的自己都不知道错在哪;考试写的太潦草,题目做着做着就抄错了数;试卷写的密密麻麻,自己检查时也看得晕头转向。
28、这些原因造成的结果,都会被当做粗心,实际背后真正的问题,却被忽略了。
29、缺少多任务处理能力
30、很多粗心的人,会用“有太多事需要处理”为自己辩解。
31、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经常出错、手忙脚乱的人,并不是部门里工作最多的,而那些真正工作量很大、事情很多的人,却总能做的有条不紊。
32、缺少有效专注力
33、经常出错的人,并不一定是爱偷懒,相反,很多粗心的人,可能比其他人的工作时间还长。
34、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工作的时间“太长了”。
35、我们的精力,是需要阶段性放松和恢复的。
36、决定工作质量的,根本不是我们有多少时间坐在办公桌前,而是有多少精力能全情投入在工作中。(原理来自之前推荐过的《精力管理》这本书,详情见《比自律更重要的,是习惯》)。
37、而那些平时工作结果不怎么好的人,总是暗示自己要更努力、更认真,不能像别人一样偶尔休息聊天,强迫自己时刻盯住电脑工作,其实脑子早就不听使唤了。
38、缺少精细加工的能力
39、还有一类因粗心而犯的错,就是看问题只看“大概其”,而忽略两件事物细节的差别。
40、比如,我的那个助理,特别容易将候选人的人名写错,而写错的字,往往就是很相近的两个字。
41、精细加工,往往是通过对比和辩别进行的。而粗心的人,则缺少了自动识别两个相似事物的能力。
42、既然是能力的缺失,就有办法提升
43、和任何能力一样,通过练习,都可以得到提升。
44、要解决粗心这个事,最首先的,就是要让自己先冷静下来。
45、以我开头提到的那个助理为例,她对工作的态度,本身就很认真,但是确实经常出错,这就导致给自己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46、这个时候,不是要延长工作时间,逐一检查每项工作、每个字,而是要先给自己的工作排一个优先级。
47、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正常情况下,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何况是处于高压状态,更有可能忙中出错。
48、首先,给所有的工作内容列个清单,把清单中最重要、最不能出错的地方勾选出来。
49、第二步,给自己编制一本“错题集”,就像小时复习功课一样,把那些经常出错的地方,列在本上。
50、第三步,将步骤一、二中的项目进行对比,将这两者之间的重叠项目找出。这些项目,就是你最不能出错的地方,是首先需要消灭的敌人。
51、第四步,按照工作重要性及“错题集”内容,重复第三步的工作,将所有出错的地方,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列。
52、第五步,按照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将所有你出现过的错误,逐一列出攻破时间表。不要贪多,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当一个问题彻底消失时,再开始下一个问题。
53、第六步,分析自己“粗心”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习惯问题、是多任务处理能力欠缺、还是有效专注力不够,精力管理出了问题,抑或是缺少精细加工的能力。
54、列出工作清单也好,列出“错题集”也好,都不要怕麻烦,更不要怕浪费时间,时间花在这些方法的提升上,比死盯住那些细枝末节,更能提高工作技能。
55、当你利用一段时间的集中改进,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做到不再出错时,你的自信心也会大幅提升,这时,再去逐一攻破那些不那么难的问题,就变得轻松很多。
56、经过反复的几个“疗程”,你会发现,原来粗心这个病,也可以治好。
57、有句歇后语叫: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58、张飞年少时,性格刚毅鲁莽,而王养年作为幼年张飞的老师,因材施教,要张飞每天拿着绣花针,把花线往针眼里穿。开始时,张飞拿着针,不知如何着手,急得哇哇直叫。
59、王养年便手把手教他。此后,张飞天天苦练穿针本领,性格也逐渐变得安静、细心起来,这让在他后来的戎马生涯中屡建奇功,扬名三军。
60、张飞都能学穿针,我们又有什么不能改的呢?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粗心和是一种能力的缺失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