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第一次亲密接触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第一次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1月30日,仅仅十几个小时,山东医疗队队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岳茂奎在公众号“重症老岳”上发表题为《黄冈日记之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文章,以一位医者亲历的视角,真实记录1月28日夜,医护人员的辛劳与奉献。本报转载这篇日记,以飨读者。
2、这一次,我真正认识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3、1月27日(大年初三)下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还只是一个正在建设、尚未投入使用的空病房,甚至有的地方还缺天花板、还漏水。1月28日晚,这里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病房,可以接收住院病人。
4、这里更像一个忙碌的战场,而山东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重症组,在省立医院任宏生主任和丁敏护士长的带领下,和当地中心医院的同志们,则是充满热血的战士。大家搬运整理着各种物资,制作流程,调试机器,一台台呼吸机像列兵一样排列在病房里,是我们最亲密的战友;各种药品,是我们的武器,到晚上十点,一个带有ICU的崭新病房准备就绪。
5、“病人来了!”晚11:00,大家迅速行动起来,虽然来自不同的医院,但大家之间的配合完全看不到一点生疏,更没有退缩。
6、“首先考虑转运氧疗欠佳,马上准备高流量吸氧治疗仪!”
7、“准备好了,流量60L/min,吸入氧浓度100%!”
8、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镇静,毕竟是第一个病人,绝对不能慌乱。我让护士拿了一个面罩给病人扣上,一方面可以减少飞沫传播,一方面可以改善过度换气并提高吸氧效果。看到病人血氧饱和度慢慢升到70%,大家都稍稍松了一口气。
9、“任主任,我们收治了一个病人,病人经过初步氧疗血氧饱和度已升到70%,患者血压190/100mmg,泵入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适当镇静,我觉得可以再观察,减少患者焦虑,提高通气效果!”通过专用手机,我向任宏生队长汇报患者的情况。他是我们的总指挥,千头万绪的事情,这段时间殚精竭虑,每天睡眠不足四个小时。
10、“马上给病人查个血气,做到综合评估,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他的话略显疲惫,但依然铿锵有力。
11、一起上班的护理人员,除了同科工作的李成龙,其他人都不认识,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尤其是女同事,纤弱的身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各项护理和操作做得有条不紊,滴水不漏。
12、病人的血氧升到了90%以上,血压稳定到了130/90mmg左右,经过补液,心率也慢慢平稳,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虽然互相都看不到表情,却都能感觉到彼此之间的鼓励。接下来,我们又连续收治了六个危重病人。
13、“你们不能在这里。”慢慢稳定下来的病人突然说。
14、听到这句话,令人心生感动。每位医疗队员都清楚危险性,可我们既然选择这个时候逆行而来,就早已将这些置之度外。我们来就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祖国渡过这个难关,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全国上下每一个人,此时此刻,都在努力!
关于第一次亲密接触和第一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