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社会化媒体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万物互联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记得小时候,我们接受的信息主要从电视,书,报纸杂志三个方面做为主要渠道,今天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步,从渠道狭窄,内容匮乏到信息丰富,渠道方式拓展,从被动接接收选择接收
从1994年开始正式介入国际互联网,1997年诞生门户网站,新浪以新闻为主,搜狗以娱乐为主,网易以游戏为主。内容迅速丰富起来,曾经领先的门户网络有变慢变成传统媒体,
搜索引擎也促进了媒体的发展,搜索引擎能够再海量信息中迅速锁定目标获取,信息。更快更有针对性,信息的热点就不是专业媒体说了算,而是每一个人觉得了。
第二步:从傍观者到参与者。
无论是电视还是新浪,都难以改变信息的主要内容是主编决定的。但社交媒体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个游戏规则。最早成功者,就是大家熟悉的企鹅形象QQ,2003年QQ的诞生,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便捷性,传送大文件的能力,丰富的表情,让我们倾心。今天,QQ的活跃用户也高达8亿以上。QQ群的各种玩法以成为年轻人的必修课。
微博,一款真正拉开社交媒的序幕,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发表言论。当然,博客本来才是自己发表言论的祖宗。但没有被广大人们熟悉使用。2014年,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为1.5亿左右。人类发展史上进一步从单一选择,到多选择,从多选择到自己发表。
微信,2011年诞生,随时随地,信息流通更高效,很快就超越了微博。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变成了媒体,人们可以马上对突发事件的及时报道,每个人可以配图分享自己的见闻,普通人可以成为新闻的第一手来源。新的工具诞生的发展,无一例外的就信息的更高效便捷的流通。
当然,传统的专业媒体不会消忙,专业的权威性以及信息的提炼分析能力是社会化媒体所做不到的。
社会化媒体也有本身的弱点,就是信息的监管方式,传统的监管是要专业人士负责,但信息量大幅增长,把监管审查的标准大大降低了,甚至没有监管,这个时候朋友圈和微博就有很多假信息在流通。
社会化媒体载体的演变
—文字时代到形象时代
首先,是从口口相传到文字的出现,人类历史里面开始是没有文字的,文字的出现第一次可以让信息产生了存储功能。但都是用在龟壳,竹签上,非常不方便。中国的印刷技术出现,文字存储有大大发展了。
其次,广播到电视,人们了解信息直接从眼睛到耳朵。听到了声音,而且看到的不是描述性的东西,而是直接最真实的传播。我们已经从文字图片,往图片,声音,视频的发展方向。
最后,极致的表达形式,图片的极致就是表情,人们在交流的时候已经是用各种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QQ表情,微信的大量免费表情,都说明了这点。影音的发展则从专业编辑发展到个人编辑,“现场感,可编辑”得到了快速发展,微信的可编辑视频,新浪的秒拍,都是视频发展到今天的代表。
在未来,谁能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谁能够收集社会化媒体的海量信息,又能够过滤信息,整合信息,必然成为新媒体的领导者。
作者:莫麦John微信号13539997577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社会化媒体和万物互联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