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病毒灵的作用,幼儿园喂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西安两所幼儿园给幼儿服用“病毒灵”事件持续发酵,各界人士各抒己见,透过现象,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东西吗?
2、什么样的预防为主
3、据最新报道,园方为了提高幼儿出勤率,增加幼儿园收入,从2008年开始私自购进大量处方药“病毒灵”,逢每年春秋两季换季时给幼儿服用,连服两天。
4、显然,院方和涉事“医生”的动机是好的,为了预防病毒性传染病。但是,这些病毒性传染病应该怎样预防呢?目前国际主流医学界有明确的说法,对于病毒性疾病除非特异性疫苗接种和强化卫生管理外,任何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均没有预防作用。
5、园方和涉事“医生”显然不是这么认为,原因可能有二,
6、第一,涉事“医生”并不懂这些医学常识。无论该“医生”是否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但是,显然对于这些常见传染病的知识一无所知。这类“医生”在全国又有多少呢?
7、在今天之中国有很多没有正规医学学历和资质的“医生”被医政部门合法或者非法的批准了在进行着合法的医疗活动。仅就全国乡村医生为例,具有执业医师或者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者应该不高于10%,而这些人却凭借国家在“执业医师法”外开恩的“乡村医师管理条例”规定,变成了“合法”医生,持“乡村医师证”上岗。按照一般法律原则,下位法不能悖于上位法,那么显然,“乡村医师管理条例”就是一个违法的产物。
8、即便是持有执业医师证或者助理执业医师证的农村和城市的基层医生,有多少具备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呢?有多少能正确回答“感冒是什么、正确的预防和处置方法是什么?”等最简单的问题呢?甚至可以把考察对象扩大到全国的医生。1%?5%?10%?20%?我想不可能再高了。我前段说过,全国持有执业医师证的医生可能超过八成是不合格的。天天将医改,首先需要改什么?我想,想要改到看病的医生真会看病,而不是指望推广中医药来花小钱办大事,继续忽悠民众。
9、第二,国家相关部门的误导可能是最直接原因。这些年来,每逢传染病来袭,从卫生部到各地方卫生主管部门,争先恐后出台各类“防治方案”,“西医”的一般预防原则实在乏味而且在一般人看来实在不出彩,只能当陪衬;炮制的各种中医药妙招、验方、神方,从廉价的口服的板蓝根、大青叶,到高大上的连花清瘟胶囊,再到清开灵、痰热清等静脉注射液,到了去年更演绎出佩戴香囊、穴位按摩等带有明显巫医色彩的奇技。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原本缺乏医学常识的“幼儿园医生”相信“更有效的西药”能预防那些疾病就再正常不过了。
10、再说涉事药物,“病毒灵”是其曾经的商品名,药品名吗啉胍,是上个世纪50年代开发的一种所谓广谱抗病毒药,奇怪的是在国际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几乎检索不到相关文献,在FDA网站检索的结果更是0。这至少说明,这种所谓广谱抗病毒药并没有得到医学界认可,几乎没有临床应用的临床评价研究,更是从来没有被权威的FDA认可在美国作为药物应用过。
11、那么在中国是如何作为药物被批准生产还能够广泛临床应用的呢?其实,跟这个吗啉胍相类似的还有金刚烷胺,目前仍在国内被广泛用作抗流感药甚至普通感冒药。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耐药性就超过90%,失去了任何临床应用价值。不过,好在金刚烷胺还曾经有效,而吗啉胍应该是从来就没有有效果。但是就是这些早就应该被淘汰的药物在中国却如此恋栈呢?由此不难看出,中国药品市场是进来的稀里糊涂,一旦进来很可能就是终身制。因为,其实无论是进来还是出去都缺乏或者说从来就没有过应该有的科学研究作为基础。药物,不同于食品,除了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最重要的是应该起作用的时候你必须发挥出相应作用,否则就会贻误病机,用这类完全无效的药物不久是草菅人命吗?这些“西药”好在还有国际医学界文献可以参阅,而中国土生土长的中成药呢?除了不时被“别有用心”的国外专业机构揭露出这方面或那方面的问题,再有就是长期占据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通报霸主地位,以及不是曝出疑似因为输注某种中成药注射液而致死的新闻外,50000多个批号,和一年万亿的产值拉一下GDP和提供一些回扣标的之外,对于患者,只能自求多福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