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担任象群首领的是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大象群体分工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鬣狗的首领是母的,猴子首领是公的有没有哪种动物的首领是与体型相反的
谢邀。
“王”是群居动物的标配,比如狮群中“狮王”、水牛群中的“水牛王”等等,这就好比我们古代的皇帝一样,在族群中这些“王”有着绝对的领导权和支配权,而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优先选择权。因此,“王”的争夺往往也是最惨烈的。但是,在自然界中,所有群居动物的首领并不是同一个性别的,有的群居动物的首领是雄性,有的却是雌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既然题主指定了两种动物,我们就来分别看一下鬣狗和猴子)
鬣狗“女王”的成神之路鬣狗其实并不是单指一种动物,而是一个科-鬣狗科。而鬣狗科下又分为土狼和鬣狗两个亚科,在两种亚科下,一共有四种动物,斑鬣狗、棕鬣狗、条纹鬣狗(鬣狗亚科),土狼(土狼亚科唯一物种)。由于在所有的鬣狗中,斑鬣狗的数量最多,体型最大,所有,我们通常说的鬣狗就是斑鬣狗。
斑鬣狗被称为“非洲二哥”,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地位仅此于“草原之王”狮子。能别称为非洲二哥,斑鬣狗除了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外(400公斤以上的咬合力和“掏肛”的绝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是群居动物。
而群居动物就少不了一个核心的“人物”-首领。鬣狗们也是如此,通常情况下,一个鬣狗群有5-10只左右的鬣狗,最大的鬣狗群成员数量甚至能达到90只。在如何庞大的族群中,首领的归属注定是充满着竞争的。事实也是如此,大多数的食肉动物都是雄性比雌性的体型大,而鬣狗恰恰相反,所以鬣狗首领的归属实际上就是大型雌鬣狗之间的争夺。
一般情况下,雌性斑鬣狗的体型比雄性斑鬣狗要大30%左右,同科同种的动物之间的较量,体型决定了一切。鬣狗群中的大型雌性鬣狗会互相争夺首领位置,为此,它们甚至会拼上性命,当然这是胜者为王的天下,所以鬣狗群的首领注定是体型最大的雌鬣狗的,因此又被称为“鬣狗女王”。
(鬣狗女王的争夺战)
(在争夺战中被咬掉了耳朵的鬣狗)
猴王的成神之路猴子是灵长类动物,从生物学分类上,猴子和人类属于同目不同科的动物。猴子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与其他的群居动物一样,猴群也需要首领,为了争夺首领,猴群成员之中也会经常爆发战斗,它们互相撕咬搏斗,胜利者就是猴群的猴王。猴王拥有的权利很多,比如可以任何挑选族群中交配的对象,而交配权对于动物的意义仅次于生命,因为它是生命的延续。
从体型上看,公猴比母猴的体型要大的多,这就是公猴拥有争夺猴王权利的主要原因。猴群的制度非常的森严,所有的公猴想要与母猴交配都要经过猴王的同意,不然一旦被发现,公猴子就会面临猴王残酷的“制裁”。而且与大都是的群居动物不同,猴群中除了有猴王外,还有“二猴王”,二猴王是体型和战斗力仅次于猴王的存在,通常情况下,猴王只负责享乐,猴群中的一切事物是由二猴王打理的。
为什么不同的群居动物首领的性别会有区别?这个答案很简单,因为无论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它们遵循的就是“成王败寇”的规则,在在同类之间的竞争上,有着体型优势无疑就象征了实力。所以,一种群居动物如果雌性的体型普遍大于雄性的体型,那么,首领的争夺就是雌性的事情了,反之也是一样的。比如狮子就是雄性体型大于雌性,所以狮王只能是雄狮。这一点是符合大多数群居动物首领性别的标准。
那么,自然界中就没有不遵循这个规则的动物吗?答案是否定的,当然有例外。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非洲象就是例外,从体型上看,雄性非洲象要比雌性大很多,但是象群的首领却是母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由大象的习性决定的,当雄性大象成年后会离开族群独自生活,除了发情期外,它大都是独居的,而此时照顾整个象群的职责就交到了成年母象的手中。
严格来说,要不是雄性大象在成年后会离开,那么象群的首领肯定也是体型更大的雄性大象,但是,这就是非洲象的习性。从这方面看,雄象是为“不合格”的父亲和丈夫。
总结同时群居动物,首领的性别不同,这其实是由动物种类雌雄的体型差异产生的。雌性鬣狗比雄性鬣狗平均大很多,所以它们的首领就是体型大的雌性,而公猴子比母猴子的平均体型也要大,所以猴王就是体型大的雄性。当然体型也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更重要的是战斗力。
而大象由于生活习性的关系,雄性离开族群,母象不得不独挑大梁。
野象头领是公还是母
象群数量一般在十多头到几十头不等,在象群里,是由年长的雌象作为首领,因为年长的雌象会教给家族别的成员生存经验和生活技巧等,经验越丰富存活率就越高。
如果象群的首领被杀害或者死亡的话,就由剩下的大象中年龄最大的母象接任首领的位置。
大象群体分工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群内各个大象均有分工:由成年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成年雌象指挥。
而成年雄象则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
大象,长鼻目象科哺乳动物,[1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南亚、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
亚洲象向昆明进发引担心:为什么麻醉枪阻止不了这群迷路的大象
近日,云南15头野生亚洲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北迁”事件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广大网友对这次事件的评论也是五花八门,其它近来徒步成网红的人不少,看来大象也要效仿了。很多网友齐呼:来世投胎当象!其实亚洲象在中国是一级保护动物,才有这等待遇,非洲象就常沦落为象奴甚至被猎杀!小编@随波探史作为广东湛江人,虽然没见过大象,蒙承邀请来“盲人摸象”,蹭蹭热点。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来了解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象,是属于脊椎动物,喜欢群居,是大陆上现存体形最大的动物。象群的首领是年龄最长的雌性担任,她引领有亲属关系的家族成员组成一个群体,最多可达25名。首领可引导象群的去向、守护领地、觅食、抚养幼象等工作。
象群首领不能其由姐妹继承,只能由其女儿才继承,所以首领继承者不需要是最年长者。象群中如果有成员受困遇到危险落难的,群体会齐心合力进行援救;援救时间过长时群体会指成员轮流守护落难者,其余成员继续觅食。成员中有死亡的,群体要用鼻子抚摸尸体,要静站默哀,表情悲伤低落,即使是遇到其它群体成员,它们也会这样做的。
再来说说象的体态
象身:刚出生的高1米左右;成年身长有达7米,高有4米左右,重量一般4至10吨。
象牙:象牙是象的主要特征之一。非洲象雌雄两性都长有獠牙,长达2-3米;亚洲象只有雄性才有獠牙,并且只有一半雄性有獠牙。獠牙左边短的,可判断象是左撇子,反而反之。獠牙末端向前伸、有的末尖相对的是亚洲象;獠牙向左右八字分开是非洲象。象的臼齿有4对,上下各2对,一只有石头一般大、几千克重,一生有6副,第一副2-4岁脱落,第二副4-6岁脱落,40岁左右换最后一副并陪伴它终身。
象鼻:象的臭觉灵敏不亚于狗、老鼠等动物,它能臭觉到20千米外的水源,象鼻能容4升水;象鼻由4万块肌肉组成,重100多千克;象通过九个月的训练能灵活使用鼻子。非洲象鼻长比亚洲象长,末端有两块和手指一样的趾肉;亚洲的鼻子只有一块趾肉。象的交流方式是用鼻子。象鼻能灵活地360度抓、举,可以喷水、洒土,拨草、拿摘运用自如。
吃量:象的食物以植物为主,包括枝、叶、皮、花、果等等。一头象每天可吃掉75-150千克东西,所以它一天有16个小时在觅食,但它只能消化掉吃进食物的40%,这些不能被消化植物种子排出后,有的被带离60公里发芽,所以说象在自然界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象的肠子达35米,每天排便110千克。每天饮水200升,它很喜欢玩水而且象还会游水。
象脑:象的脑浆非常发达,一般重5千克。而且象的记忆力不比海豚、黑猩猩差,它能辨认久别分居的家族成员。
象眼:小象的视力很差,所以它通过鼻子触摸辩别环境。而且象的白天视力比晚上差得多,因此,象大都是白天休息,晚上闯荡。象的眼睫毛长大13㎝,是动物界最长的。眼眉上方与耳朵之间有凹陷的是亚洲象,平满的是非洲象。
妊娠:象妊娠期为22个月左右,亚洲象稍短一点。它20岁开始生育,50岁结束,平均4次每头,所以无论是母象公象,都非常爱护幼象。
象脚:象的脚垫有50cm左右大,它能缓冲身体的重力,感知地波。亚洲的象脚趾前有5个、后4个,非洲各减一个。象四肢发达,能交流、示威、攻击敌人,所以它一般站立睡觉。
耳朵:象耳的皮非常簿。非洲象的耳大达1米左右,亚洲的稍小。扇动可降温散热。
象皮:厚的地方超3cm,布满皱纹,能感知气候变化,保温、保湿又抵制寒冷和散热。
速度:象喜欢慢跑,受到攻击时快跑时40千米/小时,所以不要挑逗攻击象,受到象的攻击时要以“S”形逃跑或沿山腰横跑。
寿命:60-70岁左右。
了解这些,大家说说象群能麻枪麻醉运回原地,还能阻止它们前进吗?
中国有过麻运大象的前例,但那是个别象并且是短途麻运,象皮厚和象群是很难用麻枪麻醉的。再说,象体态大,只能麻醉40分钟左右,久了器官受损甚至造成死亡。而且路途遥远,危险、意外发生率更高。
小编认为,这次野生象北迁原因是栖息地食物短缺,人象活动区域重叠造成冲突。如果没有人为干预,它找到适合之地会定居。如果其它地方不适合象群生活,可以圈养,或者利用食物、电子脉冲引导它们返回。
大象群体组成
大象家族是母系社会,有威望大的,年龄大,经验多的的母象为首领,还有其他母象,及小象,还有未成年的公象,公象到成年就会被赶出象群。
文章分享结束,担任象群首领的是和大象群体分工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