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魁拔2全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诚意与技术的双重升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魁拔之大战元泱界》(以下简称《魁拔2》)的正片结束后,大银幕上与字幕一同出现的是一些纪录片镜头,许多还沉浸在“元泱境界(《魁拔2》中的虚构平行世界)”里的观众,从动画的二次元瞬间穿越回现实时空。对于一部动画电影来说,这样的结尾很少见,却也显得意味深长。这些镜头记录了青青树动漫的动画人和《魁拔2》“相依为命”的两年时光,青青树动漫董事长、《魁拔》系列的导演王川试图让我们明白:做动画的确是件辛苦又热血的事。无论多年前的《魁拔之十万火急》(以下简称《魁拔1》),还是《魁拔2》,《魁拔》系列前两部作品的营销推广中,“有诚意的国产动画”,一直都是青青树动漫极力传达的观点。而对于观众来说,大家是否愿意领情,这真是个复杂的问题。
并非完美的开局
2011年暑期档,《魁拔1》上映,一个庞大的动画电影系列由此开启。五部剧场动画,上百集的TV动画,漫画小说游戏玩具……这一切早就存在于王川、武寒青、匡宇奇、吴冠英这几位青青树联合创始人的计划里。可是,这个计划的开局看上去不太完美。从2011年7月7日上映到8月27日下线,《魁拔1》的国内票房仅有350万元,相对于几千万的制作和宣发成本,这样的市场成绩堪称惨烈。姚晨、宁财神、张泉灵等一众微博“大V”的力挺,许多动画人和媒体的呐喊助阵,最终只是叫了好,却没叫上座。
良莠不齐,这个词大致可以用来形容如今的国产动画生态。而在这片杂草之中,《魁拔1》的确算是一株饱满成熟的好谷子。“《魁拔1》或许算不上一部划时代大作,却至少为国产动画献上了一份成人礼。”这是一位网友的评价。而这份“成人礼”没有取得院线和观众的全面认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营销和发行不力。
《魁拔1》上映时,北京的不少电影院里,常常能看到许多身穿“魁拔”文化衫的年轻人,他们卖力地向来来往往的观众推荐《魁拔1》。这些人并非宣发公司的工作人员,而是青青树动漫的动画项目部成员。王川安排这些《魁拔1》的80后主创们去电影院,最初打的旗号是“跟观众一起看电影”,这个活动本来是青青树的创作人员业务学习的一部分。“主创跟观众一起坐在影院里,可以看到自己设计的桥段和镜头是否有效,观众的反应跟你的想法到底有多大差距。”可是大家到了影院才发现,不单院线的排片率低,很多观众甚至不知道还有《魁拔1》这样一部动画上映。“大家都急眼了,暂且不提看电影的事,先把观众拉进来看是首要任务。”原先打算“跟观众一起看电影”的王川和他的同事,最后“跟电影院一起卖票”。
《魁拔1》除了宣发环节出现问题,市场调查也不够准确。与《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类主攻低龄观众的动画产品不同,《魁拔》系列最初定位的目标人群是“8岁以上,38岁以下的观众”,通俗点说,就是“合家欢电影”。而最后的数据统计不够规范,加上可供调查的观众基数太小,王川、武寒青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样本验证自己的产品定位。倒是《魁拔1》在优酷土豆、爱奇艺等网络平台播出之后,更为准确的市场数据才逐渐反馈给青青树的创作人员。
微博大V回童年
两年后,《魁拔2》归来。这一次,主管项目运营的青青树动漫CEO武寒青选择了博纳影业做发行方。对于期待票房爆发的《魁拔2》的主创来说,博纳强大的发行网络和院线,的确是一个好理由。《魁拔2》首映当天票房350万,首周末票房超过2000万。在院线整体排片率较低的情况下,博纳旗下的影院都为《魁拔2》开了绿灯。事实证明,至少在发行这个环节上,青青树的团队得分了。
《魁拔2》的营销也不再像两年前那般被动,武寒青再次想到了微博上的“大V”们。“《魁拔2》虽然是动画电影,但它的受众不单是小朋友,年轻观众才是最主要的目标群体。”武寒青希望做一个让更多成人观众注意到《魁拔2》的营销活动。她的点子是“为明星创作专属的‘魁拔’微博头像,在六一那天,大家一起换头像,‘过六一回童年’”。这个创意得到宁财神的大力支持,他帮着武寒青联系圈里圈外的“大V”。为了让这次营销显得不那么刻意,武寒青临时组成一个策划小组,针对每位明星的作品、个性或者童年经历,设计师做出许多贴心的方案。比如宁财神曾经在微博上说过小时候逮知了的故事,他的微博头像就是一个“魁拔化”的宁财神在捉知了。一时间,黄晓明、孙俪、李冰冰、宁财神、“咆哮女郎柏邦妮”、“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等众多明星和草根“大V”的头像纷纷换装,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
做动画界的“重工业”
《魁拔2》的出品方青青树动漫是个技术气息浓厚的动画公司,这也难怪,王川和青青树动漫总裁兼工艺总监匡宇奇都坦言,自己是典型的60后技术宅。在他们对动画的描述中,“信息量”、“工艺”、“流程”、“数据模型”、“重工业”……这些理工科概念比比皆是。
这一次,《魁拔2》主打的是“二维立体技术”。2011年9月,迪斯尼动画将自己的经典二维动画作品《狮子王》重制为3D版,重映后的北美票房接近1亿美元。同年,日本经典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也推出3D版本。这两部二维写实动画的3D化,让匡宇奇看到《魁拔2》赶上如今3D潮流的可能性。如今好莱坞主流的三维动画向立体动画的技术过渡,其实比以日本为代表的传统二维手绘动画立体化的难度要小很多,《魁拔2》就是典型的二维动画。
王川和匡宇奇权衡很久,在《魁拔2》已经成片的情况下,决定开发“二维立体技术”,此时留给他们的时间不足半年。青青树的项目部迅速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由匡宇奇直接领导,开始火线研发。因为之前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的技术准备,几个月之后,“二维立体技术”顺利出炉。《魁拔2》因此成为目前少有的二维动画3D化的成功作品。
经过这次技术升级,王川和匡宇奇对青青树未来发展的思路也随之升级。从《魁拔1》到《魁拔2》技术研发中,青青树累积了许多专利技术,以后的青青树不仅是一家动漫制作公司,同时也会向视觉技术服务商发展。“和詹姆斯·卡梅隆拍《阿凡达》一样,我们做的东西就是影视产业里的重工业。其实已经超出一般动画的概念,将来真人和动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时候,这个工业平台就需要我们这些专利技术。”
蛮吉的万有引力
从《魁拔1》到《魁拔2》的两年中,负责创作的项目部已经扩编到180人,许多新兵都是因为“蛮吉”(《魁拔》系列的主角,一个典型的热血少年)这个二次元的角色来到青青树。因此,《魁拔》的主创团队越来越国际化。
詹姆斯是个土生土长的英国小伙,没看《魁拔1》之前,他在英国做动画师。一次偶然的机会,詹姆斯看到《魁拔1》,之后他辗转找到王川的联络方式,给他打越洋电话,要来北京做《魁拔2》。王川不太相信,“你知道北京的生活条件、气候,还有收入水平吗?”“你们能在北京做出《魁拔1》来,我过去也一样没问题。”最后,詹姆斯成为《魁拔2》主创团队的核心之一。
从新西兰留学回国的彭然,是“二维立体技术”科研小组的成员之一。他之前的专业是平面设计,他也是受《魁拔1》感召而来。刚进青青树动漫的时候,他在营销部门做“魁拔”的衍生品包装和宣传。半年过去,彭然对动画制作的兴趣越来越大,他去找武寒青申请调职,很快就被调到项目部。他还记得自己刚进公司时,王川对他说,“咱们公司你可以随便转,你想做哪个你就做哪个,只要你喜欢。”
彭然觉得,自己成为一个动画人的经历,跟《魁拔》讲述的故事非常像,“自己有梦想,就一定要去尝试”。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