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雾非雾花非花,以及花非花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这个居士,是指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萨道的人。有佛方面的名堂,所以他的诗也会沾染某种禅机。
这首诗大概意思是说:
花非花:是说花的开放,并不是因为人们叫它花它就鲜艳。
雾非雾:同上。
来如春梦几多时: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去似朝云无觅处:人来人往,人生苦短,命运多舛。你的今天怎样怎样,谁会想到你明天又会怎样怎样。这就是世事无常,一切色相皆是空的感悟。一颗真心,谁能解?来如春梦兮去似朝云。
说它是花呢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又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其实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雾霾。雾不是雾,是什么,雾霾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夜半来,天明去。有几个带着口罩的路人,在那里坐了一会,半夜就被逮了,天明又放了。
对于大多数吃瓜群众来说,会认为这种行为这有什么用呢?什么都不会改变。言论的无力与无助,良知的无力与无助,好像是普遍现象。世上的道理向来简单,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条。道理早已经说尽,不是不明白,或许而是某方面的利益太大,道理的阳光又总是难以照射到某些利益的咖咖角角。
其实关于雾霾什么的,这一次他们已经有所反应了,他们派记者前去某石化采访写稿,也放出网站让人们去监督和查询污染的指数。我意思是,他们没以前那么冷漠和傲慢了。不管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是,至少在态度上,他们已经在回应你了。他们也不再会像以前那样装莽装睡了。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你又或许对他们的解释不相信或不满意,因为他们的解释和说明确实往往捉襟见肘。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吃瓜或不吃瓜群众的围观似乎起了一些作用,他们不能再视围观为无物,他们已经在回应。写完的时候,我好像看到昨天所有涉及到这个事件的文章都被河蟹了。其实,我是在赞美他们的改变和进步是不是?
哇擦,写跑题了。白居易你好,白居易再见。
关于本次雾非雾花非花和花非花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