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谁的空间有黄的一些知识点,和大数据扫黄来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网络上有多少“黄”吗?据统计,互联网上的色情网站超过3.7亿个,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这些“黄”不仅污染了网络空间,也危害了社会风气和公共秩序。
为了打击这些“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数据扫黄。大数据扫黄就是用电脑的大脑来找出网络上的“黄”,然后把它们清除掉,还给我们一个干净健康的网络环境。
大数据扫黄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用网络监测系统,把网络上的涉黄网站、账号、信息都找出来,然后过滤掉、屏蔽掉、删掉。
如果你经常浏览这些网站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因为你手机IP在监测后台出现次数过多,就会被打上涉黄标签,成了密切监控对象。
用数据挖掘技术,把网络上的涉黄人员、团伙、渠道都挖出来,看看他们是谁、在哪里、干什么、和谁有关系,然后给执法部门提供线索和证据。
如果你经常给好友发送小电影什么的,也要小心了,你手机里所发送的东西都会经过后台加密监测,你发了什么内容,发给谁,经常被监测到手机涉黄的话,估计警察就会打电话给你了,现在手机里都装有反诈软件,警察很容易找到你。
用人工智能技术,把网络上的涉黄内容都识别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类型、什么级别、什么风格,然后分类好、标注好。
用云计算技术,把网络上的涉黄数据都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的数据库里,方便管理和分析。
用其他的高科技手段,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对网络上的涉黄人员和内容进行更精细的识别和追踪。
大数据扫黄有什么效果?
大数据扫黄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它可以让原来效率低、危险大、取证难的扫黄行动变得更快、更准、更高效。在相关部门的努力排查下,仅2021年全国共处置淫秽色情等各类有害信息约1900万条,查处“扫黄打非”相关案件1.3万余起,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活动。
大数据扫黄还有很多具体的案例,比如:
山东破获枣庄“12·3”制售非法出版物案,抓获涉案人员50余名,累计涉案金额7亿元,是近年来国内破获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制售非法及侵权盗版出版物牟利案。
大庆市内发现了一个为色情网站进行推广引流的犯罪团伙,网警分局根据线上情报,摸清了该团伙组织的基本情况以及盈利渠道,直接跨4省6市开展抓捕,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冻结涉案资金200余万元,关停了上千个涉案的社交账号。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挂牌督办重点案件374起,有力推动了重点难点案件查办。
大数据扫黄会不会影响正常人?
大数据扫黄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并不会影响正常人的生活和权益。只要我们不触碰法律的底线,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就不用担心被波及。
但是,如果你有以下这些特征,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因为你极有可能被大数据扫黄盯上:
深夜时间高频转账、收账。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期间,是大数据“扫黄”进行重点排查的时段。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有账号高频转账,并几乎形成了常态化,那么网络监察人员便会对转账、收账的人员进行标记。经常转载次数过多,手机银行就被锁定。
在娱乐场所频繁消费、收账。若账号的收款或转账地点经常在高档酒店或者是酒吧、夜店等娱乐场所附近,那么极容易被盯上。因为某些非法经营场所隐藏得很深,在外面看它是正经生意,但里面的交易却是不合规的。
账户经常转账、收账特殊数字。有些人会说,自己会在节日和对象转账520,1314这种特殊数字,是否也会被标记?那这个就要考虑频率了,比如这种情况不止在特殊节日里,甚至在一季度、半年,甚至一年内常态化的高频率出现,例如和多个账号之间有特殊数字的来往,那么有极大概率会被盯上了。
当转账、收账的账号同时符合以上三点时,那么被盯上也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干干净净生活,去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快捷与舒心,而不要成为大数据怀疑、监控的对象。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要用正能量和创新精神去拥抱这个时代,而不要用负面和落后的思想去抵触这个时代。
快把文章转发给更多小伙伴看,免得他们被盯上!
文章分享结束,谁的空间有黄和大数据扫黄来了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