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色戒 删除这个问题,历史的抉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部电影捧红一名演员,一部著名电影捧红一名著名演员。“金狮奖”获得者《色戒》的巨大成功无疑让女演员汤唯大红大紫,风光无限。
影片的成功与其演员、导演、剧本的成功两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
该电影取材于中国现代史上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同名小说《色戒》。这是一部著名女作家呕心沥血倾情撰就的力作,李安是海内外著名的世界级一流导演。名作、名导、名剧打造出一名著名的女演员,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谁也不必大惊小怪。至于说汤唯天资不具,历经三年坎坷方才走进中戏,多年来默默无闻,一直无甚大作为,而今成名全凭导演李安的“潜规则”,所谓“一脱成名”、“牺牲色相”,乃至骂该影片“卖国”,导演为“汉奸”,并提请相关媒体开展批判,此非唯卑俗之见,尤乃文革遗风、故态复萌,良可叹也。
殊不知任何一个科学意识形态文论其终极目的无不以服从整个人类人性文化文明为指归——此,恰恰是一切真正的文化艺术创作的宗旨。我们有什么必要对那些潜心于艺术创作的沐雨栉风、筚路蓝缕、秉烛前行的真正的艺术家们说三道四呢?
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自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包括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着的历史。同样,艺术是唯美的、唯人间的,它也不以里短家常的世俗之见而有损于自身的价值。艺术从不规避色情,但它终究与色情无涉。它体现出来的是人类世俗见解而外的人性美、人情美、情爱美、艺术美……唯美。
被删除的所谓“床戏”是当下人们议论的焦点,也是判断一部作品是否艺术和非艺术——色情的认识关键。《色戒》描述的故事发生在各股力量交织混杂的上海,一个化装成学生的女特工王佳芝为获取情报接近另一方的特工人员易先生的太太,却和易先生陷入了情网。我们知道,原作《色,戒》是作者自传体色彩极浓的一部小说。该小说写于1950年,写完稿却并没有拿去发表,居然在抽屉里放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直到1978年4月11日,台北出版的《中国时报》副刊《人间》才发表了张爱玲这篇《色,戒》。张爱玲在卷首语写道:“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30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影片的故事改编自张氏的同名小说,情节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动。小说人物也有原型,即1939年的“丁默村遇刺案”主角当年沪上有名的美女“郑萍如”。而这个故事恰好又是其第一任丈夫胡兰成为她提供的,很难说小说故事不是作者个人思想感情经历的一个写照:为了爱情,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也无视他的汉奸身份。最终却用与之三年的相处,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怎样的痴情女子才能为自己的恋人做出如此的付出,上演出如此动人如此慷慨悲情的倾城之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成为她一生始终难以排解的痴恋情结,是作者一生唯一的一次爱情感动,这种感动涌动于作者的内心深处乃至毕生,使她永不得释怀。
《色,戒》的酝酿写成至最终诞生前后经历了近30年,写了改,改了写,作者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用她特有的深刻、冷隽、犀利又温情凄婉的笔触描绘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旷世之爱。“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这是《色,戒》在张氏作品中绝无仅有的大胆的语言,与其说这是小说作者在引用别人的话,毋宁说这正是作家借别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陈述自己的爱情见解,当然这种见解是异常深刻、冷隽、蹩扭、阴鸷与决绝的。
张爱玲出生于旧封建社会官僚家庭,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宦官世家贵族后裔樊笼般的生活自幼造就其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性格。张氏7岁便会做小说,10多岁通读《红楼梦》》、《西游记》,14岁时完成长篇纯粹鸳鸯蝴蝶派章回小说《摩登红楼梦》。40年代的上海,这位红极一时的女才子,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随着她堪称奇迹的作品《传奇》直至《色,戒》横空出世,作家一生及其爱情选择乃至对爱的解读写成了传奇。
导演李安对此文本作出了自己的如实解读与诠释,《色,戒》向读者展示的是原作者刻骨铭心、痛心疾首的血淋淋的思想感情精神裂变的历史,作为一位特定时代高级知识分子传奇女性的非凡的情爱史。要表现出这一桩历史,必须演员倾力、倾心、倾情创造,并不惜为之而献身。无疑,汤唯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也再一次表明,“为艺术而献身”本来就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说张爱玲的《色戒》中有两双眼睛,一双是人的眼睛,一双是上帝的眼睛,是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唯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女人的政治是爱情,女人的信仰是男人,女人的忠贞是一闪念间“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张爱玲,也只是色、戒的参悟者而非履行者。“色”是天地万物、人生、命运也是王佳芝,是基本人性;“戒”是记号、戒律、戒止、戒备也是政治伦理道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不伦指控去行事,此正说明人类人性的强大的内驱力。
在原著那些阴晦艰涩的文字中不知隐含了作者的多少激情与哀怨?——这个才气逼人的女子啊;在影片《色戒》中究竟又有多少镜头在怎样的程度上逼近作者、传达出了原作者难以与人言的内心隐衷?——我们的勇敢的影片创作者们!
真正的艺术是无所畏惧的,真正的艺术家永远置于历史的颠峰,也永远置身于世俗舆论的急流漩湍。真正的艺术家是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自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包括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着的历史。同样,艺术是唯美的、唯人间的,它也不以里短家常的世俗之见而有损于自身的价值。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色戒 删除和历史的抉择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