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老师别再撞了我还要写作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我还要写作业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从六七岁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每天都要面对作业,我一直在想,上学到哪个程度可以逃脱作业?老师都说,上了高中,就轻松了,我以为是没有作业,但以我四年的大学生涯来看,三年的研究生经历,到现在博士依旧有作业陪伴。
到今天为止我的博士学习开始了一个周,我依然忙碌于做作业,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就开始思考,上学为什么要写作业,作业到什么时候可以停止?
作业,百度上说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英文叫homework,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家庭工作(学习)。从中英定义上,英文更点出了精髓,“家庭”,说明这个任务这个练习要在家里完成。那作业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促进学习还是磨灭兴趣?
漫漫的学习生涯,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链有大约2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4年=23年。我们从六七岁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被动的接受老师布置作业,不完成会有惩罚。我觉得这种教育模式,作业模式到初中九年义务教育,都无可厚非,因为义务教育是基础性的。现在我一路到了博士,当我完成第一个周的学习,发现我仍然需要写作业,仍然需要被动的接受作业,非常想问,老师,我还要写作业吗?
走到读书生涯的最顶端,依然是被动接受作业的模式,作业就一个题目,你无法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喜好选择。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作业在磨灭我的兴趣。从高中开始,作业就应该转变成一种自己给自己布置的自学式,开始培养主动学习。大部分人到大学就迷失方向,很忙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潜意识里是被动的。我相信能走到研究生,博士的,一定有自学的经历。学习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寒窗苦读二三十年,发现自己除了脑子里的知识,两手空空,到了结婚的年纪,没有房没有车,在这条路上能坚持下去的,多多少少都需要兴趣。在介绍兴趣爱好时,我们喜欢加上,“我喜欢”,在思考一下,兴趣是被强加的吗?兴趣是自己找来的。换到学习上,却很少用“我喜欢”。我觉得有一部分是被作业磨灭了的,没有自己主动吸收,主动找到向,也就不存在内心欢愉,依旧坚持。所以能走到金字塔上的是少数。
作业应该存在,可以存在,却不应该从小学到博士,都千篇一律,强压,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拒绝。尤其越往后,到博士,相当于进入了精英教育,班级里同学的组成更多样化,会有工作的同学,三四十岁的同学也不奇怪,课堂里每个人的学习经历,背景差异很大,如果作业依旧千篇一律,无法选择,我觉得失去了作业的意义,促进学习。老师强加,学生被动,长时间就变成了一场双方的博弈,老师想怎么对付学生,学生想怎么敷衍老师。而在学习这条路上,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共同学习,探索的合作伙伴。非常希望,对于作业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不仅是年复一年的重复,被动接受。
注:本文图片都来自百度,如有侵权,删除。
老师别再撞了我还要写作业和请问我还要写作业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