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美国打扑克又疼又叫原声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和美国同学打扑克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今天晚上打扑克的时候,出人意料地赢了一些钱,现在还在想着怎么让自己为通过赌博赢钱感到内疚。今天来了四个人,和以往不同,都是心理系的学生。打牌的结果,我10美元的本钱增值到25美元。桌面上一共55美元(中途一个同学输光之后又加5美元),我赢了其中的大半。本来想通过打牌和他们聊一些我关心的文化问题,认可输一点钱算是“学费”。后来因为太投入,大家都开始认真玩儿,我都忘记问准备的问题了。我第一次打美国扑克也是第一次赌博,从聊天时得知,美国人几乎从小都会打这种扑克,就好像大连人都会玩“打滚子”,美国人这个游戏与赌博更接近,更类似于中国人玩麻将,总是要玩儿一点真钱的。事后仔细斟酌一下自己的感受,除了一点点喜悦以外,没有更多的痴迷或者难以自已的感觉,就像考试后那种成绩比别人好的那种高兴而已。咱们家也没人有吸毒或者酗酒的问题,我想自己不太可能会痴迷于赌博的。
在和美国同学打扑克的时候,我注意到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沟通问题。在美国,地面基本上都很干净,客人一般都会有穿鞋或者不穿鞋进房间的自由。我的习惯是觉得得有地毯的地方就不应该穿鞋,在厨房等没有地板的地方,客人就应该穿鞋。当然,这也不是什么绝对的事情。但是美国人对日本人有一个流行的刻板印象:日本人进屋子总要脱鞋。大部分美国人很难分清日本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一般是习惯性地用“东亚”这个文化圈概念来形容中日韩三国人,因为对日本人的这个刻板印象也就泛化到中国人身上。当我的美国同学来到我家在进门后的厨房时,我并没有提醒他们脱鞋,但是当他们进来着地毯的内室时,我才说:“希望你不介意脱鞋(很客气的英文说法)”。结果这些同学第二次来时,一个美国同学在刚一进门的厨房就把鞋给脱掉,我看到之后赶忙说:“厨房里不用脱鞋的”。过一会儿我问他:“你可以看到厨房的地面是很脏的,你怎么也把鞋脱了?”他说:“是啊,我也觉得奇怪,这么脏的地怎么还要脱鞋。”由此能看出,美国人是出于礼貌(尊重我们的文化)而脱鞋,这是出于礼貌在做一些违反自己常识的事情(光脚走在脏脏的地面上);再者也是出于礼貌不愿意说主人家的地板很脏(美国学生在外面租的房子的地面不可能这么脏的)。在我的这个例子当中,我知道对方所作的都是出于礼貌的动机;不同文化的人的实际交往当中,动机往往是看不到的,再加上原有对对方的不全面印象,动机因素基本上就被忽略掉,会造成误会加深,以致使“礼貌”变成“古怪”,久而久之相互的认知都成为心理学意义上的“刻板印象”。
留学生生存状态,读博实录、美国文化
关于美国打扑克又疼又叫原声,和美国同学打扑克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