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男神的J插曲女生的哪里,男生可以温柔可以安静可以总和女生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鹿道森这个名字上了热搜。
“失联摄影师鹿道森确认身亡,遗体已在舟山打捞上岸。”
媒体这样报道这则新闻。
刷爆微博的鹿道森遗书中,倾诉了很多很多「压垮他的大山」:留守儿童、缺爱的原生家庭、就业压力,以及这段文字中提及的校园欺凌——
图丨微博@鹿道森
你身边也有比较柔弱的男生吗?
你身边的男生,甚至是作为男生的你自己,也会因为不够阳刚而被其他男生欺负吗?
看到身边那些柔柔弱弱的男生被欺负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是跟着大家骂一句“娘pao”,还是会静下心想一想:
“他真的有错吗?”
文丨41
编辑丨水令
01
鹿道森在遗书中提到的这段遭遇,属于校园霸凌,甚至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属于性霸凌。
性霸凌,即通过语言、肢体或其他暴力,对他人的性别特征、性别特质、性倾向或者性别认同进行贬低、攻击或者威胁的行为。
2011年,我国台湾地区通过“性别平等教育法”部分条文,性霸凌比照性侵害、性骚扰规范,骂人“死gay”“娘娘腔”或“男人婆”属于“性霸凌”,最严重会被退学。
而在大陆地区,还没有类似法律条文的颁布,甚至对很多施暴者来说,他们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属于欺凌。在他们看来,类似于“娘pao”“娘娘腔”的外号只是在陈述事实,并无负罪感。
因为在我们受到的传统观念里,性别刻板印象(genderstereotype)的影响很深。
传统观念里,男性意味着坚强和理性,而女性则意味着软弱与感性。对于观念保守的人而言,违背生理性别的行为是病态的,应该受到矫正。
所以那些外表看起来像女生,说话温柔,性格软弱的少数男生会被认为不够有阳刚之气,在学校里容易成为被欺侮的对象。
02
用性别刻板印象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为什么是错的?
刻板印象(stereotype)一词由美国新闻评论家李普曼(W.Lippmann)提出。他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首先看到事物,然后再做出定义,而是首先形成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东西。
有了刻板印象,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节省了很多时间精力,能让人们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而复杂的对象。
比如说到广东人,人们会想到“广东人什么都吃”。比如说到英国人,人们会想到“英国人没有嘴唇和头发”。“整张图片里见不到一片嘴唇”(图源推特)
但同时,刻板印象会让人忽视个体差异,先入为主,以偏概全,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就像当人们调侃“广州人什么都吃”时,这一刻板印象的背后,是广东饭桌上相较于中国其它省份,食材的种类更加丰富的现象,但并非意味着每一个广东人都吃狗肉吃田鼠。
如果大家都是以调侃的心态来对待,作为沟通时打开话题的桥梁,兴许能让沟通更高效。但如果将刻板印象信以为真,每见到一个广东人就说:“嘿!你怎么还吃老鼠啊,不嫌恶心吗?”
你可能会失去所有广东朋友。
对于性别刻板印象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男生喜欢打篮球,打游戏,踢足球。
很多男生没有女生那么容易有情感波动,没有女生那么柔弱。
但「很多」≠「全部」。
依然有一些男生喜欢追星,喜欢女团,喜欢和女生一起跳皮筋。
依然有一些男生多愁善感,安静内向,容易掉眼泪,感性而温柔。
而即使是少数,少数人的样子也值得被看到。
即使是少数,少数人的声音也值得被听到。
一个社会的开放和包容,离不开对少数群体的尊重。
《玫瑰少年》,蔡依林2019年获得了金曲奖的歌曲,正是改编自一个真实的与“性别刻板印象”“少数群体”有关的故事。
2000年4月20日,15岁的台湾少年叶永鋕被同学发现倒在厕所里,血流不止,不治身亡。人们了解后发现,叶永鋕因为“喜欢做女生的事情”,被同学称为“娘娘腔”,被老师要求去看心理医生,上厕所时会被同学强行脱下裤子检查他是不是女生。经过六年缠讼,最后学校三位员工以业务过失致死判刑,无论究竟有没有人加害他,叶永鋕的死因仍与“性霸凌”脱不了关系。
蔡依林在发表《玫瑰少年》的获奖感言时说道:“在任何情况下,我都有可能成为某种少数,所以我要更用同理心去爱我身边的人,这首歌献给那些曾经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机会与选择的你,请你一定要记得选择你自己。”
“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抱歉”为《玫瑰少年》歌词
03
抛开性别刻板印象,真正的男子气概,应该是什么样的?
是糙汉的外表,健壮的体魄,还是坚强的性格?
“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
初看这段文字,你会认为这个人有“阳刚之气”吗?
其实,这是《宋史》里对文天祥的描述。文天祥,不用多说,民族英雄,铁骨铮铮。他的男子气概关乎内心的勇毅、智慧、善良,与外型无关。
除了追溯史料,近些年来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谈论性别话题。
《脱口秀大会》中,王勉吐槽男性放不下“男子气概”;张骏吐槽男性被“男子气概”绑架。
图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
图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
《脱口秀大会》中,陈学冬说“男子气概”应该是“对你的女人好,对家庭照顾,对社会有贡献,对自己的责任感”。
图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
《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解读“阳刚之气”时曾说:“阳刚之气在我看来,更在于你是不是有一个强悍的心灵,这不仅仅是男性公民的事,也是女性公民的事。”
如果只将“男子气概”停留在某个具体的爱好、性格、行为表现上,往往以偏概全,忽视个体的差异性,真正的男子气概,应该注重内在,向内探索,应该是对内心强大和自我担当的一种追求。
即使温柔安静,喜欢混在女生堆里,但只要内心强大有担当,一样有男子气概。
而如果没了担当没了强悍的心灵,即使热爱各种体育运动一脸糙汉模样,一样没有阳刚之气。
04
成长过程中,性别刻板印象并非只荼毒过性格柔弱的男生。
刻板印象一
女生擅长文科
男生擅长理科
“小学初中你们成绩可能都一样好,但上高中后文理分科就不一样了。女生越大成绩越差,她们不擅长逻辑思维。女生基本是不擅长理科的。你看那些程序员物理家,不都是男的?”
刻板印象二
女生关注娱乐新闻
男生关注严肃新闻
“每次看到一些严肃的正剧或历史剧里飘过一些弹幕说「我是女生,但我看这部剧」就觉得悲哀,好像女生天然已经被排除在这些严肃议题之外,无脑追星喊哥哥才是唯一的状态,必须用发弹幕的方式证明自己也会关注严肃话题。”
刻板印象三
女生头发不能太短
男生不能留长发
“她们家那个女儿成天把自己头发剪得那么短,打扮得像个男生,还天天出去打篮球,搞得自己没个女生样子,也没个人管管。”
……
所以,“玫瑰少年”可能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他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家人,也可能是你,是我。
如果你不是他,请你试着理解他;
如果你是他,请你接受自己。
最后一个问题,性格柔弱喜欢和女生玩的男生往往被骂为“娘娘腔”,受到其他男生排挤,而大大咧咧像男生一样,和男生称兄道弟的女生相较而言却很少受到排挤。
你说是为什么呢?
留言区见。
参考资料
「1」李佳洋,刘文利.性别刻板印象鱼社会性别平等教育[J]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0(6):27-29
「2」徐大真.性别刻板印象之性别效应研究[J]心理科学,2003(4):741-742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