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瑜伽老师上门教课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瑜伽学习者找到了好老师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我们前面和大家聊了,找到老师的重要性。瑜伽经典中所说的找到自己的Guru真的是非常重要。那么幸运的朋友们跟到了适合自己的名师,小梵在这里要好好的祝福他们。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跟到名师就完了吗,我们的任务就结束了吗,一切的负担和问题一股脑的抛给老师。我们的肩头没有任何的责任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为一个真正的瑜伽学员,应该要懂得思考,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珍惜自己与导师相处的时间。
而这里就有一个小秘密,如何让自己的导师满意呢?小凡在这里告知大家一个非常简单,但是很容易被中国学生所忽略的问题:那就是只要是好的导师。都期盼你做到的一件事。这件事是什么呢?说来真的非常简单,那就是四个字:提好问题。
真正的好老师、学习渊博的导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给自己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这样的互动,才能深深地挖掘出老师心中的知识储备,也能够感受到学生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更好的因材施教。而恰恰是这一点,中国学生往往很难做到,因为这有可能是和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相关的。
小凡就认识不少这样的朋友,其实在头脑里有很多的构建,有很多的问题,也有非常大量的感受。其实课堂之中,这些很多的感受和小小的问题就像冒泡一样,咕嘟咕嘟的在脑海中冒出来,但是要让他们开口或者举手去问都是非常困难的。
大多数中国学生会选择把这个消化在自己的肚子里,或者说压制在自己的肚子里。如果说本堂课还没有解决的疑问,很少数的会在课下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去问。更多的可能把这个疑问搁置起来了。
因为大家习惯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寻找答案,而不是把它及时的提出来寻求一个当下的碰撞和解决。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我们在当时的互动之下,会有很多个要点都会冒出来,但一旦将它搁置,今后它就可能会萎缩缩减成为很少量的狭窄领域的问题。当下的一个丰富的感知,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要素都会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丢掉。
更何况,当你把一个鲜活的感受给压缩成为一个干巴生硬的问题放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或者记忆里,会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导师有效沟通的机会。
这个有效沟通是多么的珍贵,他可能是导师和你在沟通之中的一瞬间点亮你的智慧,也可能是借着当下丰富的感知而深入你的心灵。小凡真的无法描述在那样的一个时刻。能够呼之欲出的能量的交融以及思维的碰撞,那是灿烂的美。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调整一下自己之前的习惯。在瑜伽的求职领域下放开自己,打开自己的身心,向自己的导师大胆地做到这一点,提好问题。
那有朋友要问了,什么是好问题呢?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呢?那我们先来看看好问题要具备的要素。首先是这个问题一定没法儿通过简单的搜索就能得到答案。比如说体味是什么?要做到这个体位关节怎么摆坐,在这个体味之中是哪一块的肌肉在受力,有哪些禁忌症不能练习这个体位?这些都是一些基础知识,也是都可以通过书籍或者网络获得的。诸如此类。
所以,如果提出这些问题的朋友,你定是有点怕麻烦的懒人,而如果你想成为高手?第一步就是不要怕麻烦,先做好自己的基础工作。
其次,好问题的背景条件一定是要非常的具体,真正会学习的人,会把问题定义得非常清楚,比如说我在做这个瑜伽体位的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涉及我什么样的感受和什么样的理解时,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曾经尝试过用怎样的解决方法等等,那么这就是一个具象的好问题了。
它是在所有普遍知识之上的一个具象的实践操作中的问题,不管是你翻书还是网上搜索,都没有办法得出结论,而且它又是非常有价值的,鲜活的,对于你自己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越是这样具体的问题,有好的背景,有好的具体限制,导师越清楚你的具体情况,方便他做出适合自己的指导。
那如果连基本的范围都没有设定,而是大而泛之的去询问老师:我该怎么练习才能提高呢?我每天要练多久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们往往只能回答:要看个人情况。所以想要得到很具体的答案,对自己非常有效的答案。首先你就要理清自己的思想,理清自己的状态问题,需要问到具体详细和深入。
这就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你自己进行分析。比如说,先搞清楚你学瑜伽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教课,还是要搞好自己的身体,还是对生命探索感兴趣。
然后,再搞清楚自己练习的方向和兴趣点是什么。每天的练习时长和程度大致设置在什么情况?以及你的问题是希望老师通过哪个角度来回答。
那小凡之前和大家说了,瑜伽学习的角度有很多,在印度瑜伽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有越来越精细的方向。
从西方的角度来讲有瑜伽解剖学,融汇东西方的有瑜伽心理学,非常凸显东方智慧的有瑜伽哲学等等。虽然针织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但是表现的方式是不同的,你希望老师用哪一种语言体系给你做出描述。你希望获得哪一种形式的知识呢?这个都是需要你自己亲自想清,并且询问出来的。
那么第三点是好问题的形式,更像是讨论。也就是简单来说,你问出一个好的问题给导师。同时,也是带着自己深深的思考或者是初步的答案,老师提出了答案之后,甚至你可以去有所反驳,或者更深入地向他询问它的深意何在。
其实好的导师啊都是非常喜欢别人提问,甚至是质疑他的,因为这意味着学生真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意味着学生有了一个旗鼓相当的思辨。这在人生之中是多么大的乐趣呢?
那要做到这一点,提问者可以尝试给出一个选择题,而不是一个开放性的提问。或者即使你想给予一个开放性的提问,也要从中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以上三点,就可以奠定我们提出一个好问题的基本能力了。努力提出一个让老师愿意回答的好问题,真的是很大程度上能够让导师心情愉悦的。
老师可以看到你没有随口提问题,而是深度的思考,想要和他进行深度的碰撞。这样真的是学习诚意满满,相信你的学习之路也会越走越顺畅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