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猪猪影院艺术片和看了这篇就可以出去装逼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为何看到艺术片就想打瞌睡?是道德的沦丧?还是艺术的堕落?是身体的病症信号?还是现代人普遍的缺觉?预知详情,请关注老斯基走进科学,哦,不,是走进电影。
如何欣赏一部艺术片?
是从艺术的角度论证其如何牛逼、超前,是电影史上的一股清流;还是从失眠好伴侣——论艺术片的催眠功效着手。
今天,老斯基就给你们系统地讲讲如何走进艺术片。
何为艺术片?来看官方解释。
指凭借技巧、意愿、想象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影视作品。艺术片用于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与意识,表达既有感知并将个人或群体体验沉淀与展现。
通俗点说艺术片更多的是一个导演自我风格感受的呈现和炫技的平台。
也许你会说:真的好单纯,好不做作的艺术片,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的商业片好不一样,但是劳资还是看不懂。
不过,你并不是一个人,除了极少部分真的能get到导演的点,或者正好喝了十几杯咖啡的人看了不会睡过去以外,阅片无数的老斯基真实感受是大部分艺术片真的很催眠。
艺术片就好比是精神病患者的呓语,导演相当于精神病,你能听懂?真听懂了的,也许是和“患者”同病相怜、感同身受或者是和“患者”心意相通者。
所以看不懂并不可耻,而对着看不懂的东西,也就只能沉睡。
但是并不是所有让人昏昏欲睡的片子都叫文艺片,文艺片和垃圾片的区别就在于:文艺片把光和影、台词和文字融合得恰到好处,让你看着看着真的会陡然生出这电影不明觉厉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文艺片的魅力所在。
《柏林苍穹下》剧照
艺术片就好比把一本意识流小说影像化,但是文字尚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理解,而化为影像,却真的是一种个人主义鲜明的谜语。
比如电影《路边野餐》,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典型的充满荷尔蒙想象力张狂的诗歌,诗歌化为影像,犹如看着他人的认知世界。请看下面这首诗:
看完后你脑海会浮现什么画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是我,会想象这:正午的烈日当头,装满柚子的卡车,我躺在柚子上,刚睡醒,拿着电筒照着手背,看见蓝天上那像海豚一样的白云。
而导演拍的是这样
你看懂了吗?反正我有些不知所云。
还有一部业界神作,号称导演必看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编剧格里耶的写作风格,从他写的小说《窥视者》就可以看出非常之意识流,导演雷乃和他一拍即合,誓要把这种风格的文字转换成画面。
看完全片我感受到本片要表达的也许是这段话:
“你从来不像是在等我,但是我们总是碰头,在每一个转弯处,每一个矮树丛里,每一座雕像的脚下,每一座喷泉的池边,看起来仿佛,整个花园中,只剩下了你和我。我们偶尔说说话,讨论雕像的名字,树丛的形状,喷泉的水滴,天空的色彩,或者我们什么也不说。但你总保持一定距离,仿佛有一道门槛在你我之间,通往某处黑暗陌生的地方。”
这段话包含这部电影的所有内容,穿插在支离破碎的画面中,也许导演想要表达的是另一种意思,但我却对这段话印象深刻。
阅读是一种很私人的东西,而文艺片好像是把这种私人具象化。但是对于文字,观众尚可纵情想象,如果转化成电影画面就成了导演一个人的梦呓,一个排他者的创作。所以看不懂的,不要沮丧,只能说你和这个导演没有缘分。
说白了就是
导演:愚蠢的人类,我压根就没想让你们看懂,看懂了的人,我们去领证好吗。
而导演的另一部片子艺术片《广岛之恋》好像看懂的人不少,因为杜拉斯写的故事并没有特别意识流,不难共鸣,所以转换成影像,个体差异就没有那么明显。
《广岛之恋》剧照
“当你可以跟一个人不说话,分享片刻寂静,且不会觉得尴尬,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你遇到了对的人”
同样的,当你可以寂静沉默看完整部艺术片而没有睡过去,证明你遇到了对的电影,你和导演心意相通,好了,你可以粉他了。反之,你大可大骂烂片,沉沉睡去。
说了那么多,老斯基只想说,艺术片没有那么神秘深奥,一直以来大家都对艺术片形成一种误解,总觉得看艺术片就是在装逼,其实看艺术片不装逼,能看完不睡已很牛逼,那些看都没看完,却说看懂了的才是真装逼。
若真想理解一部艺术片,怎么想都不为过,天马行空,思想的海洋肆意驰骋,反正有时候导演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拍了个啥玩意。
若你只是失眠睡不着,那还犹豫什么,赶紧打开一部艺术片吧!
我是老司机
老斯基就是我
长按下方二维码
跟我上车
OK,关于猪猪影院艺术片和看了这篇就可以出去装逼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