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狗狗射速好烫的故事,普鲁士陆军和英国海军的英雄所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普鲁士的陆军、英国的海军都是东亚近代史上的强兵标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和中国都把各自的陆海军向它们看齐(日本最势力,普法战争前学习法国陆军,战后就请了德国人)。这两个强军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调撸一发的射速。
普鲁士陆军在18世纪中期大杀四方的绝技就是射速快,这是单身狗腓特烈大帝(他老婆就是摆设)狠抓落实的结果。根据沙恩霍斯特的统计,普鲁士士兵用旧式步枪装弹射击一次需要11秒,用新式步枪射击时普鲁士军人只需要8—9秒,多出来的3秒正好用来下射击命令。因此普鲁士士兵用旧式步枪一分钟能射击四发子弹,用新式步枪能达到每分钟五到六发的高射速。
这种高射速建立在腓特烈制定的严苛军纪之上,在普鲁士军队里射击程序出错要受到长官“爱的教育”,如果士兵胆敢反抗,等待着他们的是绞刑、车轮碾死等各种处死方式。在普鲁士军官的皮鞭下,士兵们哪怕是做梦都不敢把射击步骤弄错。
普鲁士军队射的快,射击的准度和持续性并不高,“就算是受训水准最高的近卫军,对着士兵形状的木制靶子一轮齐射后,也是跑靶的多于击中的,而且都打在了腿上。其他子弹则落在了靶前的地面。”在腓特烈大帝马放南山后,容克军官们更是大幅度减少士兵练习射击的子弹数量。在18世纪末普鲁士的普通士兵无权进行实弹射击训练,需要射击时要自掏腰包,轻步兵每年的射击子弹也只有9发。
而对手法军普通士兵每两周都要打靶一次,每年要打掉至少数十发实弹。普军射速快的另一个不足就是射击时间短,一是当时的步枪射出50到60法子弹后就要修理一次,普鲁士士兵射得再快也会遭遇男人的难言之隐;二是会造成士兵的极度疲劳,在慌乱中甚至会出现整营士兵集体射击的囧况。由于腓特烈是战术天才,所以普鲁士士兵射速快、射击精度差的缺点才被掩盖了。
英国皇家海军也是注重射速的军队,在18、19世纪他们对海上打炮的唯一要求就是射速快,对射击精度要求不高。风帆战列舰的根本任务就是用舷侧火炮齐射尽可能地伤害对手,完成这一点需要全舰队迅速抢占有力风向,然后排成线列阵型进行火力射击,和当时的步兵一样单个军舰的精确射击用处不大,全舰队勇敢逼近敌人才是重点。在当时的舰队级对射中,最远射击距离是900米左右,但有效射击距离(造成严重损伤的射击)大多发生在100-200码的距离之内,在这个距离内英国炮手们往往将火炮仰角设置为0°(即炮管中轴线与甲板平行)然后大致瞄准目标。他们的长官更关心他们能在一分钟时间内撸几炮,这在近战中比射击精度更重要。
法国陆海军倒是18、19世纪的另类,他们的射击精度都超过了英国、普鲁士的同行,战绩也算出色,但没有这两者惊人,所以被东亚的军队集体鄙视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好了,关于狗狗射速好烫的故事和普鲁士陆军和英国海军的英雄所见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