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爱心彩虹影院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用爱点亮,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爱心彩虹影院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他,是一位光影故事的讲述者,从2007年开始,他在天津开办免费公益影院——“心目影院”,在这里,志愿者为视障人士讲解影片,每月一次,坚持不懈。“心目影院”通过语言描述电影中画面信息部分,弥补了视觉障碍带来的信息缺失。8年来,“心目影院”文化志愿者团队已有180多名成员,服务视障人士超2万人次。他常说的口头禅是:我奉献,我快乐。他就是和平文化宫副主任郑伟,当选为和平区第二十六届“十佳公仆”。
作为一名文化战线上的志愿者,郑伟始终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让艺术教育惠及弱势群体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每天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各行各业的精英没有给他留下太深的记忆,反倒是社区内的盲人朋友们让他割舍不下,他们因残疾很少能走出家门,所以他们比健全人更渴望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2007年9月,郑伟在网上关注到了“心目影院”,希望用这种方法使盲人睁开“心目”,让他们重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享受共建和谐社会为每个人创造的平等的幸福。
2007年11月,第一期天津“心目影院”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在和平文化宫向本市所有盲人朋友敞开大门。40余名盲人朋友从市内六区以及西青、武清、宝坻、大港等郊县赶来,兴致勃勃地“观看”电影。郑伟讲解了电影《甲方乙方》。为了能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都讲给盲人朋友听,他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由于是同步讲解电影,对白之外的一切需要他来传递。只要对白一停止,他马上抓住这个空隙告诉大家人物的表情、动作、甚至周围环境的变化。只有说得越详细,他们才能越接近“看到”电影。在郑伟绘声绘色的讲解下,大家都听得入了迷。再加上专门为活动配置的专业音响所带来的完美听觉效果,让现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电影结束了,大家依然不肯离去,有位盲人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有人从头至尾给我讲电影啊!”得到了盲人朋友的认可,郑伟心里是甜滋滋、暖融融的。
(下转第23版)
(上接第21版)
从那时起,盲人朋友心里的大千世界更加绚丽多彩了。这些年来,郑伟带着盲人去南戴河“听过海”,去北京摸过巴黎卢浮宫艺术品的复制品,在航天博物馆里接触过飞船模型,办过电脑培训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还举办了一次天津市盲人艺术节。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郑伟冒险以和电视同步的方式,用讲解来直播给他的“观众们”。因为事先没法准备太多细节,他只能预先对奥运会的来历等做了功课,并制作了五环的模型,便于大家直观感受。开幕式时的解说,郑伟凭机智“现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盛典震撼了所有国人和全世界,“心目影院”又进行了同步直播。当电视里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时,在场的50余名盲人朋友齐刷刷地站起来齐声高唱。当电视中的解说停止以后,郑伟的解说还一直在“絮絮叨叨”。“因为我真心希望能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都讲给大家听。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电视画面中的各类高精尖军事装备,我也生动地在盲人朋友们心中形成‘具象’,将电视画面信息传递给盲人朋友。”就这样,盲人观众们亲历般感受了万众瞩目的天安门广场阅兵式,“看到了”20万人共同节日狂欢的隆重和热烈,现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8年来,和平文化宫的“心目影院”已经为超过2万人次的盲人朋友提供了免费观影服务,被评为“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也成为了和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一大亮点。2014年11月起,区文明办又联合和平文化宫开展了“心目影院”走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每周在一个社区举办电影讲解活动,让盲人朋友在自己家门前就可以欣赏到最新的、精彩的电影节目。
郑伟为“心目影院”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志愿者服务制度,志愿者中既包括20名义务讲解员,还包括了许多为盲人朋友提供接送和其他服务的志愿者。讲解员每次给盲人讲解之前都要提前把电影看至少三遍,把故事情节烂熟于胸,以便能使自己的讲述和故事情节更好地融合。而有观影需求的盲人朋友,只要通过提前预约,都可以免费参加活动,并由志愿者负责接送。
除了“心目影院”,郑伟还创办了“爱心彩虹,我们同行”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和“圆梦爱心艺术学校”。一路走来,他付出的辛苦,都印证在了他那略显斑白的两鬓里和瘦弱的身影中。他深感到了作为公仆的那份责任,也在为盲人朋友服务的过程中品尝到了愉悦和幸福。(记者陈珮)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