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每走走一步重重地撞一下视频,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周身前倾,重重摔下,虔诚俯首,起身后上前一步,再磕第二个长头。
就这样,每个人带着各自厚重的愿景,踏上了漫长的朝圣之路。
刮风下雨,遇见水坑,生老病死,发生意外……都没有让他们停止下来。一路走一路磕,磕过艰难阻碍,磕过世间万象,磕开眉头郁结,磕来满心清宁。这条漫无止境的路,布满了虔敬的灵魂。它有关生死,却又跳脱生死,看似毫无意义,却凌驾于一切意义。
我们也在这样的路上吗?我们是否也在周而复始地履行着自己的诚挚,磕过花地和荆棘,磕过人间欢喜与人心荒芜?
生命,不也是一段总有终点的朝圣之旅吗?意义不在尽头,在路上。不论心中有无信仰,我们都要一步一步走得用力且真实。
北国还在沉睡。我窝在床头,看了两遍《冈仁波齐》。
屏幕上,他们走着他们的路,磕着他们的长头。屏幕下,我点着灯,眼眶红红,汤婆子紧紧搂在怀里。
我们有不同的路,都靠自己一步步走。
一、上路
藏族汉子尼玛扎堆,刚刚经历了父亲的过世。父亲一辈子的心愿,是去拉萨朝圣。尼玛的叔叔看到哥哥的遗憾,决定不再等待。尼玛打算陪着他年后上路。
2014年是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村子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带领的朝圣队伍。
一位年轻的孕妇,她倒插门的丈夫,与即将出生的孩子都属马,也决定一起去朝圣。她挺着大肚子,与丈夫一起上路。
同行的还有她的妹妹,尼玛扎堆的儿媳妇。尼玛的三个儿子,都娶了她。姑娘每天在喂牛做饭料理家务,只有回到娘家,才有一刻空闲。
一对中年夫妻,因为去年家里盖房时,帮忙的工人发生车祸,死了两人,赔偿让他们背上了巨额债务。他们也想走朝圣之路,为死去的亡灵超度祈福。
他们9岁的女儿扎扎,因家中老人无力照看,也一同上路了。
村里的屠夫,宰杀过许多头牲畜,心里总是惴惴不安于自己的业障,习惯用酒精来麻醉自己。他也决定去朝圣,来拯救自己的罪孽。
两名少年,其中一名受伤有残疾,在父亲的支持下,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不同的故事,也怀抱着不同的自我救赎之心,开始了一段2000公里的朝圣之路。
尼玛扎堆开着一辆拖拉机,拉上所有人这一路要用的物资,“突突突”地出发了。下一个镜头,朝圣队伍的男女老少,开始磕起了长头。
身后送行的村民们,站成一排,目送他们的身影。
未来的每一步,他们都要这么走过。
在我们,为着办公室同事一句冷嘲热讽,而内心忧愁的同一时刻;在我们,为着家人纠结纷争的关系,而恼怒不已的同一时刻;在我们,为着要不要投入做自己热爱的事业,而踯躅不前时……有人决定这样使用他们的生命,使用一年的时光。
数步一叩首,俯身向大地。为超度自己的累世业力,也怀抱着为众生祈祷幸福平安的心。
他们,上路了。
二、有时
这一条朝圣路,他们走了一年。
遇上许多状况。
有时,要顶风冒雪在雾茫茫中向前;有时,会途径一大片烂漫的油菜花田;有时,会在鲜花盛开的河畔跳起锅庄;有时,头顶上山体滑坡滚落的石块,会分分钟要命;有时,车会坏在路旁;有时,人会受伤生病;有时,肚子里的孩子突然要出生;有时,会被追尾撞得稀巴烂;有时,路旁有人会招呼你们喝茶;有时,要送给其他朝圣者糌粑;有时旅费用尽,要暂时打零工赚钱;有时,老人时辰到了就去世了……
他们走走停停。
因为知道自己终将要去向哪里,所以,心安理得地面对要发生的一切。
接受。面对。理解。放下。
然后,歇息片刻,继续上路。
这一路,像极了人的一生。
它是一个隐喻。电影的英文名字,pathsofthesoul,意为灵魂的千条万条道路。
这一路,你要把喜怒哀乐遍尝,要把生老病死流转。
跳舞有时,悲恸有时。
什么都会来,什么都会过去,什么都会回来。
他们可贵的“平常心”。生活里发生什么,都是正常的。
孕妇想跟着一起去朝圣,好啊好啊。残疾的少年想去,好啊好啊。醉醺醺的屠夫想去,好啊好啊。
一起去就是了。
他们不抗拒“麻烦”,不拒绝“波折”,不害怕“无常”。
他们,没在怕的。
春天,山上的雪水融化,漫过了路面。
于是,众人欢快地脱掉身上的皮革围裙,脱掉厚重的外套,笑嘻嘻地在扑向水里。
水花四溅,每一个人都像孩子玩水一样欢畅。他们都在笑。
那个画面,真好看。
三、信仰
一位司机因为要避让另一辆车子,从后面撞翻了他们的拖拉机。
司机把尼玛扶起来,关切他的胳膊是否受伤。司机解释说,车上有人呼吸困难,需要送到拉萨急救,两个小时送不到,人就没救了。
他们特平静地让司机上路,自己留下来打扫残局。
车轱辘的轴断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修理看起来是不可能的。
平静决定,放弃车头,拉上车厢和物资,继续往拉萨走。
男人们拉车,女人们继续磕长头。走一段路,男人们放下绳索,走回刚才撞车的地方,重新把这一段的长头磕完。
他们心里对于自己该做什么,了了分明。
《好莱坞报道》评价这部电影——“它描述生死,不卑不亢,无喜无悲。”
这般宁静的力量,来自于信仰的加持。
这一路,遍尝喜怒哀乐。这一路,流转生老病死。你必须要全部的、完整的体验。
就像李宗盛为newblance运动鞋代言的那一句广告语——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四、朝圣
这两年,我一个人走过很多地方,兜兜转转,都是我的朝圣之旅。
在阿拉善一座大殿的门口,我看见一字排开磕长头的信众。石头地面被他们手上的木板,磨出光滑又深刻的痕迹。
在厦门普陀寺的后山上,我看见紧步攀登快速行动的小僧弥。路旁野花在他们步伐的带领下,肆意烂漫摇曳。
在东方魔都的七宝小镇,我看见俯首阅读奋笔疾书的自己。我是在纸上,做一趟灵魂的朝圣。
画面感超赞的,好像在纸上磕长头,一个字一个字的修行,在过程中,明白了一切有因有果,明白了为什么那时候活成那样。
意义并不在远方,而是在动念合一的每一个当下。
五、不急
《岗仁波齐》导演张杨在接受采访时说:
“冈仁波齐是很多教派的神山,大家都为着自己心中的信仰转山。拍片的时候,团队经常会遇到两个三十多岁的苯教信徒,每天都会逆时针围着冈仁波齐转,而藏传佛教徒是顺时针走,所以两支队伍每天都会相遇,打个招呼,再擦身而过,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行…
他们的计划是转一千圈,我们到时,他们已经转了两年,六百多圈了,看起来面目漆黑,衣衫破烂,但眼神里却都是虔诚和执着,我常常被他们的眼神感动。
大家都在按各自的方法修行,包括我自己,这一年的拍摄正是我的电影修行。而这两部看似风格迥异的电影,实际上是我同时朝着两个方向出发,朝着自己的电影神山进行的一次完整的修行:放弃已知的技巧,跳出创作和市场的安全区,像第一次拍摄电影那样,用纯真的眼光去发现,用最笨的方法去寻找。
没有完美的电影,但能在艺术上给自己设定一座冈仁波齐,走在朝圣的路上,坚定地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电影神山,已经足够幸福了。”
他不急。
一步一步,甭管多艰难多点背的时刻,都细细体会,慢慢咀嚼。于是,苦中有了乐趣。
翻过米拉山口,就是拉萨了。
他们拖着沉重的车厢,艰难往山上爬。
有人轻轻唱起了藏地歌谣: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
在雪花与我约定好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们都有同一个母亲,但是命运却不一样。
命好的那个做了喇嘛,命不好我走向远方……”
上坡有时,滑行有时。艰难有时,得意有时。
不必急,你且坦然,我们一起笑对?(?^o^?)????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