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欢迎来到黑色精灵之森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黑色小精灵,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欢迎来到黑色精灵之森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图自网络。侵权删。
三个月没有回西木居,进院发现二楼卧室小窗未关。不过,狂暴雨季尚未来临,还不至于被雨水钻了空子。
上楼拉开窗帘,打开铁纱窗。突然掉下几个黑乎乎的东西,落在飘窗台上。我吓了一跳!定睛一看,竟是三个毛茸茸蠕动着的活物,如灰色的小肉球。尖尖的嘴,小小的翅膀,竟是蝙蝠的婴儿。
作为哺乳类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蝙蝠的地位独一无二。可他们给人的印象却并不佳,除去形象恐怖,身上还带有多种人畜共患的病毒,特别是人类几次大型病毒的流行,疑似都与他们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现在,武汉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让人闻风丧胆。到底这病毒是源于蝙蝠,还是蝙蝠通过其它野生动物传给人的?目前还没有最终确认,人们厌恶他们似乎理所当然。
除南北极和太平洋个别岛屿之外,世界各地都有蝙蝠存在,多达961多种。其中70%以昆虫为食,少部分以植物果实、花蜜和花粉为生,只有三种蝙蝠是吸血的,人类据此塑造了吸血鬼的形象。
几年前在斐济旅游,入夜不时听见高大椰子树上传来“噗噗噗”的声音,先以为是海风在肆虐。出门打望,只见一群群黑黢黢、幽灵一样的蝙蝠在林间飞来飞去,体型很大,像乌鸦。他们叫果蝠,顾名思义,就是以果实为食。白天坐在屋外看书,突然“砰”的一声,一个拳头大的诺丽果掉在面前,差点砸中脑袋。它有一半已被啃食,多半是果蝠干的。
后来去帕劳,一日晚餐,最后上的是一道清汤,淡然无色。问是什么汤?老板说,喝了再告诉你。大胆喝了几口,没滋没味。不一会儿,老板端出一个盘子,里面是一只黑不溜秋、鸽子般大的果蝠。老板说,就是用它熬的汤。有人立刻夸张地表示严重不适。一老男人则抓起来,作撕啃状,让大妈给他拍照。虽然我生理上没有不良反应,但我再也不愿喝这所谓大补的蝙蝠汤。
帕劳一些餐馆门口,置一铁笼子,关有一只果蝠,以此吸引路人。血红色的小嘴和尖尖的耳朵似鼠,张开的翼手像鸟,强劲的爪子像鹰,它紧紧抓着铁笼,亮晶晶的红色小眼睛透着绝望。为什么斐济人不吃果蝠,而帕劳人却将其下锅?不得而知,传统使然吧。
我卧室的纱窗与玻璃窗框间有个凹槽,正好被蝙蝠用来做窝。他们为什么在这里哺育,而不是树丛草丛?与有些动物一样,他们可能更喜欢近人类而居,借人的威力来躲避天敌。比如马蜂和家燕,都喜欢在屋檐下做窝繁殖后代。
其实,蝙蝠是极聪明的动物,他们视觉一般,不喜欢光,但听力极其发达,还能用超声波的回音来定位,真正的夜行侠。雷达,就是受蝙蝠启发发明的。他们用强健的爪子抓紧树枝,倒挂着睡觉,是为了一旦有险情,只需一松爪子,就可以借势飞行逃逸。事实上,因为人类的活动和扑杀,许多蝙蝠种类都濒临灭绝。它们的天敌,除了鹰隼、蛇鼠等,就是人。后来听说,帕劳也禁止吃果蝠了。
人们之所以厌恶果蝠,除了病毒之害,还因长相丑陋,面目凶狠,加之昼伏夜出和吸血鬼的传说,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也许,只有好莱坞是个例外,他们凭借超强的想象力,常能塑造与众不同的形象,比如《蝙蝠侠》。
与很多人都害怕蝙蝠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却将蝙蝠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模样像鼠而被称为“天鼠”、“鼠仙”,其蝠与福字同音,视为多福、长寿和吉祥。当然,与之相伴,甚至朝夕相处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用纸板,小心翼翼地将三个小东西带下楼,放到院子草丛角落里。不知他们的母亲归来能不能找到他们,更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成活长大。听天由命吧!
卧榻之侧,难容蝙蝠酣睡,请黑色小精灵们谅解。
关于本次欢迎来到黑色精灵之森和黑色小精灵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