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呼吸和人的大脑思维,以及心跳是一体的——三位一体。当你呼吸慢了,你心脏就跳的慢了,呼吸快了心脏就跳动快了;心脏的跳动又和大脑的思维念头快慢是同频共振的,只要你将呼吸调整好,那么其他的心脏、大脑、思维都会发生变化。你要是呼吸平稳,你的心脏自然平稳,大脑思维也就非常清晰、清净。”

以上是老师对呼吸的揭秘,非常清晰、完整的解释了为何能够通过呼吸完成由外在向内在的转变。
呼吸的质量决定了我们的生命层次。通过呼吸,可以使我们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内在转向更深的层面。
然而,对我们大部分的人来说,呼吸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也因为呼吸如影随形的陪伴,如同空气的存在一样,而最容易被忽略。
如果不去觉知和运用呼吸,即便听闻了这些最深的呼吸的奥秘,也是“身入宝山,空手而归”。
在现代社会疲于奔命的大潮流中,不断向外寻求方法、从外部用力,以期获得改变与突破,已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遗憾的是这样的向外奔逐带来的是更大的压力、疲惫···而依旧无法获得改变与突破。
呼吸是我们每个人随身携带的最好的工具。调整呼吸,不断走向内在的同时,也能以更好状态的应对外在。
*三位一体之——呼吸与心跳
呼吸与心跳的关系,实际上是呼吸与生理层面的关系。可能很多人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小的时候嗷嗷大哭的时候,严厉的母亲会呵斥孩子“不许哭!”这个时候小孩子会“憋住气”——屏住呼吸,以此来应对家长的严厉呵斥。
小孩子会通过屏住呼吸来拒绝做出改变,这会影响孩子的情感表达,导致体态的改变,成为孩子不良姿势的起源。
憋住气的情况很多,比如很多突然发生的压力事件、比如应对陌生的事物、或者惊恐状态下····在这些 “肾上腺素飙升”的应激状态下,人的心跳会迅速加快,我们通过“憋住气”来拒绝做出改变,抑制心跳过速跳动。
前几天遇到怕狗的人与狗同乘一车,下车后终于松了一口气,说在车上时“吓得大气不敢出”。“大气不敢出”就是一种憋气状态,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呼吸与心跳粗糙层面的关系。
精微层面是什么呢,我们常常遇到的另一个情景“屏气凝神”,这里的屏气超越了粗糙的“拒绝改变”这个层面,到了“凝神”。
“屏气凝神”实际上是个很高级的词,代表着一种不容易达到的状态,一般会用以形容一些很厉害的人物的专注状态,或者是在做非常非常精细的工作时的专注状态。
“屏气”能够“凝神”,专注一心,在这样的状态下,心跳是自然稳定,但心跳又是缓慢的,此时整体生理进入了高精度的状态,调动意识专注于一点,制心一处来应对平常所不能及的高难度工作。
反之,呼吸紊乱的人是无法高质量完成工作、学习的,甚至应对日常的生活琐碎,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紊乱的呼吸代表着心跳的不平稳、引发心理和情绪的不平稳。这就出现“想象的很好,然而现实一地鸡毛”。
身心状态无法维持平稳,我们的生活就无法有序推进。
由此可见,呼吸的方式对心脏的跳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呼吸可以直接作用到人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从而调节心脏的跳动,心脏跳动的平稳、健康和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呼吸的质量。
因此我们是不是健康,首先也要看我们的呼吸是不是健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