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目标

一、面向对象
1、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对比
1.1 问题
1 什么是面向过程 2 什么是面向对象
1.2 答案
1.2.1 面向过程
面向过程(pop):是一种以过程为中心的编程思想,实现功能的每一步,都是自己实现的。
看名字它是注重过程的。当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面向过程会把事情拆分成: 一个个方法和数据(用于方法的参数)。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完这些方法(每个方法看作一个个过程),等方法执行完了,事情就搞定了
过程的特点:亲力亲为,每一步都是自己去完成,强调的是完成这件事的过程步骤
1.2.2 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oop):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编程思想,通过指挥对象实现具体的功能
例如:
解决产生随机数的问题 ---> Random对象解决键盘录入的问题 ---> Scanner对象Java讲究万物皆对象
面向对象思想小结:
可观存在的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看做为程序中的对象
使用面向对象思想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将我们从执行者的位置,变成了指挥者
面向对象学什么 ?
学习自己如何设计对象学习已有的对象如何使用 (API阶段)2、类和对象的关系
2.1 问题
1 类的概念 2 类的组成 3 类和对象的关系
2.2 答案
2.2.1 类的概念
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
【类】是对事物,也就是对象的一种描述,可以将类理解为一张设计图,根据设计图,可以创建出具体存在的事物
2.2.2 类的组成
属性。该事物的各种特征。例如黑马学生事物的属性:姓名、年龄、毕业院校…行为。该事物存在的功能(能够做的事情)。例如黑马学生事物行为:学习、Java编程开发2.2.3 类和对象的关系
前提 : Java中想要创建对象,必须要先有类的存在类:是一组相关属性和行为的集合, 将其看做为是对象的设计图对象:根据类(设计图)创建出来的实体关系:类是对象的描述,对象是类的实体依赖关系 : 需要根据类创建对象数量关系 : 一对多的关系, 根据一个类创建出多个对象3、类的定义
3.1 问题
1 类的组成 2 类的定义步骤
3.2 答案
3.2.1 类的组成
属性(名词):在代码中通过成员变量来体现。跟之前定义变量的格式一样, 只不过位置发生了改变, 类中方法外
行为(名词):在代码中通过成员方法来体现。跟之前定义方法的格式一样, 只不过去掉了static关键字
3.2.2 类的定义步骤
定义类编写类的成员变量编写类的成员方法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Student {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void eat(){ ... } }
注意 : 当类写好了之后,需要在测试类中创建对象再使用
4、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4.1 问题
1 如何通过一个类创建一个对象 2 对象如何去使用
4.2 答案
4.2.1 根据类创建对象
如何通过一个类创建一个对象 类的实例化 创建类的对象 = 类的实例化=实例化类 落地实现: 1 创建类设计类的成员。 2 创建类的对象。 3 通过对象.属性。或对象.方法调用对象的成员结构。 创建对象的格式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范例: Student s = new Student();
4.2.2 对象的使用
对象如何去使用 1.使用对象访问成员变量 格式:对象名.成员变量名; 范例:p.name 2.使用对象访问成员方法 格式:对象名.成员方法名(); 范例:p.study();
5、案例手机类的创建和使用
需求:
首先定义一个手机类,然后定义一个手机测试类,在手机测试类中通过对象完成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使用
思路:
①定义一个手机类(成员变量:品牌,价格;成员方法:打电话,发短信)
②定义手机测试类
③在手机测试类中通过对象完成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使用
代码实现:
//手机类 public class Phone{ //成员变量 String brand; int price; //成员方法 public void call(String name){ System.out.println("给" + name + "打电话"); } public void sendMessage(){ System.out.println("群发短信");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Phone { /* 编写一个手机测试类(TestPhone)创建手机类对象 并调用成员变量并打印,调用成员方法执行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hone p = new Phone(); p.brand = "华为手机"; p.price = 5999; System.out.println(p.brand); System.out.println(p.price); p.call("阿强"); p.sendMessage(); } }
6、单个对象的内存图
7、两个对象的内存图
8、两个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的内存图
垃圾回收
注意:
当堆内存中,对象或数组产生的地址,通过任何方式都不能被找到后,就会被判定为内存中的“垃圾”
垃圾会被Java垃圾回收器,空闲的时候自动进行清理
GC : Garbage Collection
"引用计数算法" 引用计数是垃圾收集器中的早期策略。在这种方法中,堆中每个对象实例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当一个对象被创建时,且将该对象实例分配给一个变量,该变量计数设置为1。当任何其它变量被赋值为这个对象的引用时,计数加1(a = b,则b引用的对象实例的计数器+1),但当一个对象实例的某个引用超过了生命周期或者被设置为一个新值时,对象实例的引用计数器减1。任何引用计数器为0的对象实例可以被当作垃圾收集。当一个对象实例被垃圾收集时,它引用的任何对象实例的引用计数器减1。 "可达性算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的“GC Roots”对象作为起点进行搜索,如果在“GC Roots”和一个对象之间没有可达路径,则称该对象是不可达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被判定为不可达的对象不一定就会成为可回收对象。 一个对象的引用 强引用 软引用 弱引用 虚引用
代码练习:
public class Test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 第一个实验 int a=10; int b=a; b++; System.out.println(a); //打印多少 //2 实验2 Student s1=new Student(); // Student s2=s1; s2.age++; System.out.println(s1.age); //现在age是多少? } } class Student{ int age=20; } ======================================================================= public class Test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实验1 int m=10; changeInt(m); System.out.println(m); //打印多少 //实验2 Student s1=new Student(); changeAge(s1); System.out.println(s1.age); //打印多少。 //实验3 Student s2=new Student(); changeStudent(s2); System.out.println(s2.age); //打印多少。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Int(int a){ //a=10 a++; }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Age(Student s){//s=s1; s.age++;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Student(Student s){//s=s2 s=new Student(); s.age++; } } class Student{ int age=20; } 总结 : java中参数传递的规则 "值传递" 简单类型的参数 传值 对象类型的参数 传地址 传引用 实参和形参指向同一对象(一个电脑可以插多个键盘)。
9、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9.1 问题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有什么区别
9.2 答案
9.2.1 区别
10、private关键词
10.1 问题
1 private关键字的含义是什么 2 被private修饰的属性有什么特点 3 被private修饰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10.2 答案
10.2.1 含义
是一个权限修饰符,代表私有的意思,可以修饰成员(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10.2.2 private修饰属性
只能本类内部使用,不能通过对象名 "." 的形式调用
10.2.3 private修饰方法
只能本类内部使用,不能通过对象名 "." 的形式调用
注意:针对private修饰的成员变量,如果需要被其他类使用,提供相应的操作
提供“get变量名()”方法,用于获取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提供“set变量名(参数)”方法,用于设置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11、private关键字的使用
一个标准类的编写:
把成员变量用private修饰
提供对应的setXxx()/getXxx()方法
12、this关键字
12.1 问题
1 this的本质 2 this的作用
12.2 答案
12.2.1 this的本质
this 代表当前类对象的引用(地址)
12.2.2 this的作用
可以调用本类的成员(变量, 方法),解决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的重名问题
13、this关键字内存图
14、封装
14.1 问题
1 什么是封装 2 封装在代码中的体现 3 封装的好处
14.2 答案
14.2.1 封装的介绍
封装是面向对象三大特征之一(封装,继承,多态)隐藏实现细节,仅对外暴露公共的访问方式14.2.2 封装在代码中的常见体现
私有成员变量,提供setXxx和getXxx方法将代码抽取到方法中,这是对代码的一种封装将属性抽取到类当中,这是对数据的一种封装14.2.3 封装的好处
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15、构造方法的格式和执行时机
15.1 问题
1 什么是构造方法 2 构造方法的格式 3 构造方法的执行时机
15.2 答案
15.2.1 构造方法的概述
构建、创造对象的时候,所调用的方法
15.2.2 格式
权限修饰符 类名(){} 例如:public Student(){} 1.方法名与类名相同,大小写也要一致 2.没有返回值类型,连void都没有 3.没有具体的返回值(不能由return带回结果数据)
15.2.3 执行时机
创建对象的时候调用,每创建一次对象,就会执行一次构造方法
不能手动调用构造方法
16、构造方法的作用
16.1 作用
本质作用:创建对象结合构造方法执行时机:给对象中的属性(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17、构造方法的注意事项
17.1 构造方法的分类
有参构造无参构造17.2 注意事项
17.2.1 构造方法的创建
如果没有定义构造方法,系统将给出一个默认的无参数构造方法如果定义了构造方法,系统将不再提供默认的构造方法17.2.2 构造方法的重载
构造方法也是方法,允许重载关系出现
17.2.3 推荐的使用方式
无参数构造方法,和带参数构造方法,都自己手动给出
17.3 构造方法内存图解
18、标准类的代码编写和使用
1.自定义类 1.私有化成员变量 2.构造方法 无参构造 满参构造 3.set及get方法 4.成员方法 5.为了展示数据方便的show方法 2.测试类 1.main方法 2.创建对象使用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需求:定义标准学生类, 使用private修饰成员变量(name,age,性别gender,成绩score) 提供setXxx/getXxx方法 提供空参有参构造方法,有参构造方法为成员变量赋值 提供用于显示信息的show方法 测试类分别使用空参和有参构造方法创建对象 要求分别使用空参和有参构造方法创建对象, 空参创建的对象通过setXxx赋值, 有参创建的对象直接赋值, 并通过show方法展示数据。
19、练习:使用标准 JavaBean 封装数据
步骤:1.编写饮水机类 WaterDispenser2.定义四个成员变量(品牌 brand)(颜色 color)(容量 capacity)(模式 model)3.私有成员变量,提供 setXxxgetXxx 方法4.提供空参、带参构造方法5.提供成员方法 show - 用于展示出所有成员变量所记录的值6.编写测试类 Test7.使用带参构造方法创建对象,给属性赋值为(美的,红色,5L,手动净水)8.调用show方法执行9.将容量获取出来,并判断容量是否大于3L.运行结果:品牌为:美的 颜色为:红色 容量为:5 模式为:手动净水 容量大于3L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test; public class WaterDispenser { // 定义四个成员变量(品牌 brand)(颜色 color)(容量 capacity)(模式 model) private String brand; private String color; private int capacity; private String model; // 空参构造 public WaterDispenser() { } // 带参构造 public WaterDispenser(String brand, String color, int capacity, String model) { this.brand = brand; this.color = color; this.capacity = capacity; this.model = model; } // setXxxgetXxx public String getBrand() { return brand; } public void setBrand(String brand) { this.brand = brand; } public String getColor() { return color; } public void setColor(String color) { this.color = color; } public int getCapacity() { return capacity; } public void setCapacity(int capacity) { this.capacity = capacity; } public String getModel() { return model; } public void setModel(String model) { this.model = model; } // show 方法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品牌为:" + brand); System.out.println("颜色为:" + color); System.out.println("容量为:" + capacity); System.out.println("模式为:" + model); } }
package com.itheima.test; public class TestWaterDispens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aterDispenser wd = new WaterDispenser("美的","红色",5,"手动净水"); wd.show(); if(wd.getCapacity() > 3){ System.out.println("容量大于3L"); }else{ System.out.println("容量没有大于3L"); } }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