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1.县级医院为重点,设备将大规模更新,有的省份县级医院可以再贷款1亿元;
2.全国平均每家县级医院可贷款2000万;
3.贷款使用方向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
4.对患者是大利好,看病不需再挤大医院排队,也有利于县级医院医生、护士安心工作;
9月28日有一个新闻: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政策。
涉及要点:
1.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利率不高于1.75%;
2.总体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合计期限最高3年;
3.包含国开行等国有大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再看9月13日的新闻:卫生健委发文 22条政策力促民营医院发展
另外看一个网传的新闻:国家卫健委规划司拟于近期发布政策,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
涉及要点:
1.医院医疗设备更新贷款政策马上落地;
2.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都可以贷款;
3.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
4.贷款使用方向包括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
三者相印证:今年年底会有一波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更新医疗设备的浪潮。
其实这对病患来说是相当大的利好:
1.县一级医院更新设备后,更有利于新农合参保人员的就医与报销。
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年)》方案到2025年,全国至少要有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但是目前县医院存在的问题是就医环境差,医疗设备落后,医院发展改造资金获取困难等情况。
对于新农合参保人员来说,去县级二甲医院就诊报销额度要多于去市三甲医院。如果说县级医院能够更新设备,扩大医疗诊治范围,无疑住院离家近,开支少,报销额度更高,将更有利。
2.更新仪器设备后,患者的医疗确诊率更高。
近年以来的医患矛盾,一直存在两个焦点,一个是“过度医疗”,另外一个是“医生误诊”。
我们先排除类似湘雅刘翔峰之类的“没有良心的坏医生”。医生治病的出发点是救人,但是也可能存在误诊情况,而让误诊能够降低到0的除了医生的问诊细心以外,还有就是检查机器设备的准确性。
以CT为例,许多二级医院的CT设备依旧是普通平扫CT,病变信息比增强CT得到的信息量要少很多,增强CT可以发现观察病变血供情况,比普通平扫CT准确。但是受制于设备影响,如果病人拿着普通平扫CT结果给医生看,可能会影响医生的病情判断。
3.更好的医院环境可以让患者就诊舒心,也能减少医患对立;
病人都是焦虑的,尤其是去医院,内心中往往是存满疑惑感,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医生是不是最好的医生?需要花多少钱?还能不能治好?等等。
那么他去到医院,首先看到的是医院的外部环境,如果一家医院外表破破烂烂,门诊大厅灯光昏暗,地面坑坑洼洼,采血验血化验设备破烂不堪,这无疑更加会增加他的疑惑感。在就医过程中也会对医生的专业性产生质疑,日积月累,终将会有医患对立的情况发生。
而改善过的医院环境,灯光照明明亮,门诊部、检验科设备崭新,住院部床位、生活用品放置柜等都是整洁干净。医生、护士在更好的医疗环境下工作,患者就医也非常愉悦、放心。
#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只实施4个月,利率未下调##新农合##医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