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财经社 王恩群
编 | 梁夜
今早的北京又下了暴雨,打车再次成为困难,我想起此前网上曝光的货拉拉打车,决定打一次试试,没想到几分钟就成功了。
大概上午十点左右,暴雨刚停,我用高德开始叫首汽约车和滴滴。高德平台叫车等待超过6分钟会自动停止。我打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当我下载货拉拉开始叫车后,页面显示我的周围有三辆车,大约两分钟后,没人接单,货拉拉帮我补贴了20块钱,立马有人接单了。
我打电话给司机师傅,告诉他,我打不到车,能不能把我送到目的地。司机李师傅问我几个人。知道就我自己后,司机告诉我,“我是面包车,坐人没问题,我马上过去。”
在我等他间隙里,身旁有个姑娘跟我一起等车。我问她是打不到车吗?她告诉我,在家的时候已经打了一两个小时,现在终于打到了。上班迟到,只能请假。大约十分钟后,她上了一辆出租车走了。
尽管数据显示司机距离我只有两公里,但他还是让我等了大约四十分钟。之前他两次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路上有积水,交警限行,不让走,下雨路上又堵车。“怕你着急,我就给你打电话说明一下这边的情况”。
我见到他的时候看到,那是一辆老旧的小型面包车,司机告诉我已经开了8年了,“这个车现在已经不生产了”。
车上并没有货拉拉的车贴,几道泥痕挂在银色的车身上,看起来刚经过了积水路面。车内前窗附近摆满了各种单子,车后排座椅上,放着铁板凳,车内并不整洁。三排座椅的最后一排拆掉了,李师傅说主要用来拉货。
李师傅是黑龙江人,大概四十岁左右,穿着凉鞋和短裤。他平常有自己的工作,在附近的市场,开货拉拉是他的兼职。“平常空闲的时候就开开,一天也能接个一两百块钱的单”。我是他今天的第一单,接完我之后,他还想接别的单。
车的减震不好,摇摇晃晃,李师傅却很热情。他把车窗打开,下完雨后的清爽空气顿时扑面而来。李师傅告诉我,最近他跑得少,之前也接到过很多拉人的单,“此前限制滴滴的时候,或者像这样的下雨天,经常能接到拉人的单子”。
在坐车的过程中,我告诉他新闻上说,货拉拉不让拉人,他惊讶地反问我:“货拉拉不让拉人?有这个说法吗?我不太清楚。”他说自己就是兼职,也不去公司开会,也没人通知到他。“人家顾客有这个需求,那就拉呗。”
李师傅给我讲了他第一次拉人的故事:一位用户打车,他达到目的地时,询问那人货在哪里?那人拍了拍自己的包说:“有个人,身上背个包,这就是货。”听完李师傅无奈地笑了,“人成货了。你说我大老远过去,总不能把他赶下去说不拉了吧?”
我询问李师傅是不是有保险,他表示不知道,“我开车送货也没出过什么事,这个你放心。”李师傅说,此前他送货的时候,有贵重物品人家就告诉司机了,小心点不会出事。“今天下雨比较大的时候不安全,我就没出来跑。等雨停了单子会松一点。”他说,平台有时候看到不好叫车了,就会对司机有个奖励。
“其实我跟很多滴滴司机也聊过,有些距离近的单子除非是平台派车,否则他就不接了。”在下车前,听到我说打车打不到,李师傅帮我分析原因,“尽管我们也是抢单,但我们一般货不会那么多,还挺好打的。滴滴高峰期还有个奖励,司机就会集中在那个时间跑。”
在打车前,货拉拉要求提前支付车费,共计53元。平台补贴司机20元,我实际支付了33元,平台没有抽成。整段路程大约5公里,而平时打出租车一般只需要20元。
早在今年7月16日的北京暴雨中,网上就开始盛传货拉拉打车事件。各路网友分别在网上分享雨天打货拉拉的经历。货拉拉在官方微博中回应称:按照相关运输法规规定,货运和客运分开,所以我们平台的车辆是不能接纳客运订单的(在副驾驶位随货物跟车除外) 。
在其后的微博评论中,网友吐槽道:“所以说以后上班叫货拉拉我还得背个包出门? ”或许这样就可以实现包在后面,人坐副驾驶随货物跟车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