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色图,红色和蓝色混在一起是什么颜色?
是紫色。 理想的色料三原色应当是品红(明亮的玫红)、黄(柠黄)、青(湖蓝),因为品红、黄、青混色的范围要比大红、中黄、普蓝宽得多,用减色混合法可得出: 品红+黄=红(白光-绿光-蓝光); 青+黄=绿(白光-红光-蓝光); 青+品红=蓝(白光-红光-绿光); 品红+青+黄=黑(白光-绿光-红光-蓝光)。 从以上两组叠色混色图中可以看出一个问题: 加色混合的三原色,恰是减色混合的三间色,而减色混合的三原色又恰是加色混合的三间色。
摄影是不是一定必须要用RAW格式?
用RAW拍摄,还是用jpg拍摄,其实出发点是对于照片拍摄完了要不要更多的后期来说的。RAW成为照片的原始格式。jpg是照片被压缩之后的格式。
至于用哪种格式拍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一些可能大家不喜欢听的话。那些对后期软件不太熟悉的老法师大多不会用raw拍摄。说白了raw格式,就是为了后期而生的。
原始格式所含的信息是最多的,所以当原始格式放在电脑上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画面是发灰的。没有人会用原始格式直接输出照片。原始格式必须要经过后期的处理。所以不会后期的人会说用jpg拍要比raw拍摄好的多。因为jpg可以直接出片,可以在相机里调整照片的风格。
说一下这两种格式的优点和缺点。
第一,RAW格式优点,原始格式所含信息最多。更利于后期的各种调整操作。在一定范围后期调整不仅不会损失画质,还能提高照片的艺术性。原始格式就是为了后期而准备的。对于擅长后期的人来说,原始格式可以说是必须的。缺点,照片文件特别大,对电脑的要求比较高,对软件的操作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是老法师说RAW格式不好的原因)。相机中的照片风格色温色彩偏移等等不能用于RAW格式。温光线三原色的原理,以及理解软件中是如何应用的,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做光色的还原调整,即如何去除光色中互补色的混合干扰,这种高级的后期技法是解决画面不通透问题的核心技术。
第二,JPG格式优点,照片压缩程度比较高,而且损失画质比较少,相对于照片大小来说最容易让人接受,可以使用相机的照片风格。白平衡设置和色彩偏移等风格化。如果光线和相机设置比较完美的话,可以直出照片(这是老法师引以为傲的一点,觉得前期拍摄好了,后期就不用修了)。缺点,照片宽容度不高。不能进行太多的后期处理。相对于原始格式无法实现更多艺术性的后期创作。
个人推荐两种格式同时拍摄。现在的相机都能完成这一个设置。对于我来说,jpg只是相机中和电脑筛选的预览格式。因为个人偏重后期,需要照片,有更大的宽容度。
24色相环图片及配色方法?
配色方法:
1、色光三原色 :红、绿、蓝 印刷三原色:青、品、黄
2、互补色:以某一种颜色为基准,与此色相隔180°的任一两色互补,互补色的色相对比量为强烈,画面相较对比色更丰富,更有感官刺激性。
3、邻近色:以某一颜色为基准,与此色相隔60°-90°的颜色为邻近色,邻近色对比属于色相的中对比,可保持画面的统一感,又能使画面显得丰富、活泼。
4、对比色:以某一颜色为基准,与此色相隔120°-150°的任一两色互为对比色。对比色相搭配是色相的弱对比。其效果鲜明、饱满,有吸引目光的作用。
1080P的LCD显示比1080P的OLED好吗?
感谢邀请1080P的LCD显示比1080P的OLED好吗?
这个有个条件就是屏幕素质一样的情况下,比如你的OLED屏幕是三星的,而LCD屏幕是JDI或者是LG,这些大厂的话,两者可以对比,如果是国产屏幕的话素质要更低,当然我们这里不是说国产的差,而是有差距,所以对比的时候如果你拿国产的LCD屏幕和三星的AMOLED屏幕虽然都是1080p,但是后者还是会更强。
而无2K不A屏的的结论,可以说是在这样的清下不成立的,所以各个厂商在前几年基本上都是LG,以及夏普额JDI的屏幕,而千元机上面节省恶劣成本才会使用国产的屏幕。
当然不考虑以上的因素的话,LCD屏幕确实要比 OLED屏幕,同样分辨率下显示更加细腻:手机屏幕实际上是点阵像素组成的。因此在屏幕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像素点越多,屏幕越清晰。而相同的分辨率下,OLED 屏幕的像素是不如LCD的。尤其是你用惯了1080p的LCD屏幕再换到OLED 屏幕上,视觉上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颗粒感。当然在2k的分辨率下这个现象就不明显了,也就是说在450ppi以上才会让人感觉不到明显的锯齿感,所以OLED屏幕如果要想显示细腻,就要提高屏幕的分辨率。
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及两者的排列方式问题:
因为我们平时看到的LCD屏幕采用的是RGB(红绿蓝)标准排列,RGB三个子像素点不论是大小还是个数都是相同的。而对于AMOLED来说,采用的是Pentile钻石像素排列,绿色像素点的数量是红蓝像素点的2倍,也就是RGBG排列。单个红蓝像素点面积要比绿色像素点要大。
LCD屏幕采用的是RGB(红绿蓝)标准排列,RGB三个子像素点不论是大小还是个数都是相同的。而对于AMOLED来说,采用的是Pentile钻石像素排列,绿色像素点的数量是红蓝像素点的2倍,也就是RGBG排列。单个红蓝像素点面积要比绿色像素点要大。
我们如果把RGB红绿蓝子像素点单独显示,可以发现OLED屏幕的子像素点排列方式是不一样的,下图就是在放大镜下拍摄的OLED屏幕显示三原色实拍图,可以看出RED红色与BLUE蓝色子像素点是呈45°角斜着成一条直线的,而GREEN绿色像素点是横平竖直排列。
这就是其根本的原因,因为我们发现绿色像素点的个数是红蓝像素点的2倍,这就是有锯齿感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把屏幕分辨率提高的的话,ppi也就越高,也就意味着像素点也就越多,从而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因为画质最后还是有最短板来决定,所以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必要的,从而平衡了红绿蓝的,当然还绿色显示更多。但是红色和蓝色的像素点也增加啦!
所以在保证屏幕素质一样的情况,LCD屏幕在同样的分辨率下是优于OLED屏幕的,最重要的就是两者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的。
回答完毕
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绿帽子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里,尤其是穿衣打扮,有不少的忌讳——————————————————————绿帽就是其中之一。有道是,未雨绸缪,点赞收藏,或许用的到呢?(图片来源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