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习,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主持工作?
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开展农民运动,犹如星星之火,燎原于神州大地。大革命失败后,他们积极投身于各地的工农武装起义,如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暴动、黄麻起义以及参与创建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距农讲所200米远的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也是毛泽东、杨开慧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占地面积909平方米。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时与他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也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讲席教授和终身教授区别?
1、性质不同:讲席教授是高等学校中职别次于副教授的教师;教授是大学中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
2、讲课对象不同:讲席教授是大学中规定需要聘用的人员,但是在中学和小学中没有;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学里针对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开课、或授与学生专业训练。
沁园春写作地点?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晚秋所作。当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了橘子洲。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讲习所和文明实践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但目的一样!!讲习所主要是意识上的学习,文明实践主要是实践为主
农民讲习所是什么机构啊?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 民运动骨干的学校。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举办了一至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建立时间
1927
简介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第一届到第五届,主要培养广东省及广西、湖南等8个省的农民运动干部。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任过两届主任,共产党人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也曾担任过主任。一、二届的所址在广州的惠州会馆(现越秀南路93号),三至五届所址在广州东皋大道1号。第一届毕业生33名,学习期限一个月。第二届学生142人,学习期限两个半月。第三届为期三个月,毕业生114人。五届共毕业学生454名,其中1/3选派为负责农民运动的特派员,其余回原籍从事地方农民运动工作。农讲所为广东等省农民运动准备了干部,农讲所的学员黄学增、李民智、陈伯忠成为广东省著名的农运领袖,广西的农运领袖韦拔群也曾是农讲所的第三届学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