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募资,装修到底该不该选择这种类似的平台?
来源:大材研究,泛家居老板经营决策内参,家居经理人的每日读物,经销商店长生意参谋,金牌导购的实用手册
装修第三方平台:土巴兔、齐家网、 土拨鼠网、装一网、齐装网、我爱我家、家宝网、易居网、装修123网、X团装修网等。 可以找一个第三方,相当于多一层监管。最好是有资金托管以及相关风险保障措施的。
十年前的时候,互联网装修这块已经出现了数家平台,有的做家具建材团购生意,有些给装修公司引流,还有一些做资讯与社区的。
当时大家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谁更厉害。
据大材研究(www.dacai365.com)观察,篱笆网成立更早一些,2003年就已问世。齐家网的前身上海团购网大概是2005年创办,直到2008年时,齐家网当前最大的竞争对手土巴兔才出现。
从2003年到2009年这几年间,土拨鼠网、装一网、齐装网、我爱我家、家宝网、易居网、装修123网、X团装修网等陆续上线。
在成都,四川装饰建材网2006年上线,几年后改名装修123网,以内容服务业主,同时为建材、家居与装修公司引流。目前在很多榜单上,如果要给互联网装修平台做个排名,它还能排在前10名里。
在西安,团装网从2009年开始,切入建材家具团购,以西安为起点,不断办各种集采嘉年华活动,一时做得风生水起,颇有剑指全国之气势,到2015年后,改名我要装修网。
在河南的装一网,2009年上线,原来叫装修第一网,从城市分站入手,切入装修案例、装修指南、选材等内容服务,同时为装修公司、家居建材厂商、家居卖场等提供推广服务。
一些门户网站也有转型之举,以新浪家居、搜狐家居、网易家居最为典型,本来只是做内容与社区服务的,后来也开始向装修平台过渡,比如新浪家居推出抢工长,搜狐家居将装修业务撮合放到了最醒目的位置。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从家具建材团购入手的平台,还是为装修公司引流的网站,抑或那些刚开始只是提供内容与社区服务的角色,经过几年时间打磨后,大家的模式几乎都变成了一样:
❶ 整合装修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包括装修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工长、设计师等服务商资源,为这些公司或个人引流,促成交易,收取佣金。
❷ 整合家具、灯具、瓷砖、卫浴等装修材料商,通过家具建材团购活动、广告营销等服务,给这些公司引流、促成交易,收取佣金。
❸ 整合消费端,通过内容、社区、服务商等资源,吸引业主访问,为业主提供从装修设计、材料、贷款分期,到施工的一站式服务。
大材研究重点关注的上述十多家互联网装修平台,一直挺努力的,在平台搭建、盈利产品打造、内容提升、市场开发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但是,90%以上的平台都逃脱不了掉队的命运。
几番洗牌之后,真正做大的平台,只有两家:齐家网与土巴兔。
其他平台要么退居二线,构成第二梯队里成员,业务还能保持,但是离齐家、土巴兔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还有一些平台,尤其是曾经做内容与社区服务的,关停的比例相当高。
那么,问题来了,同一时期成立,起跑线差别不大,为什么是齐家网、土巴兔拔得头筹,力压同行?
大材研究认为,掌握背后决定成败输赢的原因,对泛家居行业里的创业者,会有很明显的借鉴作用,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1
拿钱
抢先融到大笔资金,敢花钱,敢负债,快速扩张分站与做大影响力
在十几家互联网装修平台里,齐家网与土巴兔拿风投是最厉害的。
在很多公开渠道,齐家网将自己的成立时间确立为2007年,一直到2015年,营收才达到1.41亿元。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上了3亿的台阶,2017年4.79亿,增长开始提速,人生开始引爆。
客观来讲,作为一个行业里的领头羊,耗时8年才做到上亿规模,过程很艰辛,而且本来是很容易就被挑战、被超越的,可惜整个互联网装修平台里,大家都做得不行,给了齐家网做大的机会。
在几十家互联网装修平台里,齐家网的艰辛远远赶不上它的同行。毕竟从2007年开始,好家伙,齐家网就成功从风投那里陆续拿了不少钱。
2007年,苏州中新创投首轮,据说是200万美元。
2009年,广发信德注资。
2010年,百度和鼎晖入伙,总共大概是5000万美元,当时估值到了60亿元。光百度就投了1.9亿元,目前,百度持有齐家网14.393%股权,拥有10.07%的投票权,属于第二大股东。
2015年,声称拿到了1.6亿美元,但没有公布具体投资方。
2018年3月完成C系列融资,自Cachet Special筹集资金共计2230万美元。
土巴兔的融资实力同样不俗,2008年成立,2011年拿到经纬创投A轮数百万美元。2013年又获得经纬追投。
2014年,红杉资本和经纬创投联手投了B轮,据说上亿元人民币。2015年时,C轮到位,58同城、红杉资本、经纬创投联手。
今年齐家网在香港上市后,土巴兔估计不能淡定了。前几天有传闻说土巴兔可能也要去香港IPO,计划募资2亿美元。
在同一个细分行业里,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抢先融到大笔资金,往往代表着一个分水岭。如果还能持续融到资,那更是人生开挂。
有了这些钱,齐家网才有可能干后面的事情,比如同时打造网站、3个APP、公众号等平台;投大钱把公司的名气引爆;开设多个城市分站,渠道下沉比较成功,进而甩开同行。
难能可贵的是,齐家网的胆子非常大,敢花钱,敢投入。
最近三年时间,资产负债率居然高达117.78%、151.13%、222.21%,依然没有阻碍齐家网迈开步子。
可能大多数人没有意料到,齐家网自开始经营的每一年度均产生亏损。 2015年到2017年亏得更凶,经营亏损1.63亿元、1.54亿元及1.09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高达16.28亿元。
营收有几个亿的情况下,每年亏损居然上亿,说明什么?
说明齐家网的支出特别大,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扩张业务线,造影响力,抢市场,对外投资。
有人要问了,为什么是齐家网、土巴兔能连续拿到大把投资,为什么不是其它的互联网装修平台?这个要拼几种能力:
网站本身的影响力,比如UV数据、用户量等;
行业排名;
营收规模与增长速度;
还有团队能不能受到资方青睐,或者说有没有风投资源。
在互联网装修平台都不是特别抢眼的情况下,风投往往就是投人,齐家网的邓华金、土巴兔的王国彬应该是成了风投眼中合适的人。
在拿钱这件事情上,大材研究注意到,最近五年里,很多互联网装修相关的排行榜上,齐家网与土巴兔经常是排在前两名,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互联网家装谁家强?齐家网、土巴兔、酷家乐、爱空间等公司排名大PK 》,这种行业地位,对融资与用户拉新也是很有帮助的,形成先入为主的认知,抢先吸引到受众的注意。
大材研究创始人邓超明认为,大多数行业里的头部品牌,尤其是那些最近10年里的新兴行业,要想快速做到前三强,甚至拿下头把交椅,必须敢砸钱抢地盘。
绝大部分稳健经营、特别注重每年赚多少钱的公司,反而束缚了手脚,别看每年都能赚点钱,但都只是一点小钱,丧失了做大的机会。
2
两条腿
落地活动与网上做大客流并举,线上线下共舞
齐家网的前身是上海团购网,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做家居建材团购服务,线上拼团,线下集体采购。
后来转型综合性的互联网装修平台,线上线下两手抓:
➀ 一边做线上平台业务,包括齐家网;最美装修、齐家网、装修头条等三大APP;为装修公司、装修材料厂商等供应商引流;同时展开线上全渠道营销,提振影响力。
➁ 另一方面继续实施线下集体采购,几乎每个月在多个城市分站都有线下集采活动展开;推动居美、典尚等三大自营装修业务的落地。
而且切入了装修金融业务,获取贷款利息等收入;对外投资海鸥住工等。
我们来看看齐家网在线上线下取得的战果:
据公开资料,截至2018年4月30日, 齐屹科技已聚集超过7502家室内设计及建筑服务供应商,覆盖290多个城市,月独立访客超过5000万。
齐家网百科词条的浏览量132万次,百度指数今年最高已达1.1万+,微信指数方面,今年高峰期已超过30万。
《互联网周刊》曾出过一份《2017上半年度APP分类排行榜》,家居家装有一个子榜,前10强里齐家网占了三个席位,分别是最美装修、齐家网、装修头条。
土巴兔同样如此,线上线下两手抓,用力很猛:
它线上的战果不比齐家网差,百科词条浏览量75万,百度指数4000多,微信指数曾经最高跑到223万+,土巴兔装修家居的微博认证号显示粉丝量151万+。
而线下,土巴兔同样有团购这种落地活动,线上配合展开,只不过推广力度不如齐家网,比如最近刚办的718全民家装节。
专门有一个团购频道,涉及多种团购,比如建材团购、装修学堂、免费验房、免费设计团购等。也有自营整装业务“至享家”与智能家居一站式服务。
免费报价、免费验房被视为土巴兔给业主的两项福利,一直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舆情监测显示,这种免费服务对业主的吸引力比较大,有些业主就是奔着免费验房接触到土巴兔,进而达成装修合作。
2015年时,土巴兔请湖南卫视综艺一哥汪涵代言后,发起了一拨线下的广告饱和轰炸,“装修就上土巴兔”铺天盖地。据说买了几万台公交车与地铁广告,在央视与主流卫视也有一拨密集投放,独家冠名北京卫视家装改造真人秀节目《暖暖的新家》等等。
这轮广告,对土巴兔挤进前两强,功不可没。其实也正是2015年开始,土巴兔才从十几家互联网装修平台里,脱颖而出的。
大材研究注意到,土巴兔在宣传时使用了“2400万业主的选择”这样的广告语,并且声称汇聚8万装修公司、100万设计师,覆盖282个城市。
如果实现这样的战果,其它装修平台估计就很难赶上了。
3
快鱼
快速形成多种业务模式,快速布局,并且将其中一两项业务培养成了现金奶牛,跳出了单纯依靠广告的盈利模式局限。
整个来看,齐家网的业务铺得广一些,家装与建材家具、金融都在做,一是网上平台业务;二是自营室内设计及建筑业务。
再具体一点,业务版图上分布了:
广告推广、装修业务撮合、自营装修业务、家具建材团购、装修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对外投资等。
仅自营装修业务,就打造了三个品牌,2016年的居美、典尚,2015年的博若森。三个品牌的定位不同,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
由此衍生了多种收费方式,比如平台服务费、交易佣金、广告费、自营家装业务收入等。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齐家网各个板块的营收增长变化比较大,主要是自营装修很强。
网上平台收入的占比从2015年的64.9%,下降至2016年的33.2%,但在2017年又反弹到39.5%。
自营室内设计及建筑业务,也出现了先增长后下降的情况。2015年营收占比为31.4%,2016年增至65.1%,2017年下降到59.4%。
可见,自营的装修业务贡献了齐家网大半营收,而绝大多数传统的互联网装修平台,并没有开辟这一业务,或者没有持续做下去。
假设一种情况,如果齐家网没有自营业务,它的营收表现肯定没有现在好看。
毫不夸张的说,自营装修业务的做大,使得齐家网进一步拉大了跟曾经的对手们的差距。甚至有甩开土巴兔的可能性。
齐家网还投资了几家公司, 2014年时出资4.4亿元,入伙A股上市公司海鸥卫浴,成为了该公司第二大股东 。而到2015年的时候,海鸥又拿出了1360万美元投资了齐家网。
这样的业务格局要搭起来,不难,但要想每块都做到一定规模,就不容易了。齐家网甩开同行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它在每个业务板块都做得还不错。
我们接着看土巴兔的业务布局,它的核心业务集中在家装板块,围绕家装这个链条做文章,装修撮合应该占了核心位置。
它有一个资金托管服务,业主跟装修公司签约后,装修款托管到土巴兔,业主确认后,土巴兔再将装修款付给装修公司。
付费质检服务,声称10次上门,164项检测,官网上定价是20元每平方米,目前开通了北京、上海、成都、深圳、杭州、南京、昆明、广州等城市。
家居商城,分建材城、家具城、智能家居馆等,送货入户,上门安装,7天无理由退换货。这个应该是想走京东、天猫的路线。如果能将家居电商这块大蛋糕抢到,这可是千亿级的市场规模。
可惜,目前的家居电商,大家的认可度不在土巴兔,也不在齐家网,而是天猫与京东。家居商城的贡献估计不大。
装修分期,跟建行、招联合作了两款消费金融产品,给业主提供装修分期服务。
另外,土巴兔有两项一站式装修服务:
一个是至享家,做整装的,官网上推有888元每平的套餐。
还有一个是智能家居,在线预约免费定制,从设计、施工到安装,由土巴兔全程负责,涉及的智能家居产品包括:
苏泊尔金指码指纹锁、豪恩报警器、海康萤石摄像头、门窗感应器、漏水感应器、智能窗帘、智能净水器等。
大材研究发现,土巴兔正在尝试开智能家居体验馆,深圳已经开了一家,估计处于尝试阶段。
由于土巴兔并没有公开营收数据,目前很难了解它各个业务板块的成长情况,不过,从官网反映的情况,装修业务撮合、装修分期等,应该是主推对象,而这两项业务,目前的竞争堪称惨烈。
去年的时候,土巴兔发布了一项千亿万家计划,声称未来5年要培育1000家产值破亿,10000家产值破千万的新装修公司。
从中透露了一个信息:土巴兔不光是做C端业务,精力开始向B端侧重,给B端提供3D云设计、智慧营销平台、信用评价等服务,其中可能不少都是要收费的。
总的来看,在齐家网、土巴兔之外,大多数互联网装修平台,业务都集中在装修业务撮合或者家具建材团购上,规模很难做起来,加之融资、营销力度跟不上,自然容易掉队。
那么,是不是齐家网、土巴兔就可以高枕无忧?
答案是否定的,这两家公司虽然在圈内名气很响,但在大众消费层面,谈不上知名品牌,跟箭牌、科勒、东鹏、欧派、尚品宅配等一线家居建材品牌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只有做到大众品牌的层次,才有机会真正坐稳细分市场的王者宝座。
再者,两家公司的差评都不少,在解决传统装修与选材痛点上,目前的解决方案还不够。
如果同行里有其它中小平台,推出更有效的思路与落地产品,也许是新一轮逆袭机会的到来。
毕竟4万亿的家装市场,痛点太多,有效的解决方案太少。
但是,你得会找投资公司融资,铺市场的速度要快,用户数据要给力,行业里的地位挤到前三名里。
乐视4个月还款150多亿?
乐视资金链断裂?乐视资金问题原因及影响分析
11月6日,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发表内部公开信,公开承认乐视目前存在资金链紧绷,并对手机业务造成影响。
新京报记者统计,自2010年上市以来,乐视网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方式,融资过百亿。但同期,乐视在视频、电视、手机、云计算、汽车、金融等领域均大笔投入,关于乐视“缺钱”的质疑声始终未曾消散。同时,巨额的投入并没有为乐视网形成“造血”机能,乐视旗下纳入上市公司乐视网的生态业务乐视云、电视、内容板块仍处于亏损。
贾跃亭已质押5.71亿股份
11月6日,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发表内部公开信,间接回应自上周起便一直在市场流传的乐视资金链紧张,拖欠供应商货款问题。在公开信中,贾跃亭表示,公司发展节奏过快,近几个月供应链压力骤增,加上一贯伴随乐视发展的资金问题,导致供应紧张,对手机业务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缺钱,一直是乐视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乐视网今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乐视网负债余额为189.7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72%。乐视网在季报中表示,公司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仍然相对较高,增加了资金管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利息费用的支出,从而带来一定的偿债风险。
乐视网的现金流量表,也释放着“缺钱”的信号。三季报显示,乐视网1-9月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亿元,同比下滑32.89%。与此同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大费用支出巨额增长,涨幅分别达到160.07%、88.04%、197.92%,仅财务费用一项,就达到4.06亿元,而同期净利润才4.93亿元。
为缓解乐视网资金紧张局面,贾跃亭频繁将手中持有的乐视网股票进行质押。数据显示,自2013年3月起,几乎每隔几个月,贾跃亭就将持股质押。截至今年9月末,贾跃亭已质押5.71亿股乐视网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为83.63%;贾跃亭之弟贾跃民质押了4182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为95.17%,质押目的是“为融资提供担保”。
此外,2015年,贾跃亭先后减持乐视网7.29%股份。媒体报道,贾跃亭共套现80亿元到100亿元。这笔减持套现的钱随后被贾跃亭以无息贷款形式借给了乐视网。
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2010年上市以来,乐视网IPO募资7.3亿元,三次定向增发募资60.28亿元,5次发行债券募资25.3亿元,此外历年通过借款间接融资52.56亿元,6年通过乐视网这一上市公司平台,累计募资145.44亿元。
钱去哪了?
6年融资过百亿,乐视网的融资水平在上市公司行业中已显不俗,但同时乐视网对外投资也不断增加。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3年,乐视网对外投资仅9.08亿元,2014年增加到16.03亿元,2015年达到30.41亿元,几乎增长一倍,而今年前3季度,这一数据已经达到73.18亿元。
新京报记者统计,自2010年上市至今,乐视网对外投资活动已流出148.32亿元资金,用于设立子公司、并购基金、收购股权等事宜上。
大举对外投资,使得乐视网资金链紧绷。今年前三季度乐视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57亿元,同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06亿元,勉强支撑投资资金链。
但大举投资并未给乐视网带来更多的净利润。三季报上,乐视网虽交出了营业总收入167.95亿元,但从成本角度看,今年前三季度乐视网营业总成本为167.97亿元,乐视网整体上并没有营业利润。
从乐视网合并报表看,10家并表公司中,花儿影视、乐嗨文化、TCL盈利,累计盈利2.56亿元。其余7家生态子公司均为亏损。
“到目前为止,除了乐视网之外,乐视的其他产业尚处于培育过程中。”产业观察人士刘步尘表示。
放大镜
乐视七大生态:融资与烧钱并存
乐视影业
2013年8月,乐视影业获深创投2亿元A轮投资。
2014年9月,乐视影业获恒泰资本3.4亿元B轮投资。
乐视体育
2015年5月,乐视体育宣布完成8亿元的A及A+轮融资。
2016年4月,乐视体育宣布获80亿元B轮融资。
乐视金融
尚无公开信息。
乐视云
2016年2月,乐视云获得重庆产业基金A轮投资10亿元。
乐视手机
2015年11月,乐视移动完成首轮融资5.3亿美元(约合36亿元人民币)。
乐视电视
2013年,乐视致新获得3.37亿元融资,其中包括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增加融资1.3亿。
2014年,乐视网向乐视致新增资4.05亿元。
乐视汽车
2016年9月20日,乐视汽车10.8亿美元(约合72亿元人民币)首轮融资已完成。
乐视云
A轮融资10亿,上半年亏近1亿
今年3月,乐视云宣布完成A轮融资。根据乐视网的公告显示,乐视云获得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乐视云专项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10亿元的投资,并且提供部分相关产业资源支持。融资完成后,乐视网持有乐视云的比例由之前的60%下降至50%;重庆市产业基金持股比例为16.67%。
乐视云成立于2014年,是乐视生态中“平台”的战略布局,乐视网称乐视云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拥有650个CDN节点、15Tbps储备带宽,已实现全年上百万场云直播、每天亿级设备访问、每秒数百万用户并发,覆盖数十亿用户。
乐视云也是继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移动智能后,第四个宣传独立融资的业务。 此前,乐视云曾在美国设立子公司,该子公司位于美国经济和高科技中心硅谷,并称将在此建立产品研发中心,组建市场、销售部门等,预计2016年硅谷子公司规模将达到100多人。
但乐视网半年报显示,乐视云计算公司上半年亏损9857.22万元。2015年乐视云则亏损1亿元。
对标:阿里巴巴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的当季营收同比增长130%,达到2.24亿美元(约14.9亿元),但亏损达到6000万美元。
gta线上如何见崔佛?
主持首轮募资任务 剧情时就能看到他
买完骷髅马后做什么任务?
然后做越狱任务、人道实验室、首轮募资、太平洋银行,然后买办公室买仓库......
鹿晗成立投资基金?
该基金投资的首个项目“假装情侣”竟然是“色情社交”应用。对此,清流资本方面2月7日回应否认“色情”指责,并称“任何网站都有类似的情色图片”。而对于鹿晗在该基金中担任的角色,有业内专家提出质疑并指出,在该基金中鹿晗既不是LP也不是GP,那么用偶像来包装基金只能说明专业功底不扎实,这种肤浅的做法也是清晗基金投资涉黄项目的缘由之一。
这一事件的种种说明,黑的白的云里雾里的,小编一直深信这位90后鹿晗在做正事。(我所说的只关于个人观点)现如今互联网的迅速膨胀,各路神仙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只要抓到一点那就是开始轮番轰炸势。小编也是为了顿顿米饭配肥肉,加上我们的爱豆在成立基金这一事件上也想简单的吐槽一下。对于我这种从事基金行业的(五年)老狗,也见过了不少大场面,只是不能与大腕共事也让我深表遗憾。
于是联想到,万一哪天鹿晗小鲜肉当了我的顶头上司,我是多么幸运能给大明星做事。一想到这,我对未来的工作就干劲十足。只可惜我刚有这想法就宣告破灭了……
因为鹿晗不够相关资格成立基金,我们的爱豆还没有考下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对私募基金的专业人员做了资格要求,办法中的第十六条规定:从事私募基金业务的专业人员应当具备从业资格。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私募基金从业资格:
(一)通过基金业协会组织的私募基金从业资格考试;
(二)最近三年从事投资管理相关业务;
(三)基金业协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在去年就有不少明星考基金从业资格证书,如,黄晓明、任泉、羽泉等演艺界人士参加基金从业考试曾成为娱乐圈届的热点。那么鹿晗是否具备了上述办法中规定的从业资格呢?有相关人士表明,鹿晗没有取得规定的资格证,不能面向社会发行私募产品、募集资金。一定程度上没能使鹿晗成立基金企业反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