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入门教程,硬笔行书一般临哪一位书法家的字呢?
田英章老师的硬笔,尤其早期作品中,取势比较“险绝”,尤其长横画的表现,陡峭挺立,练起来不太好把握~
卢中南先生的硬笔,与其软笔有相通之处,给人以温文尔雅的“儒”感,适合性格温润细腻的男士或者零基础的女士入手~
荆霄鹏和司马彦两位老师的字,注重实用和规范,笔画简洁明了,其间没有太多方向上的变动,适合孩子们作为规范字书写的模板~
另外还有李放鸣,沈鸿根,赵贺新,邢伟爱等当代大家的各类字帖,都是各有千秋,至于哪个更好,其实都是因人而异的,毕竟每个人对于美感的理解和表达都不尽相同~
本人从事书法培训工作,一直建议和强调,学书切莫“学死”,博取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平日里书写符合个人的情感表达,契合书写内容的要求就是好的~
奉上拙作,望请斧正~~~
楷书硬笔书法教程?
1、练好楷书的第一步就是先要心平气静,挺胸坐直。没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管学什么都是学不好的,特别是书法这种需要时间与毅力来见证的事情。
2、练好楷书的第二步就是要练,初学者可以先从简单的笔画开始练,比如一横,一捺,一撇,一竖。一定要把基础学好。只要一笔一捺学好了,写起来也就会得心应手了。
3、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不要随心胡乱写,最好可以用格子纸。一字多写,深入后可以一边抄写短片诗歌,古诗一边学习。我建议可以先买一本字帖来练。
4、练习过程中注意写字速度不能太快,中等速度最为佳。特别是写楷书是要做到“起笔顿顿,收笔顿顿,中行速而劲”简而言之是要注意速度,手腕有劲。
5、书法练习习惯于从简到复。一笔一字练好后,可以尝试练习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字甚至是一些更复杂的字
6、万事都没有一步登天。所以练习之前要下定决心。每天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天天练习。万万不可半途而废。练习书法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是没用的。
工具/材料
钢笔
白纸
必须从楷书入手吗?
临退休,想学书法。就是养生!写楷书能把人静下来,久坐对身体不好。要站着身子练字写大楷,临大楷十有八九临颜体,大字榜书字30公分最好!
楷书起笔运笔收笔的要领是什么?
“楷书起笔、运笔、收笔的要领是什么呢?”楷书在笔法方面,笔画的确就是依靠起笔、运笔和收笔三个过程来完成的,纵观书法史上,经典的楷书佳作在笔法上基本上都是无懈可击的,而这些书家也无一不重视起笔、运笔和收笔三个步骤。
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终于成熟以至于定型下来,我想要回答“楷书起笔、运笔、收笔的要领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就要分为三步:第一,我们先要搞清楚楷书在起笔运笔和收笔过程中总的要领是什么;第二,以欧阳询楷书为例,具体探讨楷书在起笔运笔收笔过程中的要领;第三,以颜真卿楷书为例,具体说明楷书起笔运笔收笔的要领。
第一,要先清楚楷书在起笔运笔收笔过程中总的要领是什么楷书的历史悠久,是书法史上影响巨大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伟大的书体,自从被称为“正书之祖”的钟繇楷书开始,经过东晋王羲之的奠定,唐代各位书法家的努力探索,楷书在唐代达到了最高峰,以至于我们今天学习的楷书依然是唐楷。
前面我们说了,楷书笔画的呼应不是通过牵丝映带来体现的,而是通过笔画与笔画内在的关系来呼应连接的,楷书的笔画在个体上是相互独立的,要求笔笔不了解,而且要求笔笔都要精致到位,不可出现懈怠的情况,否则就是楷法不精了。
楷书的重要元素就是笔法,而笔法则全部由起笔运笔和收笔三个过程来塑造,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笔画都是先起笔其次运笔最后收笔三个动作完成的,三者缺一不可。
在楷书的起笔运笔和收笔过程中,需要清楚一些总的要领,来作为楷书行笔的指导。
(1)笔画不可钩描
楷书的笔画要求一笔到位,不可来回钩描,来回钩描就不是写字而是画字了,并且楷书的笔画要求是干净、利索,漂亮,不可拖泥带水,臃肿乏神,因此在楷书的起笔运笔收笔过程中第一个总的要领就是不能来回钩描,出现这种情况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学艺不精,对笔画的写法不精通,而是读帖不仔细,没有把要写得笔画读懂。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楷书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欧体楷书中的点画要求都是一步到位,不可来回钩描失去其神髓】
例如我们写欧楷的右点,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到这个笔画的要领是:
“磕磕然如山之坠石。”
说明这个笔画极其险要、俊俏,试想,在写这个笔画的时候我们如果来回进行钩描的话,必然写出这个笔画的神髓。
(2)行笔要坚决果断
我们学习书法,有些笔画的质感是在快速中产生的,书写不熟练,速度不快,那么就会造成笔画乃至字体歪歪扭扭没有神采。
例如我们写“永字八法”中的“啄”法,也就是短撇,如果不迅捷的话,必然写出这个笔画的精彩之处。
王羲之就曾说:
“啄不可缓,缓则失势。”
这就说明写楷书其实也不能太慢,启功先生说要把楷书当做行书写,他本人就是一个实践者,这样写出来的笔画或者字流利秀美,就没有因行笔太慢而造成笔画失败的情况,整个书法水准也会提高。所以,在楷书的行笔过程中,坚决果断是很重要的一点。
以上所说的“笔画不可钩描”和“行笔坚决果断”两点是楷书在起笔运笔和行笔过程中总的要领,明白了这两个总的要领对于楷书的把握和学习就心中有数了。
楷书的起笔运笔行笔的要领是什么?这个问题是笔法中的一个具体,自然具体的问题就要放到具体的书法作品中才有实际意义,也更加直观明了,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以唐代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书法家的作品作为例子,深入分析一下楷书起笔运笔和收笔的要领是什么。
第二,以欧阳询楷书为例,具体探讨楷书在起笔运笔收笔过程中的要领《宣和书谱》称欧阳询为“翰墨之冠”,而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又被称为“天下第一正书”,被视为“楷法极则”,是历代学习书法则不可绕行的传世经典之作。
接下来我们就以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为例,具体探讨楷书起笔运笔收笔的要领,以实际书体为例子,就不至于显得空洞。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楷书以险绝刻厉,挺拔俏丽著称,我们以“千”字和“下”字的横画为例来说说其起笔运笔收笔的要领。
起笔:欧楷横画的起笔多为方笔,起笔侧锋入纸,形成一个切角,为整个字的刻厉造势,欧楷虽也有方圆起笔的时候,但多数是方头起笔,这是起笔的要领。
运笔:运笔也就是中间行笔的过程,行笔过程在笔画中属于比较长的一个阶段,运笔的要领就是保持中锋行笔,笔锋不偏不倚,如“锥画沙”在笔画中间行进,使得墨水均匀渗开,不出现粗糙的一面,中锋行笔写出来的笔画厚实俊俏挺拔刚健。
收笔:欧楷横画的收笔与起笔的切角相呼应,二者的形态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就是起笔和收笔都有切角,并且是平行的。这样更能显得浑然一体。
欧楷横画收笔的要领除了与起笔相呼应之外,还要注意收笔不可重,只比起笔略粗即可。
说完了欧体楷书起笔运笔收笔的要领,接下来我们说说颜体的起运收要领所在。
第三,以颜真卿楷书为例,具体说明楷书起笔运笔收笔的要领为什么要说颜真卿楷书起运收的要领呢?因为为了更加能说明问题,特意选择两种不同风格的楷书进行对比,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说欧阳询的楷书属于瘦硬的风格,那么颜真卿的楷书就属于丰腴一派的风格,一瘦一丰在起运收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呢?
【颜真卿楷书】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还是以颜真卿楷书中的横画为例来说明其起笔运笔和收笔的要领。
起笔:颜体楷书的起笔多为圆笔,也就是逆锋入纸,这和欧阳询楷书明显不同,但是效果俱佳。值得注意的是颜真卿的楷书笔画横竖笔的粗细对比十分明显,一个是纤细一个是粗重,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颜体虽不是笔笔起笔都是圆笔,但是圆笔也是其起笔的一大要领。
运笔:在颜体楷书中,我们能够看到横画都是特别纤细的,所以在运笔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提起笔尖保持力度行笔即可,这也是与欧楷横画运笔不同的一点,学习颜体就应该特别注意。
收笔:颜体楷书横画收笔很有特色,相对于欧体楷书横画的收笔颜体更加复杂一些,那就是颜体楷书横画收笔需另起一笔,在横画末尾写出一个方头笔画,这是颜体的特色,也是颜体楷书横画收笔的一个要领所在。
因为起笔运笔和收笔都是蕴藏在每个笔画当中不同阶段的动作,所以,如果没有具体的笔画作为辅助说明,那么谈起笔运笔和收笔就是空谈,没有实际意义了,所以我列举了风格对比明显的欧阳询和颜真卿楷书作为例子,具体分析了其笔画起笔运笔和收笔的要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鼓励和关注,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刚开始用什么字帖好?
这个问题让本要饭的感慨万千,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硬笔书法相比毛笔书法而言形成比较晚,因为中国古人一直使用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直到上上世纪即一八几几年钢笔从国外传入中国,中国人才开始用硬笔工具。
也许有人会反驳,难道龟甲文字不是硬笔字吗?这个问题,严格说来,龟甲这些最早的镌刻文字,不能算书写文字,而其工具,最后都“进化”成了毛笔,只能算毛笔的“祖先”而已。
中国普遍使用硬笔比较晚,而硬笔字真正确立为书法就更晚了。以前一谈书法,必然仅指毛笔,一说字帖,也必然仅指毛笔字帖。
当然,并非说硬笔字还没以“书法”相称的年代就没有可供人学习写字的出版物,有但很少见,而且出版物名字都不敢像毛笔字那样堂而皇之的冠以“书法”、“字帖”之类名字,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冠以“怎么样写好**字”之类。比如很早之前邓散木的“怎么样写好铅笔字”(书名忘了,是专教小学生写字的)。
而供学写硬笔字用的出版物名正言顺的被称做字帖、硬笔字也名正言顺的被称做“书法”并被普遍认可与推广,还是从庞中华先生开始的。所以,说庞中华是“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当之无愧。换句话说,中国出现了个庞中华,才使硬笔书法风靡全国,尽管在庞中华之前有硬笔字比庞中华更过硬的佼佼者,比如林似春、戴尧天等。
然而不幸的是,中国人有个很严重的民族劣根性有增无减,这就是“文人相轻”,书法亦是如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庞中华先生的书法在全国鼎盛、百万千万粉丝拥趸之时,各种羡慕嫉妒恨、各种黑、各种喷甚至各种骂一夜之间铺天盖地袭向庞中华先生,恨不得把他打下十八层地狱。
试问,所有抹黑庞中华先生的“精英”喷子们,你觉得你的硬笔字比庞中华先生的美、艺术魅力胜过庞中华先生吗?再看看头条秀书法者无数,能与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媲美者有几?
当然,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是好事。但,世界这么大,它既容纳得了你更应该容纳得了别人包括庞中华先生。你可以有你的书法审美与追求,可以凭实力公平竞争,但千不该万不该建立在几乎用尽了如同马克●吐温小说《竞选州长》里面的各种卑劣手段来诋毁开创中国硬笔书法一代先河的庞中华先生的基础之上。这,没艺德,很无耻!
万类霜天竞自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其中有个审美观问题。要想提高包括书法在内的艺术水平,首先得提高审美观,懂得什么是审美。在庞中华先生被“精英”喷子们踩下去之后,看看头条所谓的各种书法秀吧,不错,很美,很美,可以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了,可以拚命的吆喝点红心、双击、666了,可是,这种美,怎么看怎么都像一个妈生的,相似度几乎百分百,而且都是仿毛笔字,根本没有突出毛笔字与硬笔字的本质区别。想出名、想成网红,哗众取宠易,想与庞中华先生那样能够能够自成一体成为大家难。正应了那句话: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谈了书法界的审美乱相、丑相之后,再说说目前市面上的硬笔字帖。看官,你们看看有哪个字帖不是为了图省事、唯利是图电脑排版、格式化形成的滥竽充数的东西?里面凡相同字都长的一模一样,这是字帖吗?这不是黑了良心赚钱误人子弟吗?你们看看你们手头的硬笔字帖,是不是如此?我要饭的的有没有说错?呵呵,这就是集体审美浮华、排斥庞中华先生之后的结果!
题图就是我要饭的已练得油迹斑斑的庞中华先生的正版字帖之一。下面不仿再拍几张图片让看官仔细掂量掂量:
.
看到没有,看官,庞中华先生的字帖从不急功近利、哗众取宠、偷工减料,而是老老实实的用手一笔一画的编辑,就是农民老老实实的耕耘着土地。这才是负责任的字帖。而且,庞中华先生擅各种硬笔各种书体,线条挺拔灵动,点画映带顾盼,中锋行笔风韵流转,每个字欢动雀跃接地气极富生命力,且没有仿毛笔字窠臼影子自然而然形成硬笔字的独特风格。
最后,要饭的着力呼吁,硬笔书法爱好者首选这本字帖!
考虑到有人有不同兴趣,另外推荐林似春、顾仲安等。头条的佼佼者可以搜下张志远。
回答完毕。祝你进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