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战争,伊拉克请别为我哭泣?
当年萨达姆上刑场的时候没有痛哭失声,更没有说出“伊拉克别为我哭泣之类的奇怪话语”,恰恰相反,萨达姆被套上绳索的时候,他拒绝了行刑人员要求带上黑色头套的要求,认为这样有辱他的尊严,他嘴里高喊了几声打倒美国,之后,脸上面无表情的等待死亡的降临。
萨达姆是中东地区的军事狂人,从来都不惧怕战争,刚上台没多久就跟伊朗打了8的两伊战争,把伊朗打得节节败退找不着北,1990年入侵科威特,并且宣布把科威特列入伊拉克的第19个省,当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占领了科威特之后,萨达姆一边抽着雪茄,一边很得意的对手下的将军们说:看,我撬开了一个大大的钱柜子。
正在打高尔夫球的老布什得知伊拉克占领了科威特并且摆出了对沙特虎视眈眈的架势之后,马上就被吓得一跳,急急忙忙的赶回了白宫召开紧急会议,搞石油出身的老布什非常清楚一点,如果任由萨达姆占领科威特,他将会有能力左右国际石油的价格来盘剥全世界,国际社会是绝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发生的,于是在联合国的授权之下,由美国牵头组织了多国部队将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赶出科威特。
在多国部队开始集结的时候萨达姆仍然感觉不到危险即将降临,或者他对自己的军队充满信心,认为多国部队不敢跟他们开战,结果萨达姆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在多国部队的猛烈打击之下,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撑了没多久就灰溜溜的撤回了伊拉克。
科威特的惨败让萨达姆的威望跌入了谷底,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展开了严厉的制裁,让本来就摇摇欲坠的伊拉克经济彻底崩溃掉,从这些就可以看得出来,萨达姆此人有勇无谋,只知道一味的蛮干,面对联合国的多国部队,竟然不知死活选择硬碰硬,教训是极其惨痛的,如果当时萨达姆识时务,选择妥协,那么后面的一切就不会发生。
萨达姆是一个独裁者,国内反对他的人多如牛毛,对于这些反对他的人,萨达姆从来都毫不手软,轻则抓起来,重则未经审判直接枪毙,他的两个儿子比他还要残暴,双手沾满了伊拉克人民的鲜血,父子三人被伊拉克人民比喻为三种动物,萨达姆是老虎,乌代是恶狼,库塞是毒蛇,由此可见伊拉克人民对这三个人有多么惧怕。
经济崩溃,国内动荡不安,萨达姆的支持率一年比一年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不断的制造更多的杀戮,他制造的杀戮越多,反抗他的人就越多,到最后,他发现反抗他的人,怎么都杀不完,2003年,小布什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仅仅43天就打垮了号称拥有百万雄兵的萨达姆,人们发现,那些声称要誓死效忠萨达姆的将军和士兵们在美军的打击之下,很快就举手投降,当美军装甲车队开进巴格达的时候,道路两边站满了面无表情的围观群众,有些孩子甚至很开心的追着装甲车跑,可见军队和人民都抛弃了萨达姆,他们都不愿意为萨达姆而战。
萨达姆被美军抓获后,刚开始他非常的恐惧,从公布的照片显示,萨达姆整个人都表现的很呆滞,面对镜头始终都低着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萨达姆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那头凶猛的中东雄狮仿佛又回来了,他在法庭上大声的为自己辩论,坚决不承认一切指控。
最后伊拉克法庭判处萨达姆绞刑,萨达姆很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所以他表现的很平静,他很清楚,那些曾经被他镇压过的人,是不会放过他的,他们害怕自己活着,萨达姆认为,自己不能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胆怯,他要保持最后的尊严,当萨达姆被送上绞刑架的时候,始终都保持这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不仅没帮忙反而先谈钱?
一看提问者就是新人,需要经受更多大风大浪的考验。而作为美国的盟友,却早已经习惯了美国人的这副嘴脸。
有人说,美国在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而特朗普一定会吧两手一摊:'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想要美国出头'壮胆,当然要给跑路钱。
其实,早在美国帮助打败萨达姆吞并,重新解放科威特时,就开始这样做。刚开始对萨达姆占领军得狂轰滥炸,让不少人以为是美国在替天行道,主持人类正义。但在萨达姆撤兵前,炸毁几乎所有科威特境内的采油设施时,美国竟然停止进攻,让伊拉克军队安全退回到境内,并宣布“沙漠风暴”行动告一段落,让不少人跌落眼镜。后来得知,美国人不想替科威特人斩草除根,杀死萨达姆,而是要留下这条命,替美国人办事。
果然,'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全部交给美国控制的一个国际委员会,优先赔偿美国出兵的费用,再拿出一部分给科威特做战争赔偿,仅留一小部分替伊拉克政府解决国内的吃穿用。最后,美国嫌沙特出血少,又单独找沙特国王索要一大笔战争补偿费,才算落听。
这样,美国几方通吃:借战争制造紧张气氛,让海湾国家大肆购买美国军火;领导解放科威特,让中东受萨达姆欺负的民族感激涕零;保留伊拉克政权不变,让萨达姆继续当政,“打一巴掌揉三揉”,萨达姆也会心怀感激,用石油给自己续命。此战,美国充分展示了黑老大通吃的本性。
此次沙特被袭后,美国立即指责伊朗是袭击者,也是如发泡剂,为日后埋下伏笔。
其一,伊朗是沙特心腹大患,如果是伊朗袭击,沙特一定害怕得要命,对于美国的要求一定会有求必应。
其二,诋毁和妖魔化伊朗,是美国一贯的'中东政策,这样'做会强化伊朗的威胁,更突出美国的维和作用。
其三,美国当然知道真正的袭击者是谁,但他们一定会或多或少使用伊朗的技术和材料,所以说伊朗就是黑手永远不会有错。
其四,美国抓住沙特好面子的心理:如果说被胡赛武装欺负,好说不好听,而如果被伊朗打,还算是棋逢对手。
所以,在美国指责是伊朗所为后,沙特也从刚开始的困惑中清醒过来,也随声附和。这样就等于落入美国人设置的圈套,被美国人轻易洗脑,不得不继续听命于美国。美国人让沙特出费用打伊朗,也就顺理成章了。
综上,我们可以充分看出美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流氓本性。至于沙特等盟国是否伤心,美国人才不会关心呢。因为每一个海湾国家的君主都有“短处”掌握在美国人手里,稍有不从,小心你们的老命。
中东经常发生战争的国家?
中东地区发生战争最多的国家当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以及周边的阿拉伯国家。
其次是伊拉克和伊朗,“两伊战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打了整整八年。
最后是伊拉克发动的武装入侵邻国科威特的战争,这场入侵战争后来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的“海湾战争”。
中国常任理事国投票情况?
从1971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到2012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的相关数据。在此期间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决议草案数量为1797个,中国在安理会一共投了137次弃权票,9次否决票。
比较著名的有: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入侵并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引发第一次海湾危机。当天,安理会即通过了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要求其无条件撤军的660号决议,中国投了赞成票。此后至同年11月28日,安理会又陆续针对伊拉克的入侵行为通过了10项决议,中国均投了赞成票。
不过,伊拉克并未积极回应安理会的相关决议和国际斡旋。同年11月29日,安理会通过了授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动武的678号决议,中国投了弃权票。虽然中国谴责伊拉克的入侵行为,并赞成对其实施制裁以迫使其撤出科威特,但678号决议的核心内容是对伊拉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和执行安理会的11项决议,“一切必要手段”则意味着对伊拉克使用武力,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一贯主张的和平解决争端的立场,也促使中国投出弃权票。
1999年6月10日安理会关于科索沃问题的表决。当时,中国也投了弃权票。原因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安理会授权,公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军事打击,损坏了安理会的权威,破坏了南联盟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011年,“阿拉伯之春”运动席卷西亚北非多国,其中,利比亚局势出现了最剧烈变化。由于利比亚国内局势的恶化,安理会在同年2月26日、28日两次通过了涉及利比亚的决议,但在3月17日对英法等国提出的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以保护平民的1973号决议进行表决时,中国与俄罗斯一道投了弃权票。之所以如此,除了决议内容有悖于中国和平解决危机的立场、有违联合国宪章尊重各国主权原则之外,利比亚危机还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但投反对票就意味着站在卡扎菲政权一边,综合各种因素才有了弃权票。
以色列是不是也要轰炸它的反应堆?
《我的回答――当年萨达姆不入侵科威特,以色列是不是也要轰炸它的反应推?》当年的伊拉克的强大是有背景的――海湾国家都对当时的伊朗的强大抱有戒心,并不满伊朗的军事强大。可哪些小国无能力伊朗抗衡,就主动与萨达姆私下商议各国拿钱给萨达姆和伊朗纠纷并在两国边疆小仗不断,也就是两伊战争的由来!萨达姆与伊朗打仗由海湾诸国给钱使萨达姆打伊朗,萨达姆靠海湾国家出资成就后来伊拉克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这样伊拉克利用自己的武装常与科戚特闹边界纠纷与科威特打仗欺负科威特,使科威特边界不安宁!至于说以色列是美国的急先锋,充当海湾地区的警察,经常给巴勒斯坦加沙闹事和其它国家小磨擦,常是行使狗仗人事,以美国给的美元和枪炮给海湾不断发生磨擦,代表美国当好美国在海湾警察!常常在小国家磁事生非!制造麻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