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峰,外国大米进入中国条件?
12月28日,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美双方签署的关于美国大米输华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允许美国大米输华。
美国输华大米应符合《进口美国大米检验检疫要求》。
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211号
(关于进口美国大米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美双方签署的关于美国大米输华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允许美国大米输华。美国输华大米应符合《进口美国大米检验检疫要求》(见附件)。
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18年12月27日
附件:
进口美国大米检验检疫要求
一、允许进境的产品
原产地为美国的大米(含糙米、精米和碎米,HS编码:1006.20、1006.30、1006.40)。
二、生产设施要求
美国输华大米加工厂以及出口储藏库必须符合我国植物检疫要求,由美国农业部(USDA)注册,并经海关总署认可并注册登记。
三、植物检疫要求
(一)美国输华大米必须符合美国和中国的植物检疫法律法规,按照美国官方植物检疫程序实施检验并合格。
(二)美国输华大米不得带有下列检疫性有害生物:谷拟叩甲Pharaxonotha kirschi、美洲黑拟谷盗Tribolium audax、墨西哥斑皮蠹Trogoderma anthrenides、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胸斑皮蠹Trogoderma sternale、肾斑皮蠹Trogoderma versicolor。
(三)美国输华大米不得带有土壤,不得混有稻壳、糠、杂草籽及其它植物残体。
四、植物检疫证书要求
每批美国输华大米应随附美国官方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植物检疫证书应有如下附加信息:“该植物检疫证书所证明的大米符合中国和美国于2017年7月19日在华盛顿签署的关于美国大米输华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的规定。”
五、包装要求
美国输华大米必须用符合中国植物检疫要求的,干净、卫生、新的,且易于熏蒸渗透的材料包装。每一个包装应有明显的“本产品输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文字样以及可识别大米的类型、加工厂和出口商名称、地址的中文信息以及大米的品种。上述信息可以标签形式粘贴在包装上。
六、熏蒸要求
美国输华大米在出口前应当进行熏蒸处理,以保证大米中不带有活的昆虫,特别是仓储性害虫,同时应随附熏蒸处理证书。
七、运输工具要求
美国输华大米装运前,运输工具要进行彻底检查,如果在其中发现害虫或其他关注的检疫物,将禁止用于装运直至害虫或检疫物被完全去除,或使用其他符合检疫要求的运输工具代替。
八、其他
获得注册登记的美国输华大米企业名单、植物检疫证书样本,请访问海关总署官方网站查询。
链接
美国大米进口背后
2017年7月19日,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期间,中国质检总局与美国农业部代表签署了《关于美国输华大米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这标志着中美双方就美国大米输华的检验检疫要求达成了一致。
中美大米贸易谈判往来长达十余年。
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时承诺开放大米市场,但由于缺乏植物检疫协定,美国大米一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
“我们未能达到入世谈判时的大米进口规模,主要原因是在进口细节上没有达成共识。对进口国的技术、标准等并未进行深入谈判,粮食进口比其他产品复杂。”李国祥说。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规定美国大米要真正对华出口,还要满足俩条件:一是企业要经美国政府注册并经中国质检总局认可;二是美方需对获得资格的企业生产的输华大米进行熏蒸,熏蒸药物、方法等技术条件需经中方专家评估、确认,以防有害生物传入。
本次海关总署的决定就是这一方面。
“放开大米市场,实际上是为了消除贸易保护,履行入世承诺,缓和中美贸易矛盾。”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短期内看,美国大米对国内大米市场的冲击有限。”
2013年,中国成为最大的大米进口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种植国和消费国。2013年,中国成为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在那之前,中国还曾一度是世界大米贸易中的重要出口国。
美国农业部指出,中国的大米进口在过去十年间增长了9倍,2016年进口超过了500万吨。而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的大米进口量仅为353万吨,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否意味着未来美国大米进入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
受访专家告诉本报记者,前者的估值一直高于后者。海关总署的数据反映经海关进口的部分,而美国农业部的估算包括了边贸等其他进口方式。在大米配额制度的限制下,我国大米进口总量不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李国祥表示,中国稻谷的现状是阶段性过剩,产量高、库存高,库存一方面来自国内,一方面来自进口。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大米进口量一举从上年的58万吨增至235万吨,增幅高达305%;而相应的出口量却较上年减少一半,仅为28万吨。2017年1~5月,中国累计进口大米181.6万吨,同比增加2.42%;同期,中国出口大米44.9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87%。
中国大米过剩为什么还需要进口?
过剩为何要进口?李国祥表示,一是因为我们有主动需求,一些高端品种我们达不到国际水平,需要进口。二是为了更好地对外开放。这次放开美国大米进口,实际上是为了消除贸易保护,解决贸易平衡,履行入世承诺。
据了解,中国进口大米主要来自越南、泰国和巴基斯坦,上述三国牢牢占据了近92%的进口份额,而长期以来,美国粮农从未参与这一庞大市场。
美国大米或具价格优势
“由于资源环境压力大,生产成本过高,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规模经营制约等因素,我国大米的竞争力还不强。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大米差价拉大,低价大米进口快速增加,造成国内稻米市场持续低迷,我国已从大米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指出。
中国大米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亩均总成本分别为1083.72元、1202.12元、984.30元、674.71元、2288.44元,分别比美国高出56.05%、20.82%、210.42%、38.44%、222.84%。
“中国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政策性保护价收购,导致中国农产品价格不断攀升。此外,中国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升高,使得中国大米的竞争力并不强。”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
他举例说,“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大米的售价大致是580美元/吨,美国大米510美元/吨,泰国大米440美元/吨,越南大米380美元/吨。”
据国家发改委2017年公布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2017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吨2600元、2720元和3000元。稻谷加工成稻米约有30%的损耗,因此稻米价格更高。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测算,我国广州市场早籼米价格为3820元。
数据显示,我国稻谷种植面积连续两年下降,2016年中国稻谷种植面积2016万公顷,相较2015年减少5万公顷;稻谷产量20693万吨,相较2015年的20823万吨,减产0.6%。减少的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也为进口大米提供了空间。
“相比之下,进口大米存在更大的价格优势,即使东南亚国家的稻米价格略有上升,但每吨稻米仍有数百元的差价,最高的时候可超千元。”受访专家表示。
就单产量和成本来说,自2000年以来,美国稻谷亩均产量就一直高于中国。从2012年起,中国稻谷亩均总成本超过美国。
记者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查询到的信息显示,从世界主要国家稻谷单产情况来看,美国是稻谷单产最高的国家,达到6.06吨/公顷,比排名第二的中国高出26.2%。
“除单产高于中国外,美国水稻栽培虽然只有300多年历史,但美国主产区水土优越,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品种丰富,有利于稻谷生产。”受访人士表示,此外,美国农民享有高额的国家补贴和优惠政策,这使得美国大米在价格上也具备一定优势。
马文峰认为,虽然目前无法估计美国大米进入中国后能占多少份额,但是美国农业市场化程度高,国际需求是美国农业的指挥棒,美国可能会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生产大米,选择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大米品种。而且美国对农户补贴多,如果进行倾销,在价格和品质上还是具有竞争力的。
“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够高,在职业化程度、农业科技、种植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李国祥说,“美国大米的品种比较丰富,价格差异也很大。未来美国进口大米如果瞄准中低端市场,会对国内农业市场产生冲击。如果走高端路线,成本和价格高,跟泰国、越南等国的大米相比,并不具竞争优势。”
有趣的是,业界普遍认为,如果从消费层级而言,中国的大米市场在各个层级均已有较为成熟市场,品牌化程度也相对较高。由此,业界认为留给美国大米的市场前景并没有多么广阔。
短期冲击有限
针对大家关注的美国大米进口是否会撼动现有的大米进口格局,多位受访专家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我国稻米进口目前实行每年532万吨的进口配额制,配额内,进口关税1%,配额之外关税高达65%。在配额制政策下,532万吨成为国外大米有利可图的市场空间,大米进口配额制度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国内大米产业的保护伞。
这500多万吨的市场空间,目前主要由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瓜分,“美国大米进入中国后,将和这些国家有直接竞争。”马文峰说,“而面对这些国家,美国大米并不具备成本优势。”
虽然美国大米进入中国后的“前途”还难以预料,但美国农业部和国际粮农组织倒是对此寄予厚望。
美国农业部预测,中国在2017~2018农业季节将会进口大约480万吨的大米。国际粮农组织这个月最新发布的国际大米市场监测报告中,预测中国在2017年将会进口560万吨大米。
美国稻米联合会也认为“东南亚是中国最主要的大米进口来源,这一趋势在未来不会突然改变。我们希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美国大米,预计将在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餐饮酒店业率先打开市场。美国对华出口的大米数量只会缓慢地增长。”
“程序走完后,美国会如何在中国市场布局现在还是未知数,短时间看对国内相关产业影响有限。但是美国如果瞄准中国市场找到突破口,我们的配额就可能要用完,配额内如果国内大米的成本降不下来,定位不准,就可能受到更多影响。”李国祥认为,长期来看,也会倒逼国内稻谷生产实现优质化,和美国错位竞争。未来中国在稻谷的生产上也不能再盲目追求数量增长,而是要注重品质,提高生产率,这样才能形成公平有效竞争。
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男孩的名字?
首先。
一个好名字必须具备以下几点:1,符合生辰八字要求,与八字不相克,最好补益八字(排八字命盘,看五行情况)
2,生肖喜忌用字
3,定位好五行属性用字(以康熙字典为准)
4,定位好姓名中的三才五格之配置(天、地、人、外、总等格)、八维数理(九九归一数理)之吉凶!(参考姓名学)
5,寓意要优美,忌生僻孤怪之字
6,音调(忌名与姓首读音相同或相近,不易于吐字,如 胡虎强 黄航易 石史诗;黄庞龙等。最好朗朗上口) 文(文艺、文职、商界类): 马文博 马天宇 马文峰 马耀涵 马文涛 马君临 马帝华 马军德 马翔锋 马伯涛 马光耀 马楚臣 马笑天 马俊图 马云龙 马跃飞 马华山 马健平 马惊涛 马迪声。武(行政、军政类): 马钰铭 马仕文 马龙权 马奇峰 马尚能 马扬帆 马策鞭 马文飞 马云飞 马到成 马俊青 马浩天 马登宝 马登云 马 昱坤 马驣升 马岚清 马君圣 马焱宏 马宏远。以上名字大气优雅,寓意吉祥,气势磅礴!希望对你有帮助!
河北省石家庄藁城区南营镇农业补贴款到了吗?
国家已经下发。国家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部分财政支农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6年有关农业专项转移支付部分资金提前下达各有关省,包括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补助资金等,要求各单位加快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
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是指针对于国内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综合支持。
改革从“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到将“三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补贴)整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再到对渔业油价补贴进行调整。中国中央层面上的农业补贴政策,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农业部介绍,目前中国中央层面上的农业补贴项目有50多种,在接下来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中,对绝大部分的农业补贴政策都将做出大力度的改革、调整。
像业内关注的“目标价格”补贴将会由大豆、棉花,扩展至三大主粮,而“三补贴”整合试点将在2016年向全国范围内实施。目前,中国农业补贴基本上实行的是“普惠制”,下一步改革的大方向,将会向种粮大户、种粮能手和其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简单而言,就是谁种地谁种粮,国家才会给谁补贴。
并不是像现在,只要在农村承包了耕地,就能享受各种种地、种粮补贴。
不过,从去年有关部门针对棉花、大豆推出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今年实施的整合“三补贴”试点来看,新的农业补贴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目标价格”补贴的矛盾在于,从理论上讲,改革的方向很对,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甚至抬高了补贴成本;整合“三补贴”后带来的问题是,拥有承包地的很多农户,都开始筹划着提高农地租金。前述接近农业部的专家分析表示,虽然“目标价格”补贴、整合“三补贴”两类试点改革,都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但整个农业补贴改革向种粮大户倾斜、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向规模经营倾斜的大方向是对的,未来还需要积累一些试点地区的经验,才能对整个农业补贴政策进行重大改革。普惠制弊端目前中央财政对农业实施的各种补贴政策,主要都是以“普惠制”的方式实施,比如自2002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的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简称“四补贴”),以及2004年以来,陆续推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简称“托市政策”)。
这些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都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表示,2013年仅仅是“四补贴”,中央财政对口农民的直接补贴就高达1600多亿元。而在实施“托市政策”当中,中央财政为种粮、种地农民,为农村养殖户,所支付的各种补贴性收入,总计数额就更为巨大。
如果再加上其它名目繁多的各种农业补贴,现在中央财政每年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超过1万亿元。“四补贴”和“托市政策”实施十多年,目前已经暴露出诸多矛盾和问题。
“四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要是拥有政策性承包地的农民,不管种不种地,种不种粮,每一亩地,每年基本上都可以拿到90元左右的国家补贴。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有的农民拿到补贴后,转身去城里打工了,而靠租地种粮的人,又享受不到种粮种地补贴。
“托市政策”出现的矛盾是,国家逐年提高主要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现在国内包括两家在内的主要农产品价格,都比国际价格高出一大截,而国家储备的粮食又由于各种原因卖不出去,导致国内整个粮食市场出现扭曲,粮油类加工企业叫苦不迭,国家财政也是因此严重受损。在“四补贴”和“托市政策”之外,近些年国家推行的农业保险补贴、农产品加工补贴、渔业柴油补贴、畜牧良种补贴等农业政策,也出现各种各样矛盾、问题。业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应该及早对“普惠制”的补贴办法进行大力度改革。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就提出建议,国家应该尽快改变“普惠制”的农业补贴方式,减轻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让真正种粮种地的主体能从中受益。前述接近农业部的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在最近几年全国两会代表的议案、提案中,有不少都建议尽快对“普惠制”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改革。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方面,也先后进行了大量调研,在此基础上,才先后推出棉花和大豆的“目标价格”政策试点、整合“三补贴”试点、渔业油价补贴调整等政策。预计更大范围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将在2016年展开。新改革隐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方面是在去年四五月,先后公布了棉花、大豆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目标价格”政策试点一年多后,相关部门发现,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目标价格”补贴也并不算完美,而且还存在像操作难度大、实施成本高等较为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新疆是去年实施棉花“目标价格”的试点地区,政策的要求是,棉农要到政府指定的特定机构交售棉花,才有权利享受到“目标价格”补贴的好处。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认为,这样做的坏处是,政府给指定的棉花收储机构带来垄断性机会,而一些收储机构还可能通过对棉花压级压价及其他方面的寻租,来盘剥棉农利益,甚至还使国家支付大量额外补贴。马文峰认同“目标价格”补贴的大方向,但认为现在相关部门出台的棉花、大豆补贴政策,有悖于市场化改革的初衷,他建议,政府应该只按种植面积对棉农进行“目标价格”补贴,这样操作起来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实现充分市场化。前述接近农业部的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从去年的执行情况来看,除了操作困难、成本太高,还出现了棉花价格下降、农户和收购机构串联起来骗取补贴等问题。对于马文峰提出的按种植面积补贴办法,该专家的说法是,单纯按面积、按产量、按销售量,去补贴种植农户都会有漏洞,目前相关方面正在积极筹划对“目标价格”补贴措施做进一步的改进。据悉,按照国家发改委等方面的计划,在对棉花、大豆的“目标价格”试点取得成功经验之后,下一步将对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食糖等品种也实施“目标价格”改革,再往后,将会对小麦、水稻也推行该项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目标价格”政策比较适用于棉花、大豆、糖等非主粮品种,而对于三大主粮,尤其是小麦、水稻两大口粮,官方应该持审慎态度,以免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与“目标价格”实施的情况不同,今年5月农业部、财政部联合推出的整合“三补贴”政策试点、7月推出的渔业油价补贴政策,目前都还没显现出同样复杂的问题。不过,经济观察报从山西、河南等地也了解到,现在拥有承包地的很多农户,已经开始筹划着提高耕地租金,以此来弥补整合“三补贴”后带来的“损失”。对于下一步农业补贴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前述接近农业部的专家补充表示,整体上,农业补贴改革将会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倾斜,大的目标还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对于新的改革中还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将会在继续探索新型农业补贴措施的基础上,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解决损害国家和农民利益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