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
葵花宝典(辟邪剑法)是金庸世界中见效最快、基础要求最低的武学秘籍,林平之用它完成了逆袭,东方不败也用它打遍天下无敌手。在拜占庭历史上纳尔塞斯公公升级无敌统帅也好比练了葵花宝典,他老人家68岁时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从太监总管变成了无敌统帅。
公元552年纳尔塞斯带着15000多名拜占庭战士来到意大利半岛,试图从东哥特人手中收复故土。东哥特人的老家在顿河、第聂伯河之间的草原上,和西徐亚人有亲戚关系,骑兵冲锋是他们祖传的技术。东哥特人对拜占庭军队也不陌生,拜占庭军队中也有大量的哥特人战士充当骑兵,双方尔虞我诈、互相争斗多年,可以说都是老熟人了。
但纳尔塞斯却不按套路出牌,他用当年罗马人引以为傲的重装步兵击败了哥特人,成功地完成了复仇。在当时的拜占庭军队里骑兵已经成了主力,大量蛮族骑兵其中,纪律性荡然无存。为了省钱,查士丁尼皇帝特意下令拜占庭军队可以在意大利半岛随意抢劫。因此拜占庭军队要想完全克隆当年的罗马军队难度很大,东哥特王托提拉也不认为纳尔塞斯会用步兵当主力。托提拉在塔吉纳会战中给哥特人制定的战术是把重骑兵放在前列,直接A过去,步兵随后扫荡战场。
纳尔塞斯严肃了军纪后,在开战前命令骑兵主力下马,在正面组成了长枪方阵。在两翼,纳尔塞斯地准备了4000 名弓箭手,并将重骑兵配置在后面充当预备队。此外他派遣了50名步兵战士精选的重型步兵占领了战线左翼的一座小山,这样可以防护自己的侧翼。由于战场是狭窄平坦的谷地,哥特人的骑兵难以迂回进攻,纳尔塞斯的战术赌的就是对方会用骑兵正面冲锋、步兵跟进的三板斧。
在会战正式爆发前,托提拉果然忍不住,想要夺取制高点。他派出的重骑兵被“比肩而立,列成方阵队形”的拜占庭步兵拦住,反复冲锋,但没有效果。拜占庭守军“以他们的盾牌构成屏障,并向前投掷标枪”,打得哥特骑兵的战马“一点也不服从他们的驱策”,纷纷后退。
这场前哨战就是整场会战的预演,开战后,哥特人的重骑兵像洪水一样冲了过去。但在拜占庭人用长矛组成的方阵面前,就像洪水遇到了大堤一样被拦住。哥特人的骑兵发起狠来,不断冲锋,但越冲锋他们的损失就越大。因为这样更方便拜占庭两翼弓箭手的射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哥特骑兵的损失越来越大,士气开始低落。纳尔塞斯乘机发出了进攻的信号,两翼的重骑兵从弓箭手身后冲了出来,像左右开弓的重勾拳一样打在哥特人的军阵上。拜占庭的步兵也举着长矛前进,把拦路的哥特骑兵扎成了肉串。哥特骑兵不得不撤退,在撤退路上,他们又和自己的步兵自相践踏。纳尔塞斯在这场会战中通过精密的算计,让部下的武器发挥出了最大的效果,灭亡了东哥特王国。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