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西方是一种蔚蓝色的文明,这是区别于东方黄土文他的一种说法。于是,1840年,在中国的沿海线上,我们看见了飘着西方旗帜的战舰。毫无疑问,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侵略,于是,所谓的蔚蓝色文明变得野蛮而可怕,但对于西方人来说,这则是一种探险的精神。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郑和下西洋的伟大的时候,却忘记了是哥伦布第一个将西班牙的国旗插在了美洲大陆之上。而哥伦布也便成为了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名海盗,他贪婪而残忍!
毫无疑问,哥伦布绝不是第一个海盗。据说有了海船之后就有了海盗,所以海盗真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十三世纪时期,那时在地中海区域海盗肆无忌惮,主要以腓尼基人与后来的迦太基人为主。于是,希腊史学家布鲁达克给海盗下的定义是非法攻击船只以及沿海城市的人。但是,由于海盗本身的侵略性在许多时候非法也变成了合法。在影片《300》中,海盗则变成了波斯人,于是,打劫商船正式成为了一种侵略。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侵略其实都是一种海盗行径。在中国明朝,最让人感到头疼的自然就是倭寇,东边沿海常年遭到了倭寇的袭击,于是便有了许多关于抗击倭寇的影片。在影片《新忠烈图》中,在抗击倭寇的过程中谱写出了一个个的英雄形象,更别说已然深入民心的戚继光将军。但事实上,日本人真正的政治性海盗行径还是在我们的清末之时,《甲午风云》中,中国水师的失利标志着日本海盗真正的强大。
其实当海盗以国家军队形象出现的时候,我们时常并不把他们称之为海盗,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这群海盗的强大是没有任何神秘感的,没有任何传奇色彩可以让人讲述的,换句话说,政治已经比海盗本身更具有某种可说性,而海盗无非只是一个工具,用来侵略的武器。于是,人们更乐于接受那种无政府主义的海盗,而在历史上,有一个民族,他们也许天生就是海盗,虽然他们有着自己的社会阶层,但最让人们记起的还是他们的海盗行径,他们的强大足以追逐整个欧洲。他们就是维京人,被称作北欧海盗。
在公元八、九世纪的时候,维京人以强悍的海盗行径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以至于许多国家只能依靠交纳赋税来寻求片刻的和平,北欧海盗可以说是整个欧洲的统治者。也许由于他们过于强大,于是在向来以幽默著称的法国人心目中,维京人所缺少的只是一个“天下第一懦夫”。在动画长片《高卢英雄之北欧海盗》中,懦夫的成长事实上是对海盗英勇的一份崇拜之情。于是,我们可以想象,海盗虽然凶残,但他们同时也是其它被搔扰民族勇敢起来的催化剂。
关于维京人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条竟然是他们的海船早于哥伦布到达过美洲,关于这一点,据说有一块美洲的石头可以证明。当然,这件事便也触发了导演们的灵感,于是《开拓者》一片便产生了。一个被印第安人养大的维京人将如何面对本族人的暴虐,这是影片最大的看点之一,维京人的天性到底是如何的呢?顺便说一句,维京人是他们的自称,有着双重意义,第一是旅行,第二是掠夺,也许这便是西方文明之所以迅猛发展的主要精髓所在。
在许多影片中,海盗都是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但事实上许多人都幻想成为海盗,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海盗是极具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的。于是在影片《寻找梦幻岛》中,作家巴里从一群玩海盗游戏的孩子身上获得了灵感,创作出小飞侠彼得·潘这个人物。而直接将海盗视为偶像的人绝不仅仅是孩子与充满童心的作家。在影片《风流海盗》中,美女曼纽娜便爱上了臭名昭著的黑海盗,以至于追求她的游吟诗人不得不假扮黑海盗。当然,最后影片中的真海盗终归不脱俗套的成为了邪恶的代名词。
海盗成为人们潜意识中追求自由的目标,那么真正的海盗又是什么样子呢?于是,导演们开始了对海盗直接的描述,以满足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与浪漫情结。当海盗成为主角的时候,我们的海盗与残暴等邪恶的词汇便失去了联系,取而代之的自然是英雄与正义。影片《海鹰》中,绰号为“海鹰”的船长依靠自己的勇敢与正义赢得了大使女儿的芳心,其实这是一个海盗回归的故事。而在影片《公主新娘》中,海盗则完全变成了营救公主的侠士。所以这些影片虽然以海盗为主角,但实际只是在侠客身上赋予了一个更具传奇性的身份而已。
其实早在1951年,一部名叫《土海女霸王》的影片就开始对海盗这个身份有了新的诠释。一名女海盗追求自主反抗男人世界的故事势必对海盗题材的影片造成不小的冲击力。而把女海盗身份做到极致的影片当然是《割喉岛》。虽然此片列入了历史上最赔钱的电影之列,但毫无疑问,此片中的女海盗在闯入男人世界的同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对财宝的兴趣无疑更具有人们观念中海盗的特征。于是,这个女海盗可以说是海盗中的一个女性版,其实是非常具有可看性的。
海盗题材的影片一般都极具票房号召力,但毫无疑问,真正将海盗形象从人们长久观念中剖离出来的只有约翰尼·德普所饰演的杰克船长。华盛顿邮报评价:约翰尼·德普是观看《加勒比海盗》的最好理由,我们由此也不难想象,杰克船长这个角色对于影片的成功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杰克与以往银幕上出现的所有海盗都不一样,他落魄,并不残暴,甚至有时候胆小如鼠。更重要的是,这个海盗竟然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船。但是,杰克却具有海盗最根本的特点,那就是贪婪与狡猾。约翰尼·德普用一种全新的演绎方法塑造了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海盗形象,于是,全世界的人便为此而疯狂。
事实上,《加勒比海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此片几乎涵盖了所有海盗片的情节要素,有关正邪的对决自然不必细说,寻宝向来是海盗影片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也恰恰反应了海盗们贪婪的本性。而奇幻也是海盗影片中时常涉及的领域,由于海盗们生活在海洋中,所以他们几乎一生都要面对大海的神秘与生与死的考验,所以这种神秘的传统是由来已久的,于是奇幻自然成为海盗影片中最大的看点。维京人的海盗生涯中就有许多神秘的仪式,例如“海盗的葬礼”等等。
除了情节上的想象力足以引起观众的兴趣以外,有关海盗生活的细节同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如果说海盗们对海洋的神秘充满了好奇,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海盗本身就是神秘的,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作派,他们的勇敢与邪恶,这一切都吸引着观众们的眼球,而这背后所传达出来的则是海盗们的无政府主义,自由随性的释放,于是,残暴与邪恶的本性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淡化了,而那种与海洋搏斗的勇气,神出鬼没的行径以及自由奔放的性情则被人们津津乐道。
无论是人们对海盗的印象还是海盗对海洋的感情,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勇气,自由与神秘这类的关键词汇,神秘未知引发了西方世界的探索精神,而勇气与自由则是这种探索行动的保证,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西方所谓的蔚蓝色文明其实是一种海盗文明,而事实也证明,欧洲在对美洲亚洲以及非洲的侵略中,海盗精神扮演了何等重要的角色。于是,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东方电影中少有经典的海盗作品出现。也许正是那些游走于地狱与天堂的探索者们造就了今天西方国家的强大,在这个意义上,海盗题材的影片不仅仅是票房的保证,恐怕还在潜意识中传承了西方那种肆无忌惮的探索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