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go高智商选手怎么玩,网游道德委员会已经枪毙了20个游戏?
网络防沉迷,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如何用一句话惹怒游戏玩家?
天哪这游戏好恐怖啊!
橙光?没听说过,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玩吃鸡
你居然不玩吃鸡和王者?还不刷抖音?那你是几零后啊?
我给你推荐个游戏,迷你世界,比这好玩多了
这个游戏好幼稚啊,还不如玩王者
橙光这么多无聊的养成游戏还要钱,太黑了吧
(就那么点花还嫌贵)
这游戏好像xxx啊!
你这什么破阵容啊!应该换个祭司!
(老娘特么就不换)
这个角色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xx
我就是要放血,咋滴?
别玩xx,换xx
求佛!
有哪些单机游戏你一直在玩而且超过500个小时?
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是挺具有开放性的,在Win95/Win98电脑上常见的自带单机游戏:蜘蛛纸牌、空当接龙、红心大战、扫雷,在个人计算机尚未普及的80、90年代来讲,可能持续游玩时间不仅仅超过500小时(别的没得玩,其实也是没得选,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玩游戏的),甚至是超过1000小时。在XP时代的三维弹球,我自己也挺喜欢玩的,每次上课,或者在家时候都会玩,虽然但是已经出现了许多有趣的单机游戏,我三维弹球的累计游戏时长能有600小时吧。
然后这个问题中提及的一直在玩,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是持续玩,还是偶尔玩,毕竟由于生活的繁忙,偶尔玩也是延续着一直在玩的这种状态。就好像《魔兽世界》没有人真的AFK,有时间了大家还是会回来看看。
我看到很多人的回答中提及的,像《反恐精英》、《红色警戒》、《帝国时代》、《流星蝴蝶剑》等等,这类游戏严格意义上是联机游戏,并不属于单机游戏。
单机游戏就是人VS电脑的模式,像传统的RPG类游戏,《轩辕剑》、《绝代双骄》、《武林群侠传》这类的,以及MAXIS的《模拟城市系列》,以及牛蛙的《主题医院》,大宇的《大富翁》,这类的是纯单机,因为不含任何局域网、或网络对战的元素,当然上述这些游戏,个人的游戏时长均超过了1000小时。
单机游戏的话,就不能不提及沙盒类游戏,开放的游戏世界,像《看门狗》、GTA2、3这类的,其实《喋血街头》也算得上一款游玩时间非常长的游戏,不过游戏的内容非常的血腥暴力,又充满了恶趣味,玩这个也就是为了缓解生活压力,玩暴力游戏的人并不暴力。
从我个人来讲,目前一直在玩,且累计时长已经1000小时了,应该是《模拟人生3》,这种模拟经营类的游戏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像之前提过的《模拟城市》、《主题医院》,游戏时长早已超过了题中的500小时,只是由于画面的原因,被我雪藏已久。
游戏三大俗套,“枪、车、球”,三者随意挑出来一款,都可能会有很多游戏时长超过500小时的忠实粉丝。让我各选一款知名代表作的话,那就是《重返德军总部》,《极品飞车3》,《实况8》。换做你,你会选择哪三款呢?
游戏圈公认的难入门游戏有哪些?
所谓有挑战性才能抒发玩家的激情嘛,喜欢太空科幻题材的玩家,应该都有接触过
《EVE》这款经典大作。1、太真实
应该说是太现实,太残酷,游戏开始你啥也没有,就是挖矿挖矿挖矿,长时间的挖矿,不停止的挖矿,不眠不休地挖矿,然后就是建造飞船,如果你的飞船被击毁了,那么,只能从头再来,挖矿挖矿挖矿……望着以及的心血毁于一旦,想死的心都有了,没办法,还能怎么办?挖矿呗!参战的结果往往就是一爆回到解放前。
2、入门太难,对新手极其不友好
打开游戏就是眼前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两年玩家才算是萌新也就是正式入门这款游戏,如果有人带着玩的话还好,要是没人带,嘿嘿,自己琢磨去吧。
3、这款游戏让你感觉智商前所未有的不够用
这款游戏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这一大堆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虽然游戏内的宇宙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大战,但是它的节奏反而不是很快,在一些大的会战中不仅要听从指挥官的调遣,还要随机应变,面对眼花缭乱的屏幕这门是让人脑细胞先死一半。
4、太费时间
这款游戏所费时间不是一般游戏能够比拟的,LOL膀胱局根本不算什么!一场大战下来最少也是十几二十几个个小时,多则持续几天几夜,几个月就能让你的某个英雄练的炉火纯青,但是两年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小白。
5、没有规则
这款游戏的难度有时候就在与没有规则,它是高度开放的,没有既定规则,玩家们遨游在夜空里,看似宁静的宇宙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利益冲突,玩家们组成联盟,各个联盟有组成更大的利益集团,他们互相争夺资源、星域,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加入任何一方利益集团,选择海盗,反正没有规则。
作为鄙视链顶端的游戏,沙盒网游的天花板,玩家忠诚度极高的神作,这款游戏虽然上手难,但是它会让你感到此生无悔入星战。
《星际争霸》依然是非常难上手的游戏之一,这一点上毋庸置疑,其实这不光是《星际争霸》的问题,其实RTS类型的游戏整体都比其他类型的游戏上手难度要高,而《星际争霸》算是流行的RTS游戏里面上手难度比较高的一款了。
《大航海时代Online》《大航海时代Online》这是一个mmorpg游戏,你们肯定觉得不是很难,但这个游戏真正难得地方在于你进入游戏之后你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这个游戏恰恰就是因为他得开放性让人进去不知道该干什么,所以真的很难,但一旦找到目标就好了。
《堡垒之夜》《堡垒之夜》不同于传统得射击游戏,这个游戏因为搭板这个设定,让很多又射击游戏经验得人都没有办法很快上手,而且因为这个玩法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所以很多人也不能一下子就适应。
《彩虹六号》彩虹六号是土豆旗下的硬核游戏,玩法5v5,有人质,爆破,肃清玩法,彩虹六号不是一般的fps游戏,游戏需要前期侦查,防守反向侦查。而且游戏内所有的建筑可以进行破坏,每个干员的技能不同用途不同。用不好技能多半会死的不明不白。而且游戏地图大,难记,对新手一般来说体验都是极差的。需要挨过新手期才能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还有剩下的黑魂系列、血缘、只狼,不过在我看来是数值让游戏表现的很受苦,而不是玩法上的问题……
七彩虹gt240能玩csgo吗?
七彩虹gt240不能玩csgo。
这张显卡什么都玩不了,如果有人推荐你买这张显卡马上举报拉黑。gt240是2010年生产的低端显卡,现在已经2022年了,这张显卡的驱动早已停止更新。之前NVIDIA将9800GTX+更名为GTS250时,NVIDIA还有意将9800GT更名为GTS240,不过由于网友的一致不赞同最终9800GT无缘GTS240这个名字。
日常生活中你会感到孤独吗?
hello,大家好,这里是执生评论。
人到底需不需要孤独?
孤独,真的可以享受吗?
孤独,又该如何理解它呢?
我为什么要说“享受孤独”这种论调具有危害性?
孤独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吗?我可以一概而论讨论孤独吗?
本文3151字,将花费8分钟,提升你对“孤独”这个概念的认知。
如果把你放在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豪车有豪宅,有欣赏不完的美丽风景,每天都有无穷无尽的美食佳酿,换不完的品牌服饰,还有满足你娱乐的各种设施,但除了你之外,没有其他人存在,甚至没有动物的存在,也没有一本书,没有任何可以交流的事物,在这样的世界里,你会感到“享受感”吗?如果让你一直活在那个世界里,你接受吗?
你仔细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即使【满足】了一个人那么多的【需求】,只有一个人的世界,是恐怖的。
上面这句话有两个词值得注意——满足和需求,我们应该从这两个词语为出发点,去思考“孤独”。
人的发展历程离不开交流和合作
史前人类,还没有那么强大的能力改造自然,他们在不那么容易受狼虫虎豹捕杀的山洞里群居,女人们结伴去摘果子,男人们结队带好武器去打猎,从那个时候,人类就开始了交流和合作,因为这些交流,催生了语言的出现,这些出生入死的合作,也是人类情感的萌芽。
那些不善于交流和合作的基因,早已被大自然所淘汰了吧?
也就是说,活在2020年的我们都继承了这样基因。
这种基因演化到现在,成了一种需求,它和水、食物、阳光一样重要,我们必须要满足它。不然,我们就会陷入不好的情绪当中,不是吗?
人到底需不需要孤独?
当今社会,很容易把“独处”和“孤独”两个概念搞混,然后侃侃而谈一些不接地气的大道理。
图片来源网络,这样的文字随处可见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独处”和“孤独”是不一样的。
独处——一个人单独生活(一般指一个人的主动选择)
孤独——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独处也是一种生活需要,考研的人独处学习、作家独处写作品、木匠独处造家具、小学生独处写作业等等,这都是一种主动选择,从我自身举例子,我太喜欢独处了,我可以看书做笔记,可以屯好食物打一整天的游戏,如果把我放在一个人很多的环境下,我反而更不自在些,我要花很多精力在我认为没有必要的小事上。
选择把独处当做朋友的人将通过考验,并最终体验到与独处做朋友的巨大好处——成功、自律、耐心、自信、处事不惊。与独处做朋友的人会进入良性循环,并借助“滚雪球效应”,成长越来越快,积累越来越多,收获越来越多。
也就是说独处可以让人更专注,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做自己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而孤独呢,通常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孤独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它是一种综合因素的产物,是每个人所遭遇的主客观环境中的种种不利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它可能来源于童年情感的缺失、自卑心、过于自恋自傲、得心理疾病、重大意外得影响、无法与环境保持良好的关系等等。
小编讨论事情有个习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我们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讨论吧~
例子1、一个女孩,发育完整,心智正常,母胎单身,今年二十六了,北漂,独居,她想要一个男朋友。
例子2、一个男孩,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忙,在外地,从小到大父母从未有过什么关心和温暖,他很孤独。
留守儿童
例子3、刚毕业的小明进了家新公司,公司员工年龄都很大,都是有家庭的人,每天讨论一些养孩子和买车的话题,小明感到在这家公司相处不到朋友,感到很孤独。
例子4、阿杰年少成名,很火,火遍亚洲,虽有一些朋友,但因为社会地位的改变与他们渐行渐远,有几个圈内朋友但感觉没那么走心,路人向他要签名的时候,他感觉很孤独。
例子5、海哥是个诗人,他是个理想主义的人,内心中总有世外桃源,现实的一切与他的向往格格不入,他有才气也孤独,甚至想要自杀。
例子6、乔爷的智商很高,很少与周围人交流,他是个天才,创造出影响世界的东西,人们因为他的成就对他喝彩,他没有因为这种众星捧月而感到高兴,反而更孤独了。
例子7、76岁,男,丧偶,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只过年才回家,除了过年,其余时间老人都一个人。
空巢老人
例子8、22岁的他平常看读书,他思考宇宙、人类发展、世界历史等,准备报考哲学系,他换了很多女朋友,但没有用一个能和他交流到一块。
例子9、梅梅很单纯,被骗过好几次,不管在职场上还是爱情里,她都保持戒心,只有家人能让她一诉衷肠。
例子10、他是个海外华侨,二十多随父母来到海外,如今60了,想念故土,时常想回儿时的地方看一看。
1是单身孤独,2是情感缺失型孤独,3是人际交往型孤独,4是名人型孤独,5是思想境界过高型孤独,6是天才型孤独,7是情感缺失型孤独,8是文艺型孤独加思想境界过高型孤独,9是心理创伤型孤独,10是思念故乡型孤独。
还有很多种类的孤单,因为孤独症、创作、科技发展太快等,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从上面不难看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需求的缺失
也就是说,孤独的本质是一种缺失,我们的这种需要和食物、水、阳光同等重要,你饿了三天,你会说享受饥饿吗?如果你好久没喝水,你享受“渴”?
极端一点说,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要享受孤独吗?你要他们去享受什么?
人类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亲密关系》米勒·罗兰著
综上所述,首先我们应该分清“独处”和“独孤”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其次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孤独是一种需求的缺失,当我们处于孤单时,我们会陷入一种负面情绪,它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谈不上什么享受一说,“享受孤独”更像一种毫无营养的鸡汤,它本质是一种消极态度,它麻痹人对自我的感受,我们应该以一种更积极阳光的态度去面对“孤独”,去尽力的改变它!
“享受孤独”这种论调的危害性
有的人说了,有的孤独涉及很多因素,是无法改变的,这点我十分认同。但这也不是我们去”逆来顺受“和”麻痹自我“的借口,一个人需要清晰的了解自己的需要,这点非常重要,”享受孤独“的论调会让人麻痹 ,在拒绝这些负面情感的同时,我们事实上也把喜悦、感恩、幸福的感受拒之门外,因为我们麻痹的是自己的内心。
“享受孤独”是一种懦弱,是一种逃避。
总而言之,“享受孤独”这种论调本质是一种消极行为,认识到孤独的问题所在,是我们接纳自我重要一步。
为何当今社会总传播出“享受孤独”的论调?
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网民人数的激增,网络自媒体成为舆论场上的主导力量,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2016年7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就达到了13.04亿,用户能在自媒体网络上畅所欲言,自媒体的受众不一样,文化程度也层次不齐,这就导致了自媒体内容的良莠不齐,甚至很多内容都是裹着“华丽”的外表,实际稍有批判思维的人,稍加思索,就能看出一些内容的问题。
来自网络,这样的文章随处可见
如上面图片所述,很多文章都是“拿来主义”,或者断章取义,或者名人根本没说过这种话。
“孤独”、“自由”和“自己”,这些复杂的概念是三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吗?
这些言论裹了成功励志的学的皮,讲着一些心理学的内容。实际毫无营养。
“享受孤独”这一言论的出现,一方面来源于大众对心理学的了解非常少,一方面来源于鸡汤文的泛滥,在什么领域都要“搅合”一下。
凡是鸡汤文设定的主题(挖的坑),就像给你出了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无论你怎么选,结局都一样:毁灭你的论点,让你重塑三观,它会一层层抽你的筋扒你的皮,直至你服气。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文章内容如同食物,有“富含营养”的,就有“毫无营养”的,有“新鲜”的,就有“腐烂”的,学会批判的思考,尤为关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结,一、“独处”和“孤独”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可以“享受独处”,但绝非“享受孤独”,接纳孤独,解决孤独才是良策。二、“享受孤独”这种论调本质是一种消极行为,三、学会批判的思考很重要。
大多数人把独处当成了孤独,这是非常搞笑的。
站在对的立场,讨论事物的本质,抛弃天真的幻想,拥抱残酷的现实,可以关注一下我喔,我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有意思有深度有营养的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