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指1789~1794年法国爆发的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有其现实因素与直接因素。
现实因素是以国王路易十六为首的第一等级(僧侣)、第二等级(贵族)的特权阶级与第三等级(农民、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即平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统治与反统治的斗争势在必然,一旦时机成熟,必定爆发。
直接因素是国王召开的三个等级会议,使双方矛盾激化,成为引发大革命的导火索。
法国在18世纪末期,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农业占主导地位,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较大发展,许多领域都在欧洲大陆各国中处于领先水平。然而,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金融资本雄厚,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然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实行专制集权的残暴统治,等级制度森严,国民被分为三个等级:由天主教教士(僧侣)为第一等级,封建贵族为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为第三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特权阶级的人数只占全国人口的1%,却占有全国1/3的土地,且不用缴税;而且还利用手中的权力提高税收,设置关卡,千方百计压榨剥削人民。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国王路易十六,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加剧。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的主力;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而处于领导地位。
18世纪末法国的统治阶级已非常腐朽,国内政治腐败不堪,对外战争也是频频失败。“七年战争”中,法国丢失大片海外殖民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政府财政陷入崩溃。后又因参与北美独立战争,军费剧增,导致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剧。1787~1788年,法国国内发生经济危机,生产萎缩,粮价上涨,社会益加动荡不安。这一切均已表明,法国的旧制度已陷入绝境,革命的爆发已不可避免。
迫于财政压力,国王路易十六决定召开已中断160多年的三级会议。1789年春,资产阶级利用召开三级会议之机,于会前积极开展政治活动,尤其是在选举三级会议代表和起草《陈情书》的过程中,大造舆论。会议的召开及其斗争,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正式开幕。出席会议的代表1139人,其中第一等级291人,第二等级270人,第三等级578人。
国王召开会议的目的是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而第三等级代表则趁机提出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改革,将三级会议变成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双方出发点迥异,遂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自行召开国民会议,宣布成立国民议会,拒绝征收新税,宣布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不久,参加三级会议的低级僧侣和自由派贵族开始转向第三等级,参加了国民议会。国王在局势失去控制的情势下,被迫同意三个等级代表在一个会场开会。7月9日,国民议会改称制宪议会,准备着手制定宪法。从三级会议到制宪会议,表明第三等级对国王的斗争获得初步胜利。
国王对第三等级的“过格”行为怒不可遏,遂秘密调集军队开进巴黎,企图解散议会,逮捕第三等级代表。国王的武力镇压,顿使矛盾激化,革命烈火喷然而发。
7月13日,巴黎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仅一天时间便控制了全城。14日,巴黎民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7月13日,巴黎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仅一天时间便控制了全城。14日,巴黎民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大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贵族利益的斐扬派取得政权,制定1791年宪法,召开立法议会,维护君主立宪政体,反对革命深入发展。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斐扬派统治,打倒波旁王朝,逮捕国王路易十六。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次日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但当政的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亦阻止革命深入发展,又不坚决抗击欧洲君主国家的武装干涉。
1793年1月21日,法国波旁王朝末代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1793年5月31日~6月2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专政的革命政权。新政权颁布了1793年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伦特派反革命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武装干涉;先后镇压忿激派和阿贝尔派,实行恐怖统治。激进的罗伯斯庇尔派陷于孤立。1794年7月27日,罗伯斯庇尔的敌对派利用革命政府群众基础的薄弱,发动“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专政,处死罗伯斯庇尔等90人,建立热月党人统治的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政权。
“热月政变”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转折点,自此,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过去。
1799年11月9日,法国发生“雾月政变”,军事独裁者拿破仑•波拿巴应运而生,承担起建立强有力政权和稳定内外局势的历史使命。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规模宏大、斗争曲折复杂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这次革命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结束封建统治,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封建体系,推动了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Netflix神话还能延续多久?
2014 年开播的《马男波杰克》,为 Netflix 吸引了一票忠实的粉丝。然而随着该剧走向尾声,属于 Netflix 的时代也将告一段落。
作为一家流媒体视频点播平台,Netflix 以一系列高品质的自制剧而被人们所熟知。
比如在 2013 ~ 2014 年间,该公司就凭借《女子监狱》和《纸牌屋》等剧集,在观众群体中树立了难以超越的形象。
【图自:Netflix,via TheVerge】
Netflix 首席内容官 Ted Sarandos 在 2013 年接受《好莱坞记者报》采访时称:该公司不希望在某些问题上反应过度,比如应对 Starz 等内容网络的竞争。
然而最近几年,随着各大内容提供商自建平台和推出原创剧,Netflix 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与挑战。同时,这也是寻求创造力和创作者的良好时机。
2019 年的时候,Bob-Waksberg 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称:前两季的内容有些得来不易,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好消息是,Netflix 似乎押对了宝。2015 年的时候,Sarandos 表示观众对原创系列的需求在增长。此外首席执行官 Reed Hastings 也将《马男波杰克》视作自己最喜欢的节目。
在 2015 年的财报电话会议期间,他甚至穿上了《马男波杰克》的主题毛衣。与此同时,Netflix 希望巩固大家对该公司的信任,并继续深入地研究观众的口味。
第二季开播后,观众评论称《马男波杰克》是一部聪敏、趣味、有诚意的动画系列。S2E07 的《黑夜来临》(Hank After Dark)等集,更是赢得了许多的奖项。
2015 年 7 月,Netflix 在娱乐界站稳了高位,但也让竞争对手眼红不已。时代华纳前 CEO Jeff Bewkes 回应称,该公司不希望自家辛苦创作的内容给他人作了嫁衣。
2015 年 9 月,21 世纪福克斯 CEO James Murdoch 宣布,该公司正在改变面向 Netflix 等数字流媒体服务的内容销售方式。对于此事,Netflix 高管也是心知肚明。
在购剧成本大涨之后,Netflix 的长期债务开销也开始高企。作为应对,该公司在保持原创动力的同时,开始引入更加多元化的节目,比如电视真人秀。
然而在 2018 年的时候,《马男波杰克》已经播道了第五季,Netflix 的劲敌也开始发力,比如迪士尼也在酝酿推广自家的 Disney+ 流媒体平台。
华纳媒体在与 HBO Max 谋划新的战略,NBCUniversal 和 ViacomCBS 也正加紧准备。Netflix 必须继续增加其内容预算,并抬升债务负担,才能拿下《老友记》和《办公室》等热门剧集。
2019 年,Netflix 续订了《马男波杰克》的最后一季。尽管主创团队表示理解,但并不甘愿就此完结。
展望未来,Netflix 不见得会很快发生改变。毕竟《怪奇物语》和《猎魔人》等剧集的新鲜度和影响力,还是证明了 Netflix 的创新创造能力。
但在日渐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流媒体内容的市场,必将成为一片红海。
俄乌战争打成这样?
俄乌战争快进行了100天,现在的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首先普京没有想到战争如此旷日持久,当然俄罗斯为这场战争准备了最少八年,原本设想利用闪电战拿下基辅,就像当年拿下克里米亚和南奥塞梯,基本上是兵不血刃,只遇到象征性的抵抗,结果现在进攻受挫举步维艰伤亡巨大。其次美国和北约没有想到,俄罗斯真敢出兵,乌克兰如此抗揍,没有一触既溃,而且打得有来有回颇有章法,所以下了血本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实行了史无前例的制裁,忽悠西方的网红,诸如李根大尉之流去乌克兰蹭流量。
当然战争是国家实力的比拼,俄罗斯要粮有粮要枪有枪,乌克兰基本要靠援助,打下去只能损失更多的国土,现在法国和德国的立场有所松动,只有美国还想趁火打劫,国会刚刚通过的400亿对乌援助,绝大部分都落入了军工集团的腰包,他们喊打喊杀希望战争长期化,最可怜的是乌克兰的普通民众,运气好一点的去了西方当难民,运气差的只能当炮灰了。
美联储7月28号加息又会带来什么?
美联储加息后,意味着更高的利息回报和金融资产回报,这会导致新兴市场的国际资金,回头流入美国市场。
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美元流出,会使本国货币面临贬值压力。
近期举行的“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从6.3跌至6.8左右,“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元指数走强,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已经上涨约8%,日元、欧元、英镑对美元也都大幅贬值”。
对于像中国一样的新兴市场而言,货币快速贬值隐藏着巨大风险。比如,在1994年的美联储加息周期中,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迅速贬值,其中墨西哥尤甚,货币大幅贬值,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大量资本从墨西哥流出,国际收支情况恶化,直接导致了墨西哥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货币危机。
实际上,美联储只要向市场抛售美元国债,就可以回收美元,当市场上流动的美元减少时,美元的融资成本就自然上升,如此就实现了加息。
而美联储回收美元,可能会减少流入股市的资金,股市也就相应下跌。
举例而言,互相联通的几个水池,就像股市、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如果从一个水池里抽掉一部分水,其他水池的水位也会相应下降。
比如在1990年代末,美国同样经历了难以忍受的高通胀,为了应对通胀,美联储开启了加息周期,1999年6月开始,11个月间加息6次,共计1.75%。
当时美股处于高位,大量的资金涌入互联网概念的公司,在2000年3月10日,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达到5000点的高位,一年的时间上涨超过一倍。
加息周期,刺破了“互联网泡沫”,纳斯达克指数接连暴跌,之后两年被抹掉5万亿美元的市值,大量公司被清盘。
然而,现实世界的金融活动,远比理论更复杂。比如2015年12月美联储又开启一轮加息,在37个月加息9次,累计加息2.25%。这一次,股市却表现强劲,不仅修复就业市场,通胀的压力也得到缓解。
为何1999年加息会使股票大跌,2015年加息却不会?经济学家对此解释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因为1999年股市存在泡沫,而2015年则少得多;也有观点认为,2015年加息时间更长,幅度更缓,没有过度刺激市场。
就当前这个加息周期而言,美联储加息以来,股市表现不佳。道琼斯指数连续七周的周线下跌,是20年来最长的跌势;纳斯达克指数年初至今下跌超过20%。
如果加息的幅度比较大,经常会看到财经媒体上出现另一个词——经济硬着陆。
所谓经济硬着陆,中国也曾因为加息太猛而出现过。
中国经济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后出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下海、投资、经商、暴富,成为那个年代的关键词。
两年之后,中国开始出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甚至超过20%,广州等地出现大米抢购潮。恶性通货膨胀促使中国不得不加息。
然而,中国加息幅度太猛太快,从8%上涨到13.5%,两年左右时间加息550个基点。这一超高利率影响企业贷款意愿,新项目减少;也使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抽贷、惜贷、断贷,使很多在建项目无疾而终,成了烂尾楼。
最有标志意义的是当年的“海南热”崩盘。多年来徘徊在每平米1000多元的海南房价,在1992年暴涨超过5000元,1993年超过7000元。经历了1994年和1995年的加息之后,海南房价在1996年崩盘,萎缩程度一度超过80%。
激进的加息戳破了当时的房产泡沫,使个人破产,开发商资不抵债,银行不良资产爆表。海南出现一地烂尾楼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间倒闭的银行。之后多年,海南都在消化泡沫的代价。
经济硬着陆在中国经常被形容为“系统性风险”,而在当前美联储加息的进程中,也有人在担心重蹈覆辙。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资产管理部门近期发布报告称,美国经济“硬着陆”的概率大增,该部门首席投资官莎莱特(Lisa Shalett)在报告中表示,美联储仍准备加快政策收紧步伐,缩表行动也箭在弦上,通胀也被证明很顽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注意力正转向潜在的增长恐慌,甚至可能是彻底的衰退。
报告中认为,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27%,而3月份时的预期只有5%。
莎莱特认为,尽管美联储希望实现软着陆,但通胀压力几乎没有放缓,美联储还是面临着加快货币紧缩步伐的压力。再加上俄乌战争和中国抗疫封控等复杂因素,“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对于美国居民而言,加息带来最直接的痛感就是房贷压力的上涨。
根据房地美(Freddie Mac)的最新报告,美国五月第一周的30年房贷平均利率升至5.27%。而在两次加息之前,去年12月时仅为3.11%,而这一数字在短短一年之前的2021年1月时,仅为2.65%。
5.27%的最新利率也创下2009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21年1月时的纪录低点为2.65%。
根据数据公司“黑骑士”(Black Knight)计算,按照目前美国房屋均价,一套首付按照20%,贷款30年的房屋月贷支出占美国人收入中值的31%,是自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的最高比。
这一压力也传导到香港。由于香港实施的是联系汇率制,美联储加息后,香港金管局也跟进加息。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在经济仍未全面恢复、失业率偏高、许多市民收入受压的环境下,对部分正背负房贷者,加息将增添他们的压力及对生活的忧虑;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疫情对业务的打击仍在,全球供应链及物流运输也未完全畅通,经营仍然艰难,持续加息意味其偿还贷款的压力亦逐步增加。
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撰文表示,市场担忧美联储更快加息,会令信贷活动放缓和抵押贷款利率飙升,戳破这一轮地产热潮的“泡沫”。
值得一提的是,在货币政策上,中美之间出现分化。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中国则面临越来越大的降息预期。
由于疫情带来的压力,中国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为了稳住经济,中国逐步放开了限制了多年的房地产市场。5月15日,中国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按4月20日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计算为4.4%)。
换言之,按贷款金额5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估算,利率下调20个基点,平均每月可减少月供支出约60元,未来30年内共减少利息支出约2万元。
加息就是利率上升。
美元就是美联储印的,理论上美联储的美元无限,或者说天下美元出于此泉。
各大银行存钱到美联储,得到的利息更多,从美联储贷款,要还的利息多。
既然如此,那银行肯定会减少贷款,增加存款,这样吃到的利息多,要还的利息少。
银行手里的钱变少,那么从银行贷出来的钱就会变少。
银行里贷不出钱,就没那么多钱来投资。
没钱投资,进入股市的钱就会少。
进入股市的钱少了,股票交易总值就会变小。
没钱投资,就不能买设备,开工厂,注册公司,雇佣人。
所以设备没人买,会跌价,人才雇佣少,失业率上升。
生产设备跌价了,生产的商品就便宜,老百姓手里的钱就能买更多商品,现金就值钱。
现金值钱,利率又高,股票又跌,商品又降价大家就会把钱往银行里存。
天下美元涌入银行,最终会涌入美联储。
所以美联储加息,就是向天下人吸钱,让大家把钱放回来。
美元不仅仅流通在美国,还流通全球。
所以全球各地的美元就会回流美国,大部分美元回流了,依然放海外的美元就值钱,美元升值。
美元升值,同样多的美元能买更多的外国(非美国)商品。外国商品等于跌价。
外国商品卖美国跌价,卖本国不跌价,那么本国人民的钱就不值钱。美国人的钱值钱买的多,本国人的钱不值钱买的少,外国生产的大部分商品将被美国人买走。美国人等于搜刮了外国人的财富。
所以结论是美联储加息,美元回流,收割全球财富。美联储加息是为了降低通胀率。这里的加息是提高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别误会,这可不是我们存款的利息,而是银行和银行之间为了应急互相拆借彼此闲余资金的利息(同业拆借利率)。
加息是要将市场的同业拆借利率整体提高并维持在一定范围。联邦基金利率是由市场各大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综合计算出来的,每个银行都可以自己决定自己对外的同业拆借利率。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也可以调高自己的同业拆借利息,进而影响联邦基金利率。但如果市场的钱太多,各大商业银行有充足的钱互相借贷,就不会傻到向刚刚提高利息的美联储借钱,所以美联储想仅仅通过调高自己对外贷款利息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有时很难到达想要的加息效果。因此美联储通常需要使用其它方法辅助先回收市场的资金,让商业银行普遍缺钱,才能更快达到加息目标。
我们知道政府是没有权力印钱的,但他有权利发国债来借钱,而美联储是负责印钱的,平时主要通过购买政府的国债和向商业银行放贷向市场分发印出来的钱。美联储通过购买政府的国债,积累了海量优质债券,这些债券就是回收市场资金的重要筹码。那么是怎么通过债券回收市场资金的呢?例如美联储要加息一个百分点时,除了提高自己的拆借利息,美联储为了回收市场资金提高加息效率,就会开始向公开市场甩卖自己积累的海量债券,类似对着大街喊:“亲们,我有很多国家发行的优质债券,现在我要吐血低价卖掉我的优质债券了,你们有钱的赶紧花钱买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会观察各大银行间的平均拆借利率,等到这个利率提升了一个百分点的时候,我就停止甩卖咯”。
于是各大有资质的金融机构纷纷花钱抢购联储会手上的优质债券,金融机构的钱逐渐被美联储收入囊中,这种甩卖债券的操作,我们称为缩表。美联储提高自身对外的拆借利息再配合缩表的这样一波组合操作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可用于其它投资和放贷的钱变少了,银行就会更珍惜手中的闲余资金,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以较低利息借给别的银行了,假如哪个银行急着用钱,那么只能给高一点的利息,别的银行才愿意借钱给你。在金融市场上这个提高的银行间拆借利息指标的提高直接导致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就是所谓加息。
这个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还会进一步传播,话说加息后银行的可低利息借出去钱少了,向其它银行借钱的成本变高了,需要吸引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就会把存钱的利息稍微提高一点,这样除了贷款利息变高,我们普通人的存款利息也会变高,但加息真的不是为了提高我们存存款利息,只是顺带的影响结果之一,直接结果是让银行获得钱的成本变高。
银行获得钱的成本变高,会导致银行对外贷款减少,因贷款而衍生的货币就会减少,通胀压力因此获得缓解。美联储为了方便衡量调控效果,很粗暴地将由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组成的联邦基金利率上浮幅度作为调控目标。
2018年9月,美元走强,也带来了一波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
“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美元持续升值和美联储持续加息。”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胡荣分析,更深层的原因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趁着美元贬值,借债较多,远超自身的承受能力。因此当美元升值和利率上升时,他们无力偿还,导致货币和经济的崩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撰文分析,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波动明显,而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进一步扩大,增加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人民币贬值会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广泛的影响——首先是外资或受到汇率波动加剧的影响流出中国资本市场,其次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贬值压力增强,也不利于中国进口产业的长期发展。
俄罗斯为何突然说出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俄乌局势紧张之际,俄却突然说出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这是俄的一个强势表态,既是回应对日参与美西方一道对俄制裁的有力反击,也是对美西集团舆论的有力震慑。更是直接戳破日方索要夺回北方四岛的泡沫梦想。
日本不知好歹,盲目参与了美西方集体制裁俄罗斯,不但没捞着半分钱便宜,反而是自取其辱,遭来啪啪打脸,搬起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咎由自取!
但这还只是浅处,倘若日本军国主义思潮仍不知收敛,不思悔改,仍然一意孤行的话,广岛的毁灭性教训又将重来一次,不排除英勇无畏的战斗民族血性的核弹头发出最猛烈的怒火,再次砸向愚顽的倭寇岛!
哪些影视作品的穿帮镜头?
影视剧拍摄中有时一个镜头需要拍摄好多遍才可以完成,一镜到底基本上很难,所以就会经常出现一些穿帮镜头,有时是由于拍摄人员没有急时躲避照成的,但最搞笑就是由于拍摄不严谨造成的穿帮,完全是在考验观众的智商。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哪些可以笑到人肚子疼的搞笑穿帮镜头吧(其实潘金莲在遇到西门庆之前就屋里藏人了,武大郎早就绿油油的了)
(你这个没法看出来,得用心去感受)
(同志,如果我没有看错,你拿的是你男同事的证件吧)
(皇上可能是觉得刀捅得不够深,他帮忙又补了一下)
(换个颜色我就知道是你抢了空里的AWM吗?)
(这么粗的输液管?难道是病人身体里缺水?)
(红NIKE从不给人让路)
(不要怕,我是卧底,枪口我已经堵上了,伤不了你的)
(令狐贤侄,可不要说假话哟!也别问我为什么知道那么多)
(吐舌头是不可能吐舌头的)
(曹丞相,你看,这腿多白)
(看着我的眼睛,然后跟我一起想:没墨也是可以写字的)
(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悲伤吗?我明明扣了扳机呀,为什么我还活着?)
(知道这次行动为什么失败吗?因为你没有“脉动一下”)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讨论点关注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