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名叫姚懿玲。
王者荣耀“74星”玩家,王者荣耀全国比赛女子“十六强”,这样一个资深游戏玩家,来自武汉大学测绘专业2018级本科生。
并且,目前已经以优异成绩成功推免到武大直博研究生。
那么,她到底是怎么做到学习与游戏兼得的?关于王者上星,她自己又有哪些心得呢?
小孩子才会选,“学习”与“游戏”我都要
姚懿玲,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汉人,对于武大的了解可能要比其他同学更多一些。
高考志愿填报时,她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武汉大学测绘专业。
测绘专业,是武汉大学的王牌专业,武大测绘,常常也被认为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知名度很高。
来到武大测绘学院,果然名不虚传,各种先进的科研设备,让她庆幸自己没有选错。
在学习上,她没有任何放松,上课为了认真听课,她会打开时间管理软件,强迫自己不玩手机。
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她也会像高中一样,提前打印好PPT进行一些预习。
老师讲课时,她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下课再进行整理形成思维导图,理清整个知识架构。
当然,在大学只靠上课老师讲课肯定不够,所以,在课下她还会选择自学,这也是她取得好成绩的致胜法宝。
比如,在网上看慕课、做题目,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
就这样,她在期末考试时总是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作为一名工科生,除了学习,她还会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参加科研课题答辩、积极备考四六级,她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你如果以为姚懿玲只是一个会学习的“书呆子”那你就错了。
她不光会学,而且还会玩。
玩游戏,也是她课下减压的最好方式,一次偶然的机会“入坑”王者荣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学要学好,玩也要玩好,这可能就是姚懿玲的个性吧!
所以,她可没像很多人,只是随便玩玩,一直停留在钻石守门员段位。
她将游戏玩出了更大的“名堂”。
来到武大后,她加入了学校的电竞社(话说武大还有这种社团?我们学校咋没有)
后来,又由于优异的表现顺利加入了电竞校女队。
她最擅长打辅助位置,张飞、太乙真人(女生不都玩大乔、瑶的吗?)是她最常使用的英雄。
每一次团战,射手在她的保护下,完美输出,在她的节奏下,团队轻松摧毁对面水晶。
后来,她又报名参加了王者荣耀女子公开赛,并且还取得了全国“十六强”的好成绩。
可别看不起这个“十六强”,这对于非职业玩家来说,已经属于非常棒的成绩了,一点也不容易。
当然,玩游戏与生活一样,你不可能把把都能赢,时常会匹配到一些“坑”队友,不光游戏会输,还会影响心情。
对于这种情况,姚懿玲会赶紧停下来,不再恶性循环。
她知道,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队友,继而会导致输掉比赛。
哇哦,终于知道我为什么会10连跪了!
越输,越玩,输得越厉害!
而玩游戏,并没有耽误她的学习,她一直都很清醒,也分得清孰轻孰重。
目前,她已经以优异成绩成功被推免到武汉大学导航工程专业直博。
不得不说,实在是太优秀了!
然后,看到有同学在评论区留言说:“姐姐,带我上分”。
不过,游戏就跟我们的人生一样,想让别人带,自己首先得不那么“菜”才行,否则,想带也带不动。
最后,再谈一点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游戏”与学习,真的是“死对头”吗?
每次一谈到这个话题,我都会想起我的研究生导师,他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有点“另类”。
记得每到周末,他都会带孩子来办公室,你如果以为是来学习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人家父子俩是来打游戏的,一人一台电脑,玩得不亦乐乎。
可能很多人会说,孩子肯定是个“学渣”吧?你又错了,并不是,人家已经成功考上了南京大学。
所以说,很多情况下,游戏与学习并不是“死对头”,毕竟,孩子的生活中,不能只有学习,如果一味地让孩子去学习学习,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果,最终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那可能就会比较麻烦。
而游戏,正是孩子放松的调味剂。
很多家长之所以视游戏如猛虎,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没有办法或者没有时间去管理孩子,这可能会让孩子沉迷于游戏。
所以,“堵不如疏”,准确的做法不是直接杜绝孩子玩任何游戏,而是引导孩子适当、合理玩游戏。
反正,作为过来人,总是觉得作为孩子,很多事情,包括玩游戏,总是要尝试一下的。
只是或早或晚而已,有人在小学、有人在初中、有人在高中、还有人在大学,我大学室友是在研究生阶段。
从来不玩游戏的他,在读研期间由于过度沉溺于游戏,导致毕业延期了整整一年,他后来告诉我的时候,差点惊掉我的下巴。
“你?居然还会玩游戏?”
所以说,有些事,该来的总是会来,我们只需要引导即可,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参考文献:《直博!珞珈山下的74星“王者”》,武汉大学官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