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3,俄军目前还有多少架苏33?
苏33舰载机一共被制造了24架,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可以起飞作战的也只有区区10架而已。这不仅仅是俄罗斯海军舰载航空兵的缩影,也是其整体军力衰弱的缩影。
1987年,苏33舰载机的原型机T-10K-2已经制造完毕,且在1989年正式降落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这也就预示着,前苏联终于拿出了一款可以与美海军F14相抗衡的重型舰载机。
本以为,苏33还要进行大批量生产,并逐渐装备到库兹涅佐夫号,瓦良格号,乌里扬诺夫号航空母舰上。以在深海大洋上,获得与美海军分庭抗礼的局势。谁料想,1991年12月25日,前苏联轰然解体。截止到这个时间为止,苏33只被制造了24架,就匆匆而止。现如今,基本上快被米格-29K给取代了。
相比苏33的落寞,同样发展于T-10K系列原型机的歼15,就显得一帆风顺了,已经在辽宁号和山东号航空母舰上服役,并且还发展出歼15B,歼15D等机型。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啊!其实俄罗斯也不是非要米格-29K不可,想继续使用苏33的话,可以进口我国的歼15。
苏33战斗机的性能在前苏联解体之前制造的24架苏33,依然保存着80年代的航电系统,无数据链,无精确打击能力,基本上就是一型专用的空优战斗机。
该机的重量为19.6吨,在航母上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2.6吨,着舰时允许的最大重量为24.5吨。也就是说,在着舰时苏33舰载机连带飞行员只允许载重4.9吨,多余的重量要么放油,要么扔导弹。事实上,苏33是具备在远距起飞点,以最大重量起飞的,原因是前苏联做过这样的试验。
苏33安装有两台加力推力为12.5吨的AL-31F航空发动机,其空机使用推重比为1.27,60%内油+2中2近的空战挂载时推重比为0.95。而F14战斗机的空机推重比为1.4,空战推重比为1.08。由此可见,苏33舰载机的推力特性还不如双座版的F14舰载机。
在航电系统上,苏33舰载机安装的是N001雷达,只不过额外增强了对海探测能力。像L-150雷达告警接收机,SPO-15L导弹逼近告警系统,OLS系列红外探测器。基本上,与苏27的航电系统相似。毕竟生产于80,90年代,苏33舰载机的座舱还充斥着大量的仪表,人机功效极差。
苏33舰载机的现代化改进俄罗斯并非是不知道苏33的性能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奈何其军费开支有限,只能确保重点项目。即便如此,俄罗斯也准备对苏33舰载机进行现代化的改进。
主要是换装了加力推力为13.5吨的AL-31FM1航空发动机,加装了数据链新增了精确打击功能。至于N001雷达也是会更换的,在如今的强电磁干扰环境下,N001型雷达的作用和没有是一样的。
既然是现代化的升级,那么,升级之后的苏33就必须拥有与现代战斗机相抗衡的实力。要达到抗衡F18E/F的目标,仅仅以上的升级是远远不够的。
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加装电子战套件还是有必要。如果说,俄罗斯海军航空兵要放弃重型机苏33,使用中型机米格-29K的话,那以上的改进就没必要了。毕竟苏33已经服役了20多年,其舰体寿命也差不多该大修了。
个人觉得,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彻底放弃苏33,选择米格-29K;要么以现有的技术重新生产苏33,放弃米格-29K。其实即保有苏33,又列装米格-29K,对后勤造成的压力也比较大。
不过,考虑到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实力,唯一的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已经修了3年时间,还未服役。至于复产新型的苏33,那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综上所述,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可用的苏33舰载机也只有10架而已,妥善率仅为41%,这可以和印度空军战机的妥善率相比了。
等到苏33舰载机寿命走到尽头之日,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可真的是只能使用中型机米格-29K了。尽管俄罗斯放出消息称苏57的舰载版也在研发之中,不过空天军只准备采购76架苏57。从此可知,苏57战斗机也不被俄罗斯空天军所看好。暂不论,苏57是否可以改装为舰载机。轮到海军航空兵接收时,不知又到了何年何月。
那么,在这之前,俄罗斯舰载航空兵也只能混搭米格-29K和苏33了。总而言之,俄罗斯海军航空兵的实力下降是必然的。
事实上,就以俄罗斯海军如今的实力,不要说与美海军相比了,根本就比不上我国。与其升级苏33,研发米格-29K,倒不如向我国购买歼15的机体,拿回来安装AL-31FM1航空发动机和自己配套的航电系统,这样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也比较快,最起码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服役时有了可用的舰载机,总比无机可用来的要强一些吧。
由苏33的悲惨身世,对比到歼15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基础的三代机歼15,到三代半战机歼15B,再到电子战飞机歼15D。T-10K原型机总算是有了出头之日,不过其开花结果的地方是在东方。
从苏33舰载机的曲折服役历程可知,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才是维系一型武器稳定改进和升级的根本。只有国家强大了,经济,技术上去了,才有实力支撑起来一款武器装备研发,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和时间。
33舰载机的性能如何?
Su-33虽然是唯二的重型四代舰载机之一,但是其基本性能并不是特别出色。
就和早期的Su-27S一样,Su-33也有很多缺陷需要改进。然而苏联解体太早了,俄罗斯又穷的不行根本没心情玩航母,所以Su-33的生产数量也很少,改进更是几乎没有。现在俄罗斯甚至计划用MIG-29K替换Su-33。
(Su-33的雷达是N-001的改进型:N-001V,算上散热系统总重1吨)
苏联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史要比美国短得多,甚至军方可能都没有考虑过要专门研发四代舰载战斗机。
以Su-27为基础研发舰载战斗机的计划是苏霍伊设计局在1973年提出的,而Su-27的基本设计方案是在1971年确定的,原型机T-10-1于1977年首飞,原型机T-10S于1981首飞。然而在Su-27设计初期就决定以该机为基础研发舰载机,后来的Su-33也为上舰付出了不少性能上的代价。
中央升力体布局的战机质量分布更均匀,滚转惯量更大,滚转率较低。这个问题在Su-27上就有一定的体现,在全包线下Su-27的滚转率都不及它的对手F-15以及一票美式飞机。同样采用中央升力体布局的F-14靠着更大面积的襟副翼在滚转率上也超过Su-27。
Su-33增设了一对鸭翼,滚转率比Su-27还要低。而且由于空重增加,推重比也降低了。该机在飞行性能上相比Su-27S3几乎是全方面降级。
同时Su-33的可用过载也更低,只有8G。唯一的优点就是比Su-27多俩挂架。
(Su-27全挂载,总共10个挂架)
(Su-33机翼内侧多1对挂架,可挂载中轻型弹药)
(不过歼-15从来没有用过机翼最内侧的那组挂架)
侧面说件事,Su-33在苏联解体以后基本上是没有改进的,挂载的空空导弹也没换过,可以看作是一架20世纪80年代末水平的四代机。
2016年以后,俄军的Su-33曾随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叙利亚地区执行过任务,任务期间挂载的导弹也都是R-27ER+R-73的配置。
航电武器系统多年来无任务升级,与目前世界范围内服役的先进四代机比起来基本上是弱了一截。
除了能挂苏式超音速反舰导弹(苏俄传统艺能)
相比之下,歼-15虽然不挂PL-10E,但是PL-8也够用并且还能挂上PL-12,比R-27要高到不知道哪去了。
传统艺能也没丢下。
总之Su-33放到今天肯定是落伍了,T-10K发展处的舰载机也就只有歼-15能看下了。
那印度还有下一艘航母的建造计划吗?
低调好久的印度第一艘自产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近期终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虽然这艘中型航空母舰造了十几年,甚至中间还下水了好几次,但是迄今为止,“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依然没有完工,公开的影像显示,“维克兰特”号的工程几乎没有进展,其舰岛仍然保持“空空如也”的状态。印度希望“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能够在2022年交付印度海军使用,但如果这种拖沓的状态继续的话,则“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的服役时间将会是个谜团。
在“维克兰特”号航母止步不前的情况下,印度是否还有下一艘新航空母舰的开工计划呢?其实还真有,印度的未来航母项目已经被命名为“维沙尔”号,这是一艘预计比“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规格更大的航母。目前“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设计排水量在37500吨至40000吨左右,该舰长260米,宽度60米,使用滑跃式起飞模式,搭载舰载机为30架。“维沙尔”号航母计划排水量达到65000吨,搭载飞机将超过50架,印度希望实现弹射起飞,甚至加装核动力装置。
但是经过长时间闹腾之后,印度似乎也开始认清楚自己的实力了,早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印度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就已经宣称印度打算推迟第三艘航空母舰的开发工作,按照拉瓦特的说法,印度将调整其目标,潜艇部队将是扩充的优先项,其中包括大量的核动力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开工计划,而且印度还准备在海外布设更多基地,这都是印度海军转型的一种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沙尔”号航母将被搁置。
当然在外界看来,印度做出这一决定明显也是被迫的。为了维持所谓“大国海军”的脸面,印度一直打肿脸充胖子发展航空母舰,在历史上印度多次引进英国和俄罗斯的二手航母,现役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就让印度付出了23.5亿美元的改装成本。而现在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成本也已经暴涨至接近30亿美元,是原来预算的数倍之多。严重的成本超支,制约了印度的航空母舰发展计划。与此同时,技术发展的迟滞、舰载机配置的不全面,也让印度不得不放缓其航母的发展步伐。
事实上,在3月份的时候,媒体还报道称,印度海军计划向一家私人造船厂租借一个长为260米的泊位,这正好可以用于安置“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这份协议规定的租期为2022年至2030年,如此长的租期说明一个问题,即“维克兰特”号航母可能会处于长期没有战斗力的状态。既然印度海军都做这样的打算了,那么“维沙尔”号航空母舰就更加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哪怕印度能够拿到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方案支持,恐怕短时间内也只能是先看着别人家的航母咽口水了。
我欲封天大结局?
2个,许清陪孟浩到处旅游,后来孟浩要去找王麻子和苏老魔打欠条,坐灭生老头的宇宙船,碰到戮和楚嫣然,五个人一起跑苍茫星空去了。
许清:孟浩此生挚爱。女主角,绝艳清冷的女子,将孟浩小胖子等人带入靠山宗。原靠山宗内门弟子,天纵之才,后在靠山宗解散一难中,因资质上佳被青罗宗带走。
楚玉嫣:女主角之一,于火山处孟浩血仙传承时与孟浩纠结,和孟浩有着复杂的感情,骄傲,是楚玉嫣的性格,在这性格中,当她明白孟浩不会选择自己时,她选择了离去,她本以为自己可以忘记,可实际上,到头来,她明白了一件事情,“你可以选择不爱我,而我……却只能在爱你与更爱你之间选择。
扩展知识:
许清结局:在与孟浩的婚礼上遭遇北地入侵,被枯冥九衰香诅咒,身殒。魂入忘川河,已生出道根,在方秀峰一缕神识护送下去第四山地府转世!被第四山海主地藏收为第四十九徒,后 山海战 爆发后,于孟浩共同抵御三十三天,后随世界蝶逃离。
受到罗天诅咒寿元断绝,孟浩以祖境本源之力保护。后与孟浩一同乘坐灭生和戮的宇宙船。和孟浩一起去宇宙与神、魔、鬼会合。
楚玉嫣结局:转世为嫣儿,在苍茫派第九宗被孟浩所化分身方木收为徒弟。方木领悟第九禁时经历九世轮回,被其找到转世之身,与方木转世之身育有一女。死后没有转世,魂归第九山昆仑道棺椁内,不愿苏醒。后苏醒灭生和戮的宇宙之船上。现已苏醒,成为灭生老人的弟子,同孟浩会合。
歼15和超级大黄蜂性能谁好一些?
截至目前,全球一共有8个国家拥有航母,而其中可以自研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只有中、美、俄、法4个国家,而在主流舰载战斗机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为歼-15“飞鲨”、F/A-18E/F“超级大黄蜂”、苏-33“海侧卫”以及“阵风M”这4款了,那作为同代别的4款主流舰载机,究竟谁更为强大、性能胜一筹呢?
性能最强的应该是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机了,F/A-18E/F可以说是一款饱经时代检验、不断进行升级改进而来的舰载机。作为中型舰载机,F/A-18E/F的挂载能力并不差;而且没有鸭翼,F/A-18E/F的机动性也在其他舰载机之上,更重要的是F/A-18E/F装备有APG-79有源电子相控阵雷达(AESA)、红外瞄准吊舱等先进的系统。
第二则是“阵风-M”舰载机,“阵风-M”舰载机的表现在外界看来或许并不怎么突出,但该舰载机在综合性能上却十分强大,甚至不逊于F/A-18E/F舰载机,“阵风-M”舰载机虽小,但在航程、载弹量、航电、机动性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各方面表现均衡也使得“阵风-M”的多用途性相比其他舰载机更好一点。
第三是我海军的歼-15“飞鲨”舰载机,该机是借鉴了苏-33的原型机,在2006年才开始研制的一款航母舰载机,之后吸收T-10K-3的多种优良性能,再加上各种新技术的加持,特别是航电系统,使得歼-15“飞鲨”的性能要明显由于苏-33舰载机。而且,歼-15作为重型舰载机,它在作战半径、载弹量等方面相比F/A-18E/F等要更胜一筹(非滑跃起飞)。
最后则是苏-33,它是基于苏-27“侧卫”研制而来的一款海军航母舰载机,该机继承了苏-27家族系列一贯的航程远、速度快、飞行高度高等优点,再加上鸭式布局的加持,苏-33本可以是一款性能十分不错的舰载机(在不考虑滑跃起飞航母的情况下),但苏-33毕竟是近40年前的产物,且未衍生出改进型号,所以如今的苏-33性能是十分有限的,很难和以上四款舰载机抗衡。
总的来说,目前歼-15“飞鲨”舰载机的综合性能在全球主流舰载机中只能排到中等的位置,并非一些媒体网友口中的超过F/A-18E/F的“最强第三代舰载机”。毕竟歼-15才问世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也只是我海军发展的第一款舰载机,能有今天的成就已经是很不错的表现了。
不过,歼-15“飞鲨”舰载机的最终性能也必然不会止步于此,在该机的身上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如近两年的电子战型、伙伴加油型、弹射型的歼-15也都在发展之中,而且在未来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涡扇-10防盐防腐蚀版发动机之后,歼-15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也就可以和F/A-18E/F一教高下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