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硫化物,硫化合物是什么意思?
1、无机化学中,硫化物(sulfide)指电正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与硫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大多数金属硫化物都可看作氢硫酸的盐。由于氢硫酸是二元弱酸,因此硫化物可分为酸式盐(HS,氢硫化物)、正盐(S)和多硫化物(Sn)三类。
2、-2价硫的化合物,金属硫化物可以看成氢硫酸的盐。金属与硫直接反应或者将硫化氢气体通入金属盐溶液,或者往盐溶液中加入硫化钠,都可制得金属硫化物。
3、碱金属硫化物和硫化铵易溶于水,由于水解其溶液显碱性。碱土金属、钪、钇和镧系元素的硫化物较为难溶。当阳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18电子和18+2电子时,往往由于较强的极化作用而形成难溶的、有颜色的硫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的硫化物可溶于酸并释放出硫化氢,极难溶的少数金属硫化物(如CuS、HgS)可用氧化性酸将其溶解,此时S被氧化成硫而从溶液中析出。难溶金属硫化物在溶液中存在溶解-沉淀平衡。控制溶液的酸度,可以改变溶液中S2- 离子的浓度,从而将溶解度各不相同的难溶金属硫化物分别沉淀出来。这是定性分析中用硫化氢分离、鉴定金属离子的基础。
污水硫化物含有那些成分?
硫化物一般有两种来源,有机来源和无机来源。 生活污水排放口硫化物可能是有机来源中的含硫离子的有机物在某种条件下转换来的,例如鸡蛋,肉类等含有蛋白质的有机物。 出水的pH值升高,是因为有些有机物质在消化的过程中生成脂肪酸盐或者氨氮等,这些物质为消化液提供了碱度。硫化物太多就是进料里面含蛋白质多。
亚硫酸钠和和硫化物反应不?
会反应的。
方程式:Na2SO3+3H2S===3S↓+Na2S+3H2O (归中反应)
仅仅为了除去硫化氢的话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了,没必要先通过亚硫酸钠溶液的。硫化氢酸性比碳酸还弱,能弱酸制强酸么?你不能看见个酸就说它能和亚硫酸盐反应啊,何况硫化氢本身也具有挥发性。Na2SO3+3H2S===3S↓+Na2S+3H2O。不过这个反应不是很快。这反应一般不能发生。就算反应生成硫和水,但是阳离子na+不会有变化,阴离子虽然换成别的,但是总的电荷数不会变,导电能力自然不变。Na2SO3+3H2S===3S↓+Na2S+3H2O
硫不能导电?
不导电为什么可以得失电子比如硫单质 锂硫电池主要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锂多硫化合物溶于电解液;
2、硫作为不导电的物质,导电性非常差,不利于电池的高倍率性能;
3、硫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的扩大缩小非常大,有可能导致电池损坏 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单质硫的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差,硫材料在室温下的电导率极低(5.0×10-30S·cm-1),反应的最终产物Li2S2和Li2S也是电子绝缘体,不利于电池的高倍率性能 第二、为锂硫电池的中间放电产物会溶解到有机电解液中,增加电解液的黏度,降低离子导电性。
多硫离子能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导致活性物质损失和电能的浪费。(Shuttle效应)。
溶解的多硫化物会跨越隔膜扩散到负极,与负极反应,破坏了负极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
第三、锂硫电池的最终放电产物Li2Sn(n=1~2)电子绝缘且不溶于电解液,沉积在导电骨架的表面;部分硫化锂脱离导电骨架,无法通过可逆的充电过程反应变成硫或者是高阶的多硫化物,造成了容量的极大衰减。
第四、硫和硫化锂的密度分别为2.07和1.66g·cm-3,在充放电过程中有高达79%的体积膨胀/收缩,这种膨胀会导致正极形貌和结构的改变,导致硫与导电骨架的脱离,从而造成容量的衰减;这种体积效应在纽扣电池下不显著,但在大型电池中体积效应会放大,会产生显著的容量衰减,有可能导致电池的损坏,巨大的体积变化会破坏电极结构 第五、锂硫电池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除了金属锂自身的高活性,金属锂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会发生体积变化,并容易形成枝晶。 第六、锂硫电池实验室规模的研究开展较多,单位面积上硫载量一般都在3.0mg·cm-2以下,开展高负载量极片的研究对于获得高性能锂硫电池具有重要价值。
硫酸与什么反应生成硫单质?
Na2S2+H2SO4==Na2SO4+H2S+S 其它多硫化物也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