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历史真实介绍,卫子夫可谓千古一后?
题目本身就是错的。说卫子夫是“千古一后”的是看电视剧太着迷了,电视剧只展现了卫子夫和武帝感情尚好的时候,真正的悲剧并没有拍出来。
卫子夫根本不是汉武帝的最爱,汉武帝的最爱是李夫人,也就是昌邑王刘贺的奶奶。“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说的就是她。说她是武帝最爱的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是以皇后之礼下葬的,那会卫子夫还好好活着呢!假如卫子夫是最爱,皇帝能这样做吗?
卫子夫本身得宠就很偶然,她相貌虽然不差,也会唱歌。但被平阳公主送入宫后,一年多没见皇帝的面,后来皇帝要放一批宫人出宫,卫子夫才重新见到皇帝,武帝才想起还有她这么号人物,才重新宠幸她罢了。要说她是最爱,怎么这么容易就被忘记?
武帝当时的皇后是陈阿娇,这位陈皇后是武帝的姑家表姐,但就是一个大作精。武帝烦的要死要活的,但又不能废了她,毕竟自己和皇位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陈阿娇才来的。卫子夫就是一个歌舞奴婢,对皇帝肯定言听计从啊,才慢慢有了一点地位。后来陆续生了三个女儿,不至于让武帝受到不能生育的怀疑,地位逐渐上升。等到生了儿子刘剧后,才被封为皇后。
这对母子是母以子贵,而不是子以母贵。在儿子出生两年前,陈皇后在宫中实行巫蛊之术,也就是诅咒皇帝,武帝忍无可忍,就把她废了,下令让她住到了长门宫,都不在长安城里了。假如卫子夫是皇帝最爱,怎么不会立马封她为后?为什么要时隔两年,等到儿子出生才封后?可见,武帝对卫子夫是有感情,但绝对不是挚爱。
至于说为什么要杀她,那更好理解了。卫子夫和武帝年龄差不多大,等到儿子出生后,卫子夫年老色衰,新人一波波的来到后宫,其中就有李夫人。她一来就把后宫所有的宠爱都占了,还生了一个儿子昌邑王。李夫人活了没几年就去世了。又过了几年,有一位赵地的王夫人受宠,也生了一个儿子,等到了齐地。王夫人受宠几年后也去世了,之后受宠的是来自河间的钩弋夫人,生子刘弗陵。刘弗陵比较传奇,在娘胎了呆了十四个月才出生,这和传说中的尧很像。也是因为这个传说,钩弋夫人的宫门都改成了尧母门。明眼人一看就懂了?这啥意思,这对孩子的期待不是太明显了吗?尧是谁?尧是皇帝。
有新人不可怕,有皇子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皇后、皇子要失宠了。而且舅舅卫青还有他的外甥霍去病都去世了,也没有外戚鼎他了,有人开始说太子坏话。刘剧当时已经做了二三十年的太子了,眼看着自己的父皇没几年活头了,自己很快就能接管皇位了,现在来的一个小弟弟被父皇视作尧的接班人,他怎能心里不犯嘀咕?
不仅如此,武帝那会经常吃丹药,想着长生不老,身体却是越吃越不好,脾气越来越暴躁,身边的亲近大臣以及后宫妃子动辄得咎,连刘剧也是老被数落。武帝又老不在长安皇宫里,经常去郊外宫苑里养病。武帝身边养着一大帮子方士,这些人说武帝身体老不好是因为有人诅咒他,有人对他实行巫蛊之术,诅咒他早起快死。武帝听候大怒,派江充等人,回长安皇宫里搜查。江充是一个小人,原先得罪了太子,害怕太子上台找他麻烦,对这次搜查尽心尽力。皇后和太子宫中都被掘地三尺,连下脚的地方都没了。
其实,说有人诅咒武帝一点不假,这些人当中就包括太子在内。武帝父不父在先,太子子不子在后。武帝不待见卫子夫还有太子,太子又担心哪天被废,看到江充来搜查,恐惧之下,就起兵反了,卫子夫宫里的一些卫士叶参加了。太子派人杀了来搜查的江充,还有其他一些人。有些人跑回去和武帝报告太子反了,武帝又派丞相刘屈軞带兵平叛,双方激战八九天,太子败逃,后来自杀。武帝回长安后,派人去收了卫子夫的皇后玺绶。儿子都已兵败逃了,作为母亲的卫子夫还能活着吗?即便武帝不杀她,她还能活着吗?
归根到底,卫子夫不是武帝的最爱,倾国倾城的李夫人才是。武帝杀卫子夫是因为她的儿子作乱,而她也参与了。尽管是武帝有错在先,但不管如何,男尊女卑的时代,犯上作乱一旦失败,结局就是死亡,夫妻、父子皆是如此。要不然怎么会有无情最是帝王家之说呢?
其实,对比陈皇后和卫子夫,武帝对陈皇后更多了一些宽容。陈皇后令人实行巫蛊,这就是死罪。武帝不但饶过了她,只把为首的楚服等人都杀了,还让她住到了长门宫,长门宫原先就是陈家的,而不是把她关押到冷宫,后来武帝对她的母亲馆陶公主养男宠董偃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带着董偃一起玩,董偃也名震天下。大概,在武帝心中还保留着对表姐、对姑母的感激之意。反观卫子夫,在儿子造反前,已经有姐姐姐夫,外甥女儿都被武帝杀了。命运对卫子夫真的不偏爱啊!给她的皇后礼物,代价就是她亲人的鲜血。
如何评价卫子夫的一生?
早期的卫子夫,是皇帝姐姐平阳侯府中一名歌女。皇帝与皇后结婚多年不曾有子嗣,祭祖归来拜访姐姐平阳公主。其姐姐进献了十几个貌美如花的女子,无一人可入汉武帝法眼。却在饭桌上看中了还是歌女的卫子夫。临幸过后就带入皇宫。
带入后宫的卫子夫并没有一步登天,反而再也没有见过汉武帝。入宫第二年,汉武帝遣散宫中年老的宫女,卫子夫恳求汉武帝放她出宫。卫子夫哭的梨花带雨,不禁让汉武帝心生可怜,就再次临幸了她。
好巧不巧,第二次临幸就得以有了龙种。皇帝对她的宠爱那是一日胜过一日。圣恩正隆,招致陈皇后嫉恨
第二次受宠就怀有身孕的卫子夫,被成婚多年却无子嗣的陈皇后得知。陈皇后自然非常生气,想要害卫子夫。于是就派人去抓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想以此来要挟卫子夫。
谁知道消息走漏,被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得知,公孙敖带着几个壮士前去搭救卫青。
汉武帝知晓此事后,非常生气,为了给卫子夫出气,于是就把当时还是建章当差的卫青直接提拔为建章监,并为侍中(直接听命于皇帝),卫子夫的哥哥卫长君也得到提拔。
母凭子贵,十一年立后,子为太子
卫子夫入宫十一年间,为汉武帝诞下三女一儿,其儿子更是被立为太子。
卫子夫入宫之后,先后给汉武帝生下子女。而陈皇后却无子嗣,于是就斥资巨款,找来会巫蛊之人祈求孩子,算得上是重金求子。后来被皇帝察觉,引起了汉武帝的愤怒,就下令彻查这件事,最终查明陈皇后利用巫蛊建立祠堂诅咒他人,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之罪。因此,陈皇后被废。
卫子夫于公元前前128年春天,为时年29岁的汉武帝生下第一位皇子。使得汉武帝“龙颜大喜”并被册立为皇后。其子刘据更是被立为太子。
贤惠之名留青史,功劳之延续四朝
史记中记载,成为皇后的卫子夫,十分贤惠,其成为皇后三十八年间,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后宫没有妒妇娇女之人。不仅获得了汉武帝的全面信任,更是被《外戚世家》载入其中,获得了司马迁唯一的赞赏。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孝武卫皇后。
其在位期间,虽然没有自己举荐谁入朝为官。但是因卫子夫而提拔起来的人却影响深远。
弟弟卫青,中国历史上骑兵战三天才之一,为汉武帝开疆辟土立下不世功勋。
外甥霍去病,中国历史上三大骑兵战天才之一,立下为后世敬仰的“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战功。
外甥霍光,汉武帝晚年托孤之人,经历四朝皇帝,亲自辅助三位皇帝,使得西汉度过了第二次危险。
可以说,没有卫子夫入宫成为皇后,也就没有卫青、霍去病在汉武帝时期立下汗马功劳,扩大疆土近一倍。虽然和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以及人口有不可抹去的因素。但是其本身拥有的武力以及带兵打仗的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用现在话,汉武帝时期就是一个舞台,同台演出者众多,也只有这么几个人脱颖而出。而没有卫子夫,就没有霍去病的崛起,也就没有后面的汉武帝托孤霍光。其中因果关系,影响颇深。
于汉武帝晚年,因为后宫巫蛊盛行,号称埋个小人就可以得到皇帝临幸可以杀死对手。年老眼花的汉武帝非常生气,就下令江充彻查。由于江充害怕太子刘据成为皇帝后失去权利,就栽赃刘据。刘据不得已情况下起兵“清君侧”然而刘据可用之兵有限。最终不敌而自尽。皇后卫子夫也没有办法解释自己的罪行(协助太子刘据起兵),以死明志,自杀身亡。
卫子夫的一生,虽然出生卑微,但是成为皇后之后,把汉武帝的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实为汉武帝的“贤内助”。在朝堂之上,虽然没有举荐谁入朝为官。但是因为其而受皇帝恩宠的臣子却不在少数,如:卫青、霍去病、霍光。为西汉疆土的扩张以及后来西汉中兴提供了人才
卫子夫刘据历史真实结局?
西汉时期爆发的一场巫蛊之祸让一国之母卫子夫,以及未来的接班人太子刘据成为了众矢之的,他们也在这场动乱中自缢身亡。当然现在人们都知道巫蛊之祸从开始到结尾都是由人一手策划出来的,所以卫子夫、刘据确实死的冤枉,酿造巫蛊之祸的就是汉武帝所信任的江充,他后来也遭到了汉武帝的惩处。
历史上真的有卫子夫这样贤德的皇后?
大家好,首先谢谢你的邀请,我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你问历史上真的有卫子夫这样的皇后,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是有的,而且不止一个卫子夫。
第一个也是汉朝的窦漪房,原是汉宫之中的宫女,因美貌出色被赐给代王刘恒,后来因为她的美貌和聪明成为代王最宠爱的人,为代王生下了两子一女,代王登基后窦漪房成为皇后,而且对后来的文景之治作用非常大。
第二个就是你说的卫子夫,卫子夫以贤德出名,卫子夫成为皇后之后尽心尽力的胃汉武帝管理后宫,还得到过太史公的称赞。
第三个是刘秀的皇后阴丽华,刘秀在起义之前就非常喜欢阴丽华,阴丽华为了让刘秀取的成功,不怪罪丈夫愿意忍受夫妻分离,后来刘秀称帝之后,为了国家安危,主动把后位让给郭圣通,对待宫人也非常仁善,一心一意为刘秀管理后宫,非常贤惠。
第四个是李世民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出身高贵,但是也非常贤惠,贞观之治也有长孙皇后的功劳,长孙皇后死之后李世民也一直没立后。
最后一位是朱元璋的马皇后,马皇后和朱元璋是共患难,朱元璋当年差点被饿死,马皇后偷了一个饼放到自己怀中不惜自己被烫伤救了朱元璋一命,马皇后也非常节俭,从不铺张浪费,马皇后死后,朱元璋也没有在立皇后。
所以说中国古代贤惠的皇后还是很多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师哥讲史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电视剧卫子夫中刘闳是历史中的谁?
刘闳:汉武帝刘彻次子,母为王夫人,受封齐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