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化工厂,冰机的工作原理?
1、冰水机开启后,压缩机不断工作抽吸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气,并将其压缩成高压,过热蒸气排出并送入到冷凝器。正是由于这一高压存在,因此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并把热量传递给周围的介质(水或空气),从而使制冷剂蒸气冷凝成液体。
2、冷凝后的液体此时依然是处于高压状态,通过节流元件进入到蒸发器。制冷剂在节流元件中从入口段的高压降低到低压状态,温度也已经降低,这个时候会出现少量液体汽化变成蒸气。
3、制冷剂液体流入到蒸发器以后,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而沸腾变化,并逐渐变成蒸气。在这个汽化过程中,制冷剂从被冷却介质中吸收所需要的汽化热,被冷却介质由于失去热量而温度降低,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中饱和管道颜色?
根据国家GB 7231—2003标准,对管道内物质的一般性能,分为八类,并规定了八种基本识别色和相应的颜色标准编号3.3.1在管道上进行带箭头的色环标识,其宽度根据管道的直径而定。 3.3.2管道是直线时,两个标识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10m。 3.3.3标识地点应包括管道的起点、终点、交叉点、转弯处、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管道上和其他需要标识的部位。3.3.4管道应注明物质的名称,标在两个带箭头的色环标识之间。 3.3.5管道标明的字体或字母,以及箭头的最小尺寸应能以清楚观察识别符号来确定。注:①对于采暖装置一律涂刷银漆,不注字。 ②通风管道(塑料管除外)一律涂灰色。 ③对于不锈钢管、有色金属管、玻璃管、塑料管以及保温外用铅皮薄护照时,均不涂色。 ④对于室外地沟的管道不涂色,但在阴井内接头处应按介质进行涂色。 ⑤对于保温涂沥青的防腐管道,均不涂色2, 化工管道颜色有什么规定?
序号 介质名称 涂色 管道注字 注字颜色1 工业水 绿 上水 白2 井水 绿 井水 白3 生活水 绿 生活水 白4 过滤水 绿 过滤水 白5 循环上水 绿 循环上水 白6 循环下水 绿 循环回水 白7 软化水 绿 软化水 白8 清静下水 绿 净化水 白9 热循环回水(上) 暗红 热水(上) 白10 热循环回水 暗红 热水(回) 白11 消防水 绿 消防水 红12 消防泡沫 红 消防泡沫 白13 冷冻水(上) 淡绿 冷冻水 红14 冷冻回水 淡绿 冷冻回水 红15 冷冻盐水(上) 淡绿 冷冻盐水(上) 红16 冷冻盐水(回) 淡绿 冷冻盐水(回) 红17 低压蒸汽 红 低压蒸汽 白18 中压蒸汽 红 中亚蒸汽 白19 高压蒸汽 红 高压蒸汽 白20 过热蒸汽 暗红 过热蒸汽 白21 蒸汽回水冷凝液 暗红 蒸汽冷凝液(回) 绿22 废气的蒸汽冷凝液 暗红 蒸汽冷凝液(废) 黑23 空气(压缩空气) 深蓝 压缩空气 白24 仪表用空气 深蓝 仪表空气 白25 氧气 天蓝 氧气 黑26 氢气 深绿 氢气 红27 氮(低压气) 黄 低压氮 黑28 氮(高压气) 黄 高压氮 黑29 仪表用氮 黄 仪表用氮 黑30 二氧化氮 黑 二氧化氮 黄31 真空 白 真空 天蓝32 氨气 黄 氨 黑33 液氨 黄 液氨 黑34 氨水 黄 氨水 绿35 氯气 草绿 氯气 白36 液氨 草绿 纯氯 白37 纯碱 粉红 纯碱 白38 烧碱 深蓝 烧碱 白39 盐碱 灰 盐酸 黄40 硫酸 红 硫酸 白41 硝酸 管本色 硝酸 蓝42 醋酸 管本色 醋酸 绿43 煤气等可燃气体 紫 煤气(可燃气体) 白44 可燃液体 银白 油类(可燃液体) 黑45 物料管道 红 按管道介质注字 黄
3, 电厂管道颜色规定
序号 管道名称 底色 色环1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 —— 无环2 抽汽、背压蒸汽、供热管道—— 红色3其他蒸汽管道——红色4凝结水管道(保温) ——浅绿色5凝结水管道(不保温)浅绿色无环6 给水管道 —— 绿色7 除盐水、化学补充水管道浅绿色白色8疏放水、排水管道—— 绿色9热网水管道——褐色10循环水、工业水、射水、冲灰水管道黑色无环11消防水管道红色无环12油管道黄色无环13冷风道浅蓝色无环14热风道、除尘器加热风道—— 蓝色15原煤管道黑色无环16制粉、送粉管道(保温)——黑色17送粉管道(不保温)浅灰色 黑色18天然气、高炉煤气管道蓝色黑色19空气管道天蓝色无环20氧气管道 蓝色红色21氢气管道橙色无环22二氧化碳、氮气管道 浅灰色 红色23 乙炔管道 白色 红色24 埋地管道 黑色 无环25 工业水箱 黑色 无环26 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管道 褐色 无环27 盐水管道6 白色 雪青色28 氯气管道 深绿色 白色29 石灰浆 浅灰色 白色30 过滤水 浅蓝色 无环31 磷酸三钠溶液3 绿色 红色32 碱液 浅灰色 雪青色33 酸液 浅灰色 橙色34 氨气管道 黄色 黑色35 支吊架、平台扶梯 银灰色 无环摘自《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 5072—1997;《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1998.5)
4, 工业管道颜色
我以前的回答!工业管道的超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1 总则 1.1 为了使化工企业管道涂色统一,达到安全、防腐、醒目、美观、整治的目的,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 1.3 本规程按照国家标准GB-7231-87《工业管道的超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的原则;颜色采用国家标准GB-S181-82的规定。 (另加黑、白二种颜色)为了与使用的二种国家标准中颜色基本一致,例如GB7231-87标准中绿色,相当于GB3182-32中淡绿色。附上色样对照表(详见附录A)。 1.4 国外引进装置的工业管道按原设计规定涂色。 2 基本识别色 2.1 基本识别色用于标识管内流体和状态。 2.2 基本识别色及其含义 基本识别色及其含义见表1。……………… 氧气管道-(蓝色) 乙炔(白色) 淡水(绿色) 压缩空气(灰色) 消防管道(红色),氮气(黄色)
5, 工程管道标签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工管道涂色和注字统一规定化工管道涂颜色和注字规定表摘自HGJ1074-79序号 介质名称 涂色 管道注字名称 注字颜色 序号 介质名称 涂色 管道注字名称 注字颜色1 工业水 绿 上水 白 24 仪表用空气 深蓝 仪表空气 白2 井水 绿 井水 白 25 氧气 天蓝 氧气 黑3 生活水 绿 生活水 白 26 氢气 深绿 氢气 红4 过滤水 绿 过滤水 白 27 氮(低压气) 黄 低压氮 黑5 循环上水 绿 循环上水 白 28 氮(高压气) 黄 高压氮 黑6 循环下水 绿 循环回水 白 29 仪表用氮 黄 仪表用氮 黑7 软化水 绿 软化水 白 30 二氧化氮 黑 二氧化氮 黄8 清静下水 绿 净化水 白 31 真空 白 真空 天蓝9 热循环回水(上) 暗红 热水(上) 白 32 氨气 黄 氨 黑10 热循环回水 暗红 热水(回) 白 33 液氨 黄 液氨 黑11 消防水 绿 消防水 红 34 氨水 黄 氨水 绿12 消防泡沫 红 消防泡沫 白 35 氯气 草绿 氯气 白13 冷冻水(上) 淡绿 冷冻水 红 36 液氨 草绿 纯氯 白14 冷冻回水 淡绿 冷冻回水 红 37 纯碱 粉红 纯碱 白15 冷冻盐水(上) 淡绿 冷冻盐水(上) 红 38 烧碱 深蓝 烧碱 白16 冷冻盐水(回) 淡绿 冷冻盐水(回) 红 39 盐碱 灰 盐酸 黄17 低压蒸汽 红 低压蒸汽 白 40 硫酸 红 硫酸 白18 中压蒸汽 红 中亚蒸汽 白 41 硝酸 管本色 硝酸 蓝19 高压蒸汽 红 高压蒸汽 白 42 醋酸 管本色 醋酸 绿20 过热蒸汽 暗红 过热蒸汽 白 43 煤气等可燃气体 紫 煤气(可燃气体) 白21 蒸汽回水冷凝液 暗红 蒸汽冷凝液(回) 绿 44 可燃液体 银白 油类(可燃液体) 黑22 废气的蒸汽冷凝液 暗红 蒸汽冷凝液(废) 黑45 物料管道 红 按管道介质注字 黄23 空气(压缩空气) 深蓝 压缩空气 白注:①对于采暖装置一律涂刷银漆,不注字。②通风管道(塑料管除外)一律涂灰色。③对于不锈钢管、有色金属管、玻璃管、塑料管以及保温外用铅皮薄护照时,均不涂色。④对于室外地沟的管道不涂色,但在阴井内接头处应按介质进行涂色。⑤对于保温涂沥青的防腐管道,均不涂色。
6, 管道色环颜色怎么标啊?
制冷装置管道的油漆保温1、为了区分管内介质,管道表面涂漆颜色一般规定可同参照表22采用。表22各种管道标色标准 管道名称 颜色 底色 色环 过热蒸汽管 红 黄 饱和蒸汽管 红 - 排汽管 红 黑 废汽管 红 绿 排污管 黑 - 给水管 绿 - 疏水管 绿 黑 凝结水管 绿 红 软化水管 绿 白 热水管 绿 蓝 盐水管 浅黄 - 油管 澄黄 - 压缩空气管 浅蓝 - 无油减湿压缩空气管 浅蓝 黄 氨制冷低压吸气管 绿 黄 氨制冷高压排气管 红 白 氨液管 黄 - 注:Dg150毫米以下的管道色环宽度30毫米,间距1.5-2.0米,Dg150-300毫米的管道,色环宽度50毫米,间距2.0-2.5米;Dg300毫米以上的管道,色环宽度70毫米,间距2.5-3.0米
7, 管道的颜色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2003国家标准局批准 2003-10-01实施序号 介质名称 设色 管道注字 注字颜色1 工业水 绿 上水 白2 井水 绿 井水 白3 生活水 绿 生活水 白4 过滤水 绿 过滤水 白5 轮回上水 绿 轮回上水 白6 轮回下水 绿 轮回民水 白7 软化水 绿 软化水 白8 清静下水 绿 净化水 白9 热轮回民水(上) 暗红 热水(上) 白10 热轮回民水 暗红 热水(回) 白11 消防水 绿 消防水 红12 消防沫子 红 消防沫子 白13 冷冻水(上) 湖绿 冷冻水 红14 冷冻回水 湖绿 冷冻回水 红15 冷冻盐水(上) 湖绿 冷冻盐水(上) 红16 冷冻盐水(回) 湖绿 冷冻盐水(回) 红17 低压蒸汽 红 低压蒸汽 白18 中压蒸汽 红 中亚蒸汽 白19 高压蒸汽 红 高压蒸汽 白20 过热蒸汽 暗红 过热蒸汽 白21 蒸汽回水冷凝液 暗红 蒸汽冷凝液(回) 绿22 废气的蒸汽冷凝液 暗红 蒸汽冷凝液(废) 黑23 空气(压缩空气) 深蓝 压缩空气 白24 仪表用空气 深蓝 仪表空气 白25 氧气 天蓝色 氧气 黑26 氢气 青绿 氢气 红27 氮(低压气) 黄 低压氮 黑28 氮(高压气) 黄 高压氮 黑29 仪表用氮 黄 仪表用氮 黑30 二氧化氮 黑 二氧化氮 黄31 真空 白 真空 天蓝色32 氨气 黄 氨 黑33 液氨 黄 液氨 黑34 氨水 黄 氨水 绿35 氯气 草绿 氯气 白36 液氨 草绿 纯氯 白37 纯碱 粉红 纯碱 白38 火碱 深蓝 火碱 白39 盐碱 灰 盐酸 黄40 硫酸 红 硫酸 白41 硝酸 管实质 硝酸 蓝42 CH3COOH 管实质 CH3COOH 绿43 煤气等可燃气体 紫 煤气(可燃气体) 白44 可燃液体 银白 油类(可燃液体) 黑45 物料管道 红 按管道介质注字
相关概念
管道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管道因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广泛应用与多行业,多领域。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黑色
黑色基本上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与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都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 颜料如果吸收光谱内的所有可见光,不反射任何颜色的光,人眼的感觉就是黑色的。如果将三原色的颜料以恰当的比例混合,使其反射的色光降到最低,人眼也会感觉为黑色。所以黑色既可以是缺少光造成的(漆黑的夜晚),也可以是所有的色光被吸收造成的(黑色的瞳孔)。 在文化意义层面,黑色是宇宙的底色,代表安宁,亦是一切的归宿。
不适合扑灭危化品火灾的灭火方式?
易燃和可燃液体火灾扑救
液体火灾特别是易燃液体火灾发展迅速而猛烈,有时甚至会发生爆炸。这类物品发生的火灾主要根据它们的比重大小,能否溶于水等性质来确定灭火方法。
一般来说,对比水轻(比重小于1)又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煤油、轻柴油等的火灾,可用泡沫或干粉扑救。初始起火时,燃烧面积不大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但不能用水扑救,因为当用水扑救时,易燃可燃液体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随水流淌而扩大火灾。如梅山冶金公司焦化厂,由于工人操作不当,致使2t多苯从下水道流入长江,在江面上扩散面积很大。适逢挂有5条木船的"海电1号"轮船停靠在江边避风,一船员将未燃尽的火紫丢入江中,遇苯起火,烧坏船只。
比水重(比重大于1)而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萘、蒽等着火时,可用水扑救,但覆盖在液体表面的水层必须有一定厚度,方能压住火焰。但是,被压在水下面的液体温度都比较高,现场消防人员应注意不要烫伤。如某厂萘着火用水扑救,大量高温萘(最低温度80℃以上)被压在水下面,多人在灭火过程中被水下面的高温萘烫伤。
能溶于水的液体,如甲醇、乙醇等醇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酯类,丙酮、丁酮等酮类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或抗溶性泡沫、干粉等来灭火剂扑救。在火灾初期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扑救。如使用化学泡沫灭火时,泡沫强度必须比扑救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大3-5倍。
敞口容器内易燃可燃液体着火,不能用砂土扑救。因为砂土非但不能覆盖液体表面,反而会沉积于容器底部,造成液位上升以致溢出,使火灾蔓延。
易燃固体火灾扑救
易燃固体燃点较低,受热、冲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急剧及连续的燃烧或爆炸。
易燃固体发生火灾时,一般都能用水、砂土、石棉毯、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材扑救,但,铝粉、镁粉等着火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剂扑救。另外,粉状固体着火时,不能用灭火剂直接强烈冲击以避免粉尘被冲散,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发爆炸。
磷的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和硫磺等易燃固体着火燃烧时产生有毒和刺激气体,扑救时人要站在上风向,以防中毒。
遇水燃烧物品火灾扑救
此类物品共同特点是遇水后,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同时放出热量,以致引起燃烧爆炸。遇水燃烧物品火灾应用干砂土、干粉等扑救,灭火时严禁用水、酸、碱灭火剂和泡沫灭火剂扑救。
遇水燃烧物中,如锂、钠、钾、铷、铯、锶等,由于化学性质十分活泼,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而引起化学反应,使燃烧更猛烈,所以也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
自燃物品火灾的扑救
此类物品虽未与明火接触,但在一定温度的空气中能发生氧化作用放出热量,由于积热不散,达到其燃点而引起燃烧。
自燃物品可分为三种:一种在常温空气中剧烈氧化,以致引起自燃,如黄磷;另一种受热达到燃点时,放出热量,不需外部补给氧气,本身分解出氧气继续燃烧,如硝化纤维胶片、铝铁溶剂等;还有一种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如果通风不良,积热不散达到物品自燃点即能自燃,如油纸等含油脂的物品。
自燃物品起火时,除三乙基铝和铝铁溶剂等不能用水扑救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进行灭火,也可用砂土、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剂灭火。由于三乙基铝遇水产生乙烷,铝铁溶剂燃烧时温度极高,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所以不能用水灭火。如某化工厂物料储罐在长期使用时,由于物料中含有较多硫化物(硫化氢和有机硫),硫化物与设备的接触腐蚀作用,形成硫化铁。生产中将储罐内物料用净后,干燥的硫化铁在常温空气中自行发热燃烧,发生火灾,用干粉将火扑灭。
氧化剂火灾扑救
这类物品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本身虽不燃烧,但与可燃物接触即能将其氧化,而自身还原引起燃烧爆炸。
由氧化剂引起的火灾,一般可用砂土进行扑救,大部分氧化剂引起的火灾都能用水扑救,最好用雾状水。如果用加压水则先用砂土压盖在燃烧物上,再行扑灭。要防止水流到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处。过氧化物和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应用砂土或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扑救。这是因为过氧化物遇水反应能放出氧,加速燃烧;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一般比重小于1(比水轻),如用水扑救时,会浮在水上面流淌扩大火灾。
毒害和腐蚀物品火灾扑救
一般毒害物品着火时,可用水及其它灭火剂扑救,但毒害物品中的氰化物、硒化物、磷化物着火时,就不能用酸碱灭火剂扑救,只能用雾状水或二氧化碳等灭火。
腐蚀性物品着火时,可用雾状水、干砂、泡沫、干粉等扑救。硫酸、硝酸等酸类腐蚀品不能用加压密集水流扑救,因为密集水流会使酸液发热甚至沸腾,四处飞溅而伤害扑救人员。扑救毒害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火灾时,还应注意节约水量和水的流向,同时注意尽可能使灭火后的污染流入污水管道。因为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灭火污水四处溢流会污染环境,甚至污染水源。
有害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火灾扑救还应搞好个人防护措施,使用防毒面盔、面罩等。 易燃气体火灾扑救 易燃气体有氢、煤气、乙炔、乙烯、甲烷、氨、石油气等。这些气体具有经撞击、受热或遇火花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为了便于储存和使用,通常情况下将很多易燃气体用加压法压缩储于容器内。由于各种气体的性质不同,有的压缩成液态,称为液化气,如液化石油气、液氨等,有的仍为气态,称为压缩气体,如氢气瓶内的氢气等。气体着火是很难灭掉的,根据国内外的实践,大部分气体着火用水是能起到降温和灭火作用的。
干粉和二氧化碳也能扑灭大部分气体火灾,但对大面积气体火灾,往往无能为力。因此,隔绝易燃气体来源和用大量的水进行冷却降温是灭火的主要手段
假如给你月薪10000?
假如给你月薪1万元,你愿意在化工厂工作吗?
首先,目前大部分地区化工厂普工类岗位,月薪基本达不到1万块。就拿我老家所在的山东兖矿鲁化工业园内的化工厂来说,其基础岗位月薪也就在5-6K的样子。相信全国很多地区也就这个水平吧,有的甚至还要更低一些。
其次,对于目前现状来讲,化工厂普通类岗位1万元月薪真的是偏高,是不错的薪酬水平。如果哪个公司能开到这个公司水平,相信很多人会争相应聘进去的。毕竟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工资水平高的单位,即使是有其他不足之处,也总是人满为患,不差人。
当然,化工厂有污染、潜在危险性也有,12小时工作制特别是夜班对身体不太好。偶尔有发生的化工厂爆炸事件,人基本是灰飞烟灭的。相信如果条件好点的人(有一定学历、有一定技能)在其他领域能转到这个工资水平的,那肯定不愿意去化工厂工作啊。
没办法中国是人口大国,目前还有很多人平均收入很低。1万元月薪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一定诱惑的。关键看个人选择了。对于有些人来讲,钱真的比命还重要! 这就是现实。
什么场合要用防爆人体静电释放球?
人体静电释放器适用于:化工厂储罐区-液氨厂储罐-加油站-油库油罐区-油泵房-制药厂-涂料厂储罐区-酒精厂储罐区-油田采样口-石油化工厂-冶金厂储罐区-电厂液氨储罐-炼油厂油罐区-油罐区采样口-燃气站采样口-液化气站-加气站-燃油库-煤矿-防爆车间-防爆仓库-军工单位-柴油库-采油厂等诸多易燃易爆场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